20

2024-05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篇】

| 来源:网友投稿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设计意图:  1、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通过各种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活泼、全面地发展。  3、力求个性化的、情感化的阅读,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篇】,供大家参考。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篇】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设计意图:

  1、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通过各种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活泼、全面地发展。

  3、力求个性化的、情感化的阅读,在读中感悟形象、激发感情。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3、任选文中某一人物,读中感受到该人物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阅读中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2、难点:用自己的话简介人物。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常规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赛马图片。(仔细看图片,想一想:这是什么比赛?)

  (今天,我们要学一个古代赛马的故事。)

  2、出示课题:田忌赛马

  二、新课学习。

  1、看题质疑。(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重要问题:田忌跟谁赛马?是怎样比赛的?结果怎样?

  2、初读课文,解决问题。

  ①解疑

  课件逐步出示:

  ②给课文分段。

  ③生字、新词学习。

  3、深读课文。

  过渡:出示“人物志”卡片。(只有对人物相当熟悉,才能制做出一张好的人物卡片。)

  ①自读课文。

  要求:注意人物的言行和神态,让人物在你的脑海中活起来。

  ②选你认为最能使人物活起来的一段话,四人小组,分角色对话练习。

  ③汇报读。学生评议(活了没有?)

  “我仿佛看到……”

  三、总结谈话,激发兴趣。

  (另外两位人物,我们可以在课后给他们制做一张更好看的“人物志”卡片。我们古代的伟大人物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找一找他们的事迹,给他们也做一张“人物志”卡片。)

  四、布置作业。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听一听,想一想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请同学们边听边闭目想象。(播放《赛马》)

  2、欣赏了这段曲子,你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二、猜一猜,读一读

  1、赛马是古时候人们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它不仅体现马列的实力,还展示人的智慧。今天,让我们走进赛马场去看一看。我们一起来读课题,猜一猜:这个故事将会讲哪些内容?

  (估计学生会答:作为比赛,要有对手,那么赛马的对手会是谁?是怎样比赛的?结果会怎样呢?……)

  师据生所答进行板书:跟谁赛?怎样赛?赛马结果怎样?

  2、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你只要仔细读读课文就都能了解。自读课文,等会儿请同学把这三个问题连起来说说。

  3、生作答,师相机板书。

  三、看一看,说一说

  1、咱们先来看一看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实况录象。(播放两次赛马场面)

  2、同学们能当一当体育播音员,将比赛的实况解说下吗?请读一读第2和第13-17自然段,先准备准备!

  3、生上台解说,评价促进。

  四、演一演,评一评

  1、你解说得这样清楚明白,如果宋世雄在场也一定会为你竖起大拇指。同学们当了一回体育解说员,下面请同学们再当一当演员,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演一演,再现当年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场面,那一定非常有意思。同学们想尝试尝试吗?那就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先4人一组来演一演,每组安排一人作赛马解说员。

  (每组安排4人:一人饰田忌,一人饰齐威王,一人饰孙膑,一人作赛马解说。)

  2、掌声有请第一组上台表演。(生表演)

  3、欣赏了赛马场上田忌与齐威王、孙膑的表演,你们觉得他们演得怎么样呢?对照课文内容,我们来评一评!

  4、估计生会指出扮演齐威王的同学没有把齐威王正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列的情节表演出来。相机作如下指导:引导想象:齐威王可能会怎样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呢?他夸耀自己的马时可能会怎样说?还可能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请展开丰富的想象,再在组内说一说,演一演。

  5、指名“齐威王”上台表演。

  6、再一组完整地演演。

  五、写一写,练一练

  1、齐威王已经下了赏赐令,请大家都来为齐威王献出良策,并依照前两次赛马的写法,写一写第三次赛马的经过和结果。

  提示: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齐威王先拿上等马对田忌的中等马,再拿中等马对田忌的下等马,最后拿下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比赛结果,齐威王胜两场输一场赢了田忌。(加“——”线处为学生填写。)

  六、读一读,写一写

  逛作业超市:任选一题做一做

  1、我国人民有着无穷无尽的聪明才智,像这类以智取胜的故事还很多,如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等。课外,请搜集以智取胜的故事读一读,讲一讲。

  2、观看运动会上60米赛跑的场面,按一定的顺序将比赛的经过、结果写下来。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无论胜利还是失败都应冷静仔细地分析局面,把握时机,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2、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体会孙膑的聪明才智。

  3、概述课文,继续培养概括潜力。

  4、认字8个,写字8个。练习独立识字。

  5、理解“扫兴、疑惑、讥讽、轻蔑、换掉、顺序”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目瞪口呆”等成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无论胜利还是失败都应冷静仔细地分析局面,把握时机,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体会孙膑的聪明才智。

  教学方法:

  激趣法、质疑法、悬念法、自主合作交流法、顺学而导法等

  教学准备:

  小黑板、孙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示先在黑板上用红颜色的粉笔写上“赛”字。一上课,我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黑板上这个字吗?请大声的读出来。(赛)能组个词吗?(比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或参加过哪些比赛项目?(比赛跳绳、比赛跑步、比赛象棋……)

  2、这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和比赛有关,赛什么呢?请看黑板。我在“赛”字的后面写出“马”字,学生们立刻说出“赛马”,我之后问:“谁赛马呢”同时在“赛”字的前面写出“田忌”,学生又立即说出“田忌赛马”。

  3、看到这个题目,你猜想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田忌赛马的事)

  过渡:田忌和谁赛马?结果怎样样?让我们一齐去文中找找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大家浏览全文,思考:文中写了田忌和谁赛马?共赛了几次?每次结果怎样?

  2、生答。(田忌和齐威王赛马,一共进行了两次,第一次田忌输了,第二次田忌赢了。)

  三、精读课文,理解资料:

  田忌第一次赛马输了,第二次赛马赢了,那他第一次、第二次赛马的具体过程怎样呢?

  1、明确学习任务:

  第一、第二组学生学习田忌第一次赛马的具体过程,画出相关的语句。

  第三、第四组学生学习田忌第二次赛马的具体过程,画出相关的语句。

  2、汇报:

  ⑴师问:首先请一、二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的过程。

  ⑵指名答。(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威王的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⑶师问:下方请三、四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田忌与齐威王第二次赛马的过程。

  ⑷指名答。(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之后他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第三场,他又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

  ⑸(学生在说的同时,老师板书。用连线的方式画出每次比赛所对等级马的具体过程,并且用蓝颜色的线条表示田忌输的场次,用红颜色的线条表示田忌赢的场次。)之后又问:从黑板的线条能够他们两次比赛的结果怎样?

  ⑹生答。(第一次田忌以0:3输了齐威王,第二次田忌以2:1赢了齐威王。)

  ⑺师问: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结果?难道是换了马?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⑻生读。(还是原先的马,只掉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够转败为胜。)

  ⑼师问:马还是原先的马,只掉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够转败为胜。这个主意是谁出的?

  ⑽生齐答:孙膑。

  ⑾师问:孙膑是怎样明白这个十分妙的主意?老师看谁能从文中很快的找出句子?

  ⑿(出示黑板)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孙膑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刚才的情形”指的是什么情形?

  ⒀生答:“刚才的情形”指第一次赛马的状况,从中可知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也就是,田忌的马比齐威王的马慢不了多少,那田忌的上等马虽比但是齐威王的上等马,但比齐威王的中等马快多了,同样,田忌的中等马虽比但是齐威王的中等马,但比齐威王的下等马快多了。

  ⒁师问:从中能够看出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

  ⒂生答:他是一个善于观察、认真分析的人。

  ⒃师问:孙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黑板:简介孙膑)

  孙膑简介:

  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不传,因其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是孙武的后人,齐国人。战国时期齐国的军师。*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著有《孙膑兵法》传世。

  孙膑为什么会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同学们课后能够上网或书中找答案,进一步了解他的状况。

  ⒄师问: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智慧)你认为孙膑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吗?(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现实生活中或你读的书中,你认为谁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发明大王”爱迪生、喜羊羊……)怎样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爱动脑筋思考、分析的人)老师期望同学们能成为这样的人。

  四、品读课文,理解人物

  1、第一次赛马后,田忌失败了,他是怎样表现的?孙膑又是怎样献策的?齐威王又是如何表现的?请在文中找出他们三人的对话,读一读。

  2、从你的品读中能够看出田忌是一个怎样的人?孙膑呢?齐威王呢?(田忌是一个遇到失败就没信心、不自信的人;孙膑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齐威王是一个骄傲、自满、得意扬扬的人。)

  3、你从文中的哪个词语能够看出?(描述田忌:扫兴、垂头丧气、疑惑)(描述孙膑:胸有成竹)(描述齐威王:讥讽、得意扬扬、轻蔑)

  4、指导学生用贴合他们性格的语气、语调读他们的对话,进一步理解人物的品质。

  5、指名分主角再读他们的对话,更进一步理解人物。

  五、发挥想象,练习写作

  过渡:第二次赛马后,田忌赢了,他还是这样的表现吗?(出示黑板)

  续写:请同学们大胆的想象第二次赛马后,田忌和孙膑又见面了,他们见面时的情景怎样?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孙膑巧用计使田忌先败后胜的故事。说明要办好事情,应对主客观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也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节),主要写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都失败了。

  第二段(第二节至“那就来吧”),写孙膑帮助田忌准备再赛。

  第三段(从“一声锣响”至完)写孙膑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办法,二比一胜了齐威王。

  二、教学要求

  1、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让学生懂得要办成事需对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疑惑”等词语。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一)教学重点:

  叙述两次赛马的情况是阅读的重点。

  解决的方法:运用比较、分析法。

  (二)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解决下列问题有一定难度:

  1、比赛规则“各自把马分等级”是孙膑计策的必要条件,学生不一定给予足够注意;

  2、“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是孙膑计策制定依据,学生容易只理解为这是田忌误以为挖苦之言;

  3、齐威王的骄傲轻敌是孙膑计策得以实施的原因。暗含在作者遣词用句中须从人物上去理解。

  解决的方法:运用设疑、讨论法。

  四、教学用具

  彩色图画六匹马,黑、白各三匹,并注明:上、中、下三个等级。

  部分板书卡片。

  五、教学时间:

  一个半课时<60分钟>

  六、教学过程

  (一)审题诱趣、理清文路。

  板书课题后谈话

  1、从课题上,你们知道什么?

  2、从课题上,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和谁赛?赛几场?怎么赛?赛的结果?教师过渡语(承上启下):

  同学们的求知欲很强,想的问题很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看看你们想知道的这些,课文告诉我们没有。

  (二)指名学生读全文。

  读后了解阅读情况。

  1、读了课文,你们又知道了什么?(解答了哪些问题)

  a、田忌和齐威王赛马。

  b、赛了两次。

  c、田忌先输后赢。

  2、课文里还写了哪个人物?他和第二次赛马有什么关系?

  (孙膑。他用计使田忌转败为胜)

  板书:孙膑献计

  设疑:这两次赛马各是怎么赛的?孙膑的计策妙在什么地方,道理是什么?

  看来,有些内容我们读一遍课文就能了解,而有些内容,需要我们仔细地读,深入地想,才能很好理解,我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地阅读思考,是能弄懂这些问题的。

  (三)给课文分段。

  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一下课文,看看哪几小节写的是第一次赛马的事,从哪儿到哪儿是写第二次赛马。

  1、读后学生发表意见。

  2、分的不一致、不统一,老师加以引导。

  方法:先看看这小节主要写什么,再看看它是和上面讲的意思联系紧密,还是跟下面联系紧密,或是单独讲一个意思。

  3、设问:这两次比赛之间的内容是什么?

  4、确定分段依据。

  我们是依据什么来给这篇课文分段的?

  (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时间先后顺序均可)

  (四)了解兴趣点。

  你们对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从预习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对比赛时的情况最感兴趣。)

  (五)从兴趣点入手,组织讲读。

  教学手段:将两次赛马的内容放在一起阅读,运用比较、分析的逻辑思维形式。

  目的:启发思维、培养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贴马图的形象直观。

  教学形式:自学、画批。

  要求:边默读边思考:这两场比赛各是怎么赛的?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1、组织自学。

  2、读后学生发表意见。

  主要有三处相同:

  ①二人的马没换。

  ②比赛规则没变——各自把马分等级。

  ③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变——先上等、再中等、后下等。

  主要有三处不同:

  ①田忌的马出场顺序不同——先下等、再上等、后中等。

  ②比赛的结果不同——田忌第一次败,第二次胜。

  ③人物心情不同:

  3、教师据情指导,须讨论明确的问题:

  ①“扫兴”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田忌扫兴?

  ②第一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输?——马的每个等级都低于齐王。

  第二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赢?——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③追问:为什么可以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理解比赛规则“各自”。

  4、概括段意。

  复习方法: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用什么样的句子?——陈述句。

  它包括哪两个部分?——谁,干什么?(怎么样)

  ①概括第一次比赛内容(第一段)。

  ②概括第二次比赛情况(第三段)。

  (六)质疑导趣,将学习兴趣迁移到第二段。

  1、启发质疑:你们认为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需要仔细读才能弄懂?

  追问:你们想到些什么问题?

  例如:①为什么田忌开始以为孙膑在挖苦他?

  ②为什么田忌对第二次赛马取胜没信心?

  ③为什么孙膑对再赛能胜胸有成竹?

  2、组织学习第二段。

  教学方式:自学画批→议论交流→讨论明确。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全班讨论,教师据情指导。

  ①理解描写孙膑的语言

  ②抓住齐威王的语言、神态。理解齐威王的骄傲、轻敌,使得孙膑的计谋得以实施。

  为什么“胸有成竹”?

  (对田忌、齐王的了解。)

  5、理解后分角色练习朗读。

  6、教师小结。

  设问:你们觉得孙膑的这个主意妙不妙?妙在什么地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七)“投石”激趣。

  1、设疑:你们想过吗,还有没有其他调换方法?

  2、组织学生“试验”。

  你们拿出一张纸来,写上上等、中等、下等各两行,用线连接搭配一下,看看有几种调换的方法,结果各是什么?可以用“×”表示输,用“√”表示赢。从中你们悟出什么?

  3、指一名学生上前面“演示”。

  例:

  四种调换方法,均输两场,胜一场。

  1、从中悟出道理:要进行科学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合理使用力量。

  2、从中体会两个“让”字用得贴切、精当。

  (八)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次赛马后,孙膑和田忌再见面会有怎样的一段谈话。根据课文内容做合理想象,两人一组,设计对话内容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领会故事中所说明的道理,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的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却能转败为胜。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具准备:

  1、用卡片制作的表示双方不同等级的“马”。

  2、制作的电脑教学软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设疑激趣。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的故事,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故事中的孙膑是当时齐国的军事家。那么,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每次的情况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预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1)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

  (2)每次赛马怎样?

  三、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1、初赛失败。

  2、孙滨献计。

  3、再赛胜利。

  4、取胜原因。

  四、导学第一段:首赛失败。

  1、演示电脑教学软件第一次赛马的情节。

  2、投影自学题:第一次赛马是怎么赛的,结果怎样?

  3、学生自学:同桌用课前制作的表示齐威王和田忌不同等级的“马”演示比赛情况,并完成课堂练习题1:

  4、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到黑板前演示赛马情况。

  5、教师点拨。

  6、学生质疑。

  7、小结。

  五、导学第二段:孙膑献计。

  1、指名读。

  2、投影自学题:课文怎样描写孙膑、田忌和齐威王?

  3、学生自学。(找出来读读)

  4、检查自学情况,讨论思考题。

  5、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6、学生质疑。

  7、小结。

  六、导学第三段:再赛胜利。

  1、演示电脑教学软件中第二次赛马情节。

  2、投影自学题:第二次赛马是怎么赛的,结果怎样?完成课堂练习题2:

  3、自学:同桌按课文内容演示第二次赛马情况,完成课堂练习2。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到黑板前按课文内容演示。

  5、指导表情朗读,想象每一场比赛后齐威王的表现。

  6、学生质疑。

  7、教师小结。

  七、导学第四段:取胜原因。

  1、齐读。

  2、学生质疑: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3、学生再读上文,对课堂练习1和练习2所填的两次赛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4、教师指导比较分析。

  5、小结。

  八、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讨论课后思考题2,说说三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

  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三、领会文中所含的道理,概括中心思想。

  1、思考:从田忌赛马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2、让学生讨论,各抒已见。

  3、概括中心思想。

  4、指名朗读课文。

  5、背诵课文。

  四、质疑问难。

  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读熟课文,弄清两次赛马的情况。

  2、掌握课后生字。

  3、进行思维训练,领悟孙膑的聪明才智,并自主选择合适的方式有所表达。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表情朗读、表演等形式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培养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重点难点:

  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悟、理解孙膑的聪明才智:在赛马场上,孙膑不仅能仔细观察比赛双方马的情况,而且观察到了齐王骄傲的神态,经过思考,马上想出对策,帮助田忌取得赛马的胜利。

  教学的难点则放在引导学生品析课文的重点词句上,通过精读课文,品词品句,体会到这个关键之处:孙膑观察到齐王被第一次胜利冲昏了头脑,推测出第二次比赛,齐王对田忌采用的计策不会做出反应,所以孙膑对第二次赛马取胜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读懂两次赛马的情况并不存在很大困难。但是学生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稍差些,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多读,读中有所感悟,从而突破教学难点,领悟到孙膑的聪明才智。

  教学模式:

  运用“自读、自悟、自主表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读书、合作演示、共同探讨为主要活动,尝试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读书、演示、讨论过程中有所感悟,创设促使学生自主表达的氛围,如通过表情朗读、表演来表现齐王的得意洋洋和孙膑的聪明智慧,用关联词来对全文进行总结。

  教学准备:

  制作交互性比较强的赛马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指导书写课题。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使用,人们似乎对书写要求降低了,所以语文课的书写指导(特别是高年级)比较少见。但是,指导学生把字写好,是培养学生认真、有耐心、对学习负责的一个好做法,不能忽视。

  三、总体把握课文

  自主选择读书的方法,自主选择交流的对象,读后有所表达(你知道了什么?)

  因为教师几乎没有提什么读书的要求,所以学生能充分地自由地读书,在读书思考的过程中几乎是没有禁锢,利于学生充分地感知,自由地思考,大胆地探索。

  询问学生:你们想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是再读书?提问讨论?演示课件,看看怎样赛马?还是找几个同学来当齐王、田忌、孙膑演一演?

  根据多数学生意见,灵活处理。

  预测:

  展示课件,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如让学生当其中的一个角色,为其中的一个人物喊加油,读书读清楚如何赛,结果如何,什么原因。

  表演课文:要加强朗读人物对话的指导,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入情入境,真正有所感悟。

  提问讨论:估计学生会提到“‘胸有成竹’等其他的新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书、讨论,不要满足于知道答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

  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如何做?放任自流是不行的。本节课设计了多种可能,也大致设计了引导的方向。当然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可能,教师要灵活引导,但不能强导。在注意教学的原则性同时,注意教学的灵活性。

  四、精读课文,深入领会

  研究:为什么第二次比赛齐威王不跟着变换出场的顺序?

  (展示课件)

  这里是说“研究”这个问题,而不是老师提问学生答。这是因为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加上前面学生自主选择了学习的方式,大部分学生能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所以,这个难度很大的问题有可能学生会提出。如果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达到能提出这个问题的程度,那么,教师可先展示课件,假设齐王也跟着调换出场的顺序,会怎样?让学生看课件时有所疑。

  五、指导感情朗读,读中领会,读中解疑。

  “读中来,读中了”,“自读、自悟、自主表达”的教学模式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读”,在读中抠“得意洋洋、夸耀、讥讽、轻蔑”来理解,引导学生最终理解孙膑不仅观察马,而且揣摩齐威王,这才是他“胸有成竹”的保障,最终突破教学难点。

  六、总结:

  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完成对课文的整体回归。

  七、拓展性阅读:

  读《孙膑和庞涓斗智》。推荐学生读这个故事,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实现课内外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一、说教材

  第八单元是数学广角,这单元用四个例题介绍了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这几个实例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增强用“最佳方案”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本节课为这单元中的例3,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列举田忌所有可采用策略”的过程,能在分析问题时有序思考,能在确定策略时有条理,并能认识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理解在比赛或对抗中策略是取胜的关键。难点是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说教法学法

  “田忌赛马”的故事学生可能已经了解,但是不一定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在这里,通过故事和活动让学生体会对策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优选法、对策论等是比较困难的,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理解,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除了把握好教学尺度,注重教学方法外,还应该尽可能地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实、丰富,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两组扑克牌,让学生选择哪一组,和老师比大小。让学生先出,老师几次比赛都赢了。

  2.质疑:为什么老师总是能赢?

  3.揭题板书课题“数学广角——策略问题”。

  (二)听读质疑,自主探究

  听故事:田忌赛马,思考下面的问题:

  (1)齐王与田忌一共赛了几次马?

  (2)第一次谁赢了?马是怎样出场的?

  (3)第二次谁赢了?马又是怎样出场的?

  (4)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课件展示。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同桌两人合作研究。

  学生分小组把田忌对齐王的所有策略找出来,填在106页中间的表格中。

  2.汇报研究分析结果。

  (1)你发现田忌共有多少种应对策略?

  (2)齐王一共赢了几次?田忌赢了几次?

  (3)这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4)田忌如何做才能赢得比赛?

  (5)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四)学以致用,巩固提升

  1.重温扑克牌游戏,思考老师为什么一直获胜?

  师生共同小结要使弱方在比赛中有机会获胜要具备的几个条件。 2.课件出示P107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最后汇报展示,师生共同总结获胜策略。

  (五)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数学游戏:两人用下列数字(1、2、3、4、5、6、7、8、9、10)轮流报数,甲报1个数乙就报2个数,反之甲报2个数乙就报1个数,且必须是接着前面的人的数报,谁先报到10,谁就获胜。

  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

  学生两人一组,探究获胜策略,最后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六)全课小结布置作业

  1.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做108页的“数学游戏”并总结获胜的方法。 2.一个猎人带着一只羊,一匹狼和一些菜来到河边要过河,河边的一条小船一次只能运猎人和一样东西。应该怎样安排他们全过河而避免伤害?小船往返一次需8分钟,需要多少时间?

  四、说教后反思

  1.学生对田忌取胜的策略并不陌生,可见学生的知识经验是不容忽视的。同时在同桌合作完成表格解决“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时,学生活动不顺畅,不能按一定的顺序去做,结果导致汇报时思路也不清晰。

  2.本节课中田忌如何赢齐王的策略学生很容易就明白并体会了优化的好处。但是在报数游戏中,对与“确保取胜”,在同桌玩一玩后少数一部分学生找到了方法,但大部分学生沉浸在随游戏的兴奋中,很难冷静的思考,得出必胜策略。或许应该给予学生更充分的时间来游戏,让他们慢慢领悟。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8

  一、预习检查,理解内容

  1、揭题板书(可课件出示),《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指导书写“忌”字。

  2、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孙膑、田忌、齐威王;赛了几次?怎样赛的?结果怎样?……)(板书)

  3、同样的马,两次的比赛结果却截然相反。你有什么疑问吗?

  (第一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输了?第二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会转败为胜?)

  4、小组合作学习。(拿出课前做的马,演示两次比赛的经过,说出失败或胜利的原因。)

  5、指名演示,填充图表,指导理解两句话。

  (1)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2)“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6、假设:(1)如果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快得多,孙膑的计策能成功吗?为什么?

  (2)如果要进行第三次比赛,齐威王看破了孙膑的计策,这样调整了马的出场顺序:中下上;下上中,田忌要想取胜,应该怎么办(黑板连线)

  7、谈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以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二、角色朗读,升华认识

  表面上是马的竞赛,实际上是人的智慧的较量。课文在写赛马这件事的过程中,把每个人物的特点刻画得很是鲜明,尤其是田忌、齐威王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语气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来把课文中人物的对话部分再用心地读一读,读了以后看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或发现。

  1、学生自由朗读。(提示注意过渡语的理解,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2、指名角色朗读,并说说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这样读?有什么新的认识?),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3、学生评价并朗读。(启发说出理由)

  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启发说出理由)

  三、课外练习,巩固认识

  查找孙膑、田忌的有关故事资料,讲给同学们听。

  1、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2、思考课后问题。

  3、制作“赛马”。(应做几匹?怎样区分?)

  课件准备(教师):

  1、句子:(1)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2)“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2、图表:

  比赛场次齐威王(马)田忌(马)比赛结果(田忌)

  第一次第一场上上败败

  第二场中中败

  第三场下下败

  第二次第一场 上下败胜

  第二场中上胜

  第三场下中胜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9

  【设计理论】

  在语文活动中学语文,使学生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真谛。为此,语文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充分运用语言交际,展开语文活动的场所,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思想。如此方能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设计特色】

  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落实重点训练项目。

  1、读了课题,你推想课文会写哪些内容?

  (田忌与谁赛马?怎样赛马?结果怎样?)

  2、带着以上三个问题自读课文,并在问题的相关处做上记号。

  3、交流自读成果,串联问题答案,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

  (让学生通过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从而落实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并完成初读任务。)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段落层次。

  1、课文哪部分写田忌初赛失败?哪部分写田忌再赛胜利?哪一部分写了由败到胜“转”的过程?

  2、参考“转败为胜”这一成语,用自然段归纳法给课文分段。

  (这样,进一步熟悉课文,理清结构,初步感知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过程。)

  三、动手演示,理解两次赛马的情况。

  1、自读课文,说说两次赛马的情况。

  2、用已准备的“马卡片”(学具)演示两次赛马的情况,同时让学生板演并讲述过程。

  (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兴趣盎然的演练过程中读懂课文一、三两部分内容,形成深刻印象。)

  四、深读课文,研究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1、什么叫“转败为胜”?看着这个板书,你想问什么?

  (还是同样的马、为什么能“转败为胜”?)

  2、研读第一次赛马以后田忌、孙膑和齐威王的心理状态。

  (1)指导学法:

  一划(表现人物心理的词句)

  二研(这些词句对表达人物心理的特定含义)

  三读(这些人物的不同情感心理)

  (2)范例引读,明确研读方法与目标。

  (3)自己研读。

  (4)交流感悟。

  3、讨论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随机板书:马快不了多少

  仔细观察

  │齐威王傲慢、轻敌

  ↓

  认真思考分析

  (*学生的口,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词句,或含义深刻的句段,品个够,议个透,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浅、或深、或对、或错,只要是在思考,只要敢说,都应该鼓励,从而激活课堂。)

  五、总结全文,深化认识。

  在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

  六、适当浓缩课文,突出对话,指导分角度演读,体会情感。

  七、作业。

  设想这场赛马将电视现场直播,请你当节目主持人,写一段解说词。

  【评点】

  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语文,体现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求。教师的设计着力通过读、议、演、学具操作、当节目主持人等多种活动,顺应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的客观规律,而以凸显了设计的教学价值所在。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已有的条件下,经过筹划、安排,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发展优化意识,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与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从成语故事“田忌赛马”抽出本质的要素来构造数学模型,寻求一个跟决策者“田忌”的目标有关的解决方案;探索找到解决方案的结构,并找到系统的探索过程;从可行方案中寻求系统的最优解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能从多样化的方案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实现方法最优化。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例4的教学内容——探讨田忌赛马中的数学问题。在这之前,人教版已经学过搭配和排列的有关知识,而且对可能性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主要是通过“田忌赛马”的实例,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对排列知识的巩固应用,

  人教版教材在三年级初步接触了有关可能性大小的知识,一些有关排列的知识,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救问题中的运用。本课则以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作为的教学素材,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

  “田忌赛马”是一个经典的应用“运筹”的故事,80%的学生对这一故事应经有了了解,但仅仅是听过这个故事,并不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而本课就是想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故事,体会对策论方法和运筹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

  我的思考:

  数学,绝不是解决几个数学问题。数学教学,也不是仅仅教学生学会解题。数学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上,体现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上。怎样能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我在教学“田忌赛马”时思考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通过比较扑克牌大小,了解基本应对规则。

  1.游戏引入:比点数大小,一对一PK。

  (1)红牌分别是10、7、4;黑牌分别是3、2、1,比较双方点数的大小。

  师:这就说明,红牌和黑牌双方大小悬殊明显,胜负分明。

  (2)红牌不变,黑牌变为9、6、3,再次比较。比赛的结果会是怎样?说说你的理由。

  2.抛出问题,突破定势。

  师:红10与黑9比,红7与黑6比,红4与黑3比。这是双方对局的一种方法,请同学们想一想:

  (1)还有没有其它的应对策略?一共有几种?

  (2)在不同的比较过程中,黑牌是不是一定没有机会获胜?

  师:请同学们把不同的应对策略都填在表格中,如果有困难可以同桌交流。

  学生活动。

  通过第二次比较大小,引出与“田忌赛马”相同模型的数据,并且让学生突破根据扑克牌上下位置一一比较的定势,如红牌10可以和黑牌任意一张牌比较大小。

  二)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策略的多样性,初识取胜的应对方法。 1.分层反馈,感受应对策略的多样及思维的有序。

  (1)反馈不完整的、无序的方案,突出每一局的比较结果及最后的获胜方。师:这位同学写了三种方案,我们来看看分别是哪一方取胜?(教师指这红、黑方的点数,学生一一判断,三局中黑方、红方分别赢了几次?)(2)反馈有序思考的完整方案,引导体会优势。出示学生作品,

  师:请这位同学介绍他的方法。

  师:同学们听懂了吗?他的方法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2.初步感受黑牌(弱队)取胜的策略。

  师:我们发现当红牌分别出10、7、4时,黑方一共有6种应对方案。请看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师:是的,一看红、黑牌的点数,觉得红方要比黑方大一些,但现在看来,黑方还是有取胜的可能,想一想,这种取胜的方法有什么高明之处?

  师:刚才我们是怎样找到这种高明的方法?

  学生回答后总结: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找出来,并从中找到最好的策略,这是数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课件出现)

  (3)多次体验,探究黑牌取胜的条件。

  1.调换一张黑牌,保证黑方有取胜的可能。

  师:黑牌9、6、3应对红牌10、7、4,也有取胜的可能,如果允许黑方变换一张牌,那黑方能否在比赛中还能有获胜的可能?你准备怎么换?

  2.同时变小三张黑牌,保证黑方有取胜的可能。

  师:刚才把一张黑牌变小,依然有取胜的可能,现在如果把三张黑牌都变小,并且要尽可能小,使黑牌还有可能取胜,你们觉得三张黑牌分别可以是几?可以怎样对局?想好后,请填在下面表格内。(学生活动)

  3.初步提炼取胜的条件。

  师:请同学思考,要使黑方在比赛中有获胜的可能。你认为黑方要具备哪几个条件?

  4.师生比赛,进一步完善取胜的策略。

  师:老师想和同学们挑战一下,我是红方10、7、4,你们是黑方8、5、1,你们能赢吗?

  小结:刚才的两组牌,黑方实力稍逊,但应用策略还是能以弱胜强。

  (四)介绍故事“田忌赛马”,内化对策略的理解。

  1.课件出示故事“田忌赛马”,让学生说说田忌的应对方法。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齐王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田忌下等马上等马中等马获胜齐王田忌田忌

  2.请学生用成语或是谚语来说说“玩牌游戏”和“田忌赛马”的共同点。

  (5)应用策略,解决问题。

  1、争当优秀教练员。

  2、说一说,田忌赛马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应用?

  (6)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篇扩展阅读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篇(扩展1)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篇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设计意图:

  1、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通过各种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活泼、全面地发展。

  3、力求个性化的、情感化的阅读,在读中感悟形象、激发感情。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3、任选文中某一人物,读中感受到该人物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阅读中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2、难点:用自己的话简介人物。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常规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赛马图片。(仔细看图片,想一想:这是什么比赛?)

  (今天,我们要学一个古代赛马的故事。)

  2、出示课题:田忌赛马

  二、新课学习。

  1、看题质疑。(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重要问题:田忌跟谁赛马?是怎样比赛的?结果怎样?

  2、初读课文,解决问题。

  ①解疑

  课件逐步出示:

  ②给课文分段。

  ③生字、新词学习。

  3、深读课文。

  过渡:出示“人物志”卡片。(只有对人物相当熟悉,才能制做出一张好的人物卡片。)

  ①自读课文。

  要求:注意人物的言行和神态,让人物在你的脑海中活起来。

  ②选你认为最能使人物活起来的一段话,四人小组,分角色对话练习。

  ③汇报读。学生评议(活了没有?)

  “我仿佛看到……”

  三、总结谈话,激发兴趣。

  (另外两位人物,我们可以在课后给他们制做一张更好看的“人物志”卡片。我们古代的伟大人物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找一找他们的事迹,给他们也做一张“人物志”卡片。)

  四、布置作业。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夸耀、讥讽、轻蔑、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足智多谋。

  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重点: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难点:孙膑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的根据是什么?

  一、情景导入,确定探究主题

  1、玩牌优秀

  2、复习课文内容,确定探究主题。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学生上台演示并板书。

  (3)请学生提问题,确定主题: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二、探讨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1、师:你喜欢用什么方式学习探究?

  2、师:好,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探究吧!(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师巡视,随机指导)

  三、展示学习成果,综合训练提高

  1、学生自由汇报学习探究成果

  (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3)齐威王洋洋得意。

  (4)孙膑善于观察。

  2、相机性进行朗读训练。

  3、创设情境,选择性的练说。

  四、布置作业

  1、把自己最想说话用写信的形式写下来。

  2、查阅有关孙膑的资料,写一份孙膑的小传。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两次赛马的经过。

  2、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部分学生有更多启发)

  3、有感情朗读课文3—12自然段。能积累一些词语。

  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机。多媒体课件。纸马。

  课型:阅读探究课。

  [课前激趣]玩纸牌

  出示两组牌,红心10、8、4,草花9、7、3。上来的同学当然挑红心。同学先出结果老师总以2比1获胜。由此得出"在战争中,在比赛中,有时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关键看弱的一方能否掌握主动权。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

  2、板书:田忌赛马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教学重点

  1、思考:围绕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生讨论

  3、师综合;综合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出示投影片1)

  a、田忌和齐威王一共赛了几次马?

  b、第一次赛马的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c、第二次赛马的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d、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四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三、学习“两次赛马”部分

  (一)找出两次赛马的段落。

  (二)自学这两部分

  ①各人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②各人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

  三、质疑,推理

  1、启发质疑:

  看了两次赛马,你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板书: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2、顺势设问:

  (出示问题1)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3、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齐读这一句。

  板书:调换顺序

  这个计策谁想出来的?板书:孙膑献计

  4、这个顺序可以随便调吗?

  小结:孙膑安排的这个顺序不是乱调的。孙膑真是xxx的人。用一个词形容一下。(神机妙算、计算精密……)

  四、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出示问题2: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按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

  比较:夸耀——夸奖

  2、四人小组练读——指名四人读(先说说你给同学出了什么主意)——评价——全班齐读。

  3、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在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用笔划出来,想一想。

  4、小结:

  谁连起来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

  (①善于观察②善于思考③知己知彼)

  五、总结、积累

  1、总结全文:

  2、(出示学习目标2)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3、(出示学习目标3)学了这篇文章,我们认识了三个历史人物。现在请你来评价一下这三个历史人物,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课外作业:找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准备参加班级故事会。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这节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这节课分四个部分进行了教学。

  一、学生质疑,理清思路。

  首先游戏激趣,引导学生围绕田忌赛马这一课题质疑,提出自己想弄清的问题,教师经过归纳整理,引出学生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这就是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方向。

  二、自主学习,明理育心

  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分成四个步骤:

  1、学生阅读自学,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细读人物对话,了解人物性格,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让学生揣度田忌失败的心情,谈自己的看法,明白怎样正确对待失败;“应该怎样对待胜利”这一问题。

  3、学生思考取胜的办法,教师再演示孙膑的做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学生讨论“孙膑为什么能想出办法而田忌却不能”这一问题,明白“做事要注意方法,讲究策略”这一道理。

  以上几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既明白了道理,又受到了良好的心理熏陶,在有效地进行了学科心理教育,从而体现“协同教学”的基本思想。

  三、巩固练习,当堂反馈

  四、读讲课外故事,培养思维,拓展教学空间

  总之,这节课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自主学习、讨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1)、强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思考能力

  3)、化解课文的难点。

  设计过程:

  一、 整体感知 情景导课

  1、先让学生按板书回顾全文内容,提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2、教师提出学习重点: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二、读课文 理解两次结果不同的原因

  1、情景朗读《田忌赛马》 后再读赛马的段落。这一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朗读能让学生形象了解当时的场面及人物的表现。

  2、小组借助学具动手操作,创新讲解 学生动手操作并讲解的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这样设计就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里突破了难点。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质疑,如果学生不能提出这个问题,老师应指出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说说第一次比赛田忌为什么会输?并导入对“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虽然很简洁,但它包含的内容却很广。只有提出这一问题,学生才能感知得全面,理解得深刻,并借助视觉器官充分地观察、思考,从而体会到:原来齐威王的上等马比田忌的上等马强,中等马也比田忌的强,即使是下等马,也比田忌的强,所以第一次比赛田忌输了。然后我让学生把六匹小马拿到桌上自己边看书边排出第二次比赛的阵容。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别的排法,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试着排排,看哪种方法最好,再讨论。这一设计可以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摆、推敲、比较、联系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分析人物 渗透思想教育

  1、孙膑为什么能想出好办法?而田忌却不能?

  2、齐威王为什么不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这一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朗读从字里行间进一步领会人物的想法,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这一设计我想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已有认知水*,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并把所想的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地说出来,这是培养学生词语的组织运用能力的很好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 创新学习

  本设计是针对不同的能力层次和不同的兴趣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在各自的水*上去发挥。而且此设计也很好地体现了“学以致用”,尤其是学生在思维不受约束的情况下,他们的创新展示会把课堂气氛推向又一个高潮。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分四步。

  一、情景朗读激发兴趣。

  当播放情景朗读时,学生个个兴致盎然,仿佛真正置身于赛马场一样。他们时而睁大眼睛,时而顿悟般点点头,时而露出微笑。尤其是播放到齐威王目瞪口呆的镜头时,部分学生还不停地模仿呢!

  二、小组合作创新展示。

  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课前,我让学生自制了六匹小马。上课时,学生们就兴致勃勃的,有个学生还戏言他是“骑着马”来教室的。当让他们小组合作演一演赛马的经过时,他们迫不及待地取出小马,说着、演着。更为开心的是展示时,我请了两组学生进行表演,他们手举纸马,解说着、表演着,教室里不时发出阵阵会心的笑。可见学生们已经理解了课文内容。但这环节还是有一点遗憾的——只找一组学生表演就可达到教学目的,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只顾看热闹,而没有进行细致的思考。尽管我强调在看表演的过程中,要进行质疑,但实际上学生是思绪只停留于看热闹,几乎没有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想:如果在让学生表演第二次赛马取胜的原因时,出示“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这三个句子,让学生边演示边解说,就更能突破难点。

  三、深入分析人物,渗透思想教育

  本设计重视了人的发展,以人为本。众所周知,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当我设问:为什么田忌没有想到调换马的出场顺序?一个学生说:“田忌是武将军,其实武将军一般都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是个很有哲理性的回答,看来学生懂得还真多。这也是我意料之外的回答。

  实践证明: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只有让他们真正地动起来,才能有所收获和发展,这样我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课堂上每个生命是那样鲜活可爱。

  四、不同层次练习设计

  这一环节体现了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布置任务两分钟后,两位学生展示了c层次(利用文中的生词创编故事)的创新成果。短短的两分钟准备时间,就能流畅地讲一个完整的、内容丰富的故事,真是不简单。这都与我*时对他们进行这样的训练分不开的。唯一不足的是,由于时间关系,只有两个学生展示了c层次的题,而另两个层次的题没时间检查完成的情况。主要就是表演赛马的经过浪费了时间,否则,这节课会更理想。如果我还进一步引申;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很多。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很多的话又会是什么样?也许会争论的很激烈的。(可惜我没有进一步引申)

  总之,这节课学习氛围活跃,师生相互合作、讨论、探究,做到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等对话。

  从教学理论上讲,课程已由教师“专制”走向师生“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现代教学过程不仅仅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科学观。所以,我们不仅要在教学整体优化上下功夫,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我们应该相信并时刻用“每个儿童都是天才”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留给每个生命一片活动的天空,让他们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尽情歌唱。而不要总是以没完没了的问题牵着学生的思路走,那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享受的过程。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读熟课文,弄清两次赛马的情况。

  2、掌握课后生字。

  3、进行思维训练,领悟孙膑的聪明才智,并自主选择合适的方式有所表达。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表情朗读、表演等形式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培养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重点难点:

  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悟、理解孙膑的聪明才智:在赛马场上,孙膑不仅能仔细观察比赛双方马的情况,而且观察到了齐王骄傲的神态,经过思考,马上想出对策,帮助田忌取得赛马的胜利。

  教学的难点则放在引导学生品析课文的重点词句上,通过精读课文,品词品句,体会到这个关键之处:孙膑观察到齐王被第一次胜利冲昏了头脑,推测出第二次比赛,齐王对田忌采用的计策不会做出反应,所以孙膑对第二次赛马取胜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读懂两次赛马的情况并不存在很大困难。但是学生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稍差些,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多读,读中有所感悟,从而突破教学难点,领悟到孙膑的聪明才智。

  教学模式:

  运用“自读、自悟、自主表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读书、合作演示、共同探讨为主要活动,尝试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读书、演示、讨论过程中有所感悟,创设促使学生自主表达的氛围,如通过表情朗读、表演来表现齐王的得意洋洋和孙膑的聪明智慧,用关联词来对全文进行总结。

  教学准备:

  制作交互性比较强的赛马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指导书写课题。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使用,人们似乎对书写要求降低了,所以语文课的书写指导(特别是高年级)比较少见。但是,指导学生把字写好,是培养学生认真、有耐心、对学习负责的一个好做法,不能忽视。

  三、总体把握课文

  自主选择读书的方法,自主选择交流的对象,读后有所表达(你知道了什么?)

  因为教师几乎没有提什么读书的要求,所以学生能充分地自由地读书,在读书思考的过程中几乎是没有禁锢,利于学生充分地感知,自由地思考,大胆地探索。

  询问学生:你们想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是再读书?提问讨论?演示课件,看看怎样赛马?还是找几个同学来当齐王、田忌、孙膑演一演?

  根据多数学生意见,灵活处理。

  预测:

  展示课件,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如让学生当其中的一个角色,为其中的一个人物喊加油,读书读清楚如何赛,结果如何,什么原因。

  表演课文:要加强朗读人物对话的指导,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入情入境,真正有所感悟。

  提问讨论:估计学生会提到“‘胸有成竹’等其他的新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书、讨论,不要满足于知道答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

  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如何做?放任自流是不行的。本节课设计了多种可能,也大致设计了引导的方向。当然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可能,教师要灵活引导,但不能强导。在注意教学的原则性同时,注意教学的灵活性。

  四、精读课文,深入领会

  研究:为什么第二次比赛齐威王不跟着变换出场的顺序?

  (展示课件)

  这里是说“研究”这个问题,而不是老师提问学生答。这是因为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加上前面学生自主选择了学习的方式,大部分学生能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所以,这个难度很大的问题有可能学生会提出。如果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达到能提出这个问题的程度,那么,教师可先展示课件,假设齐王也跟着调换出场的顺序,会怎样?让学生看课件时有所疑。

  五、指导感情朗读,读中领会,读中解疑。

  “读中来,读中了”,“自读、自悟、自主表达”的教学模式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读”,在读中抠“得意洋洋、夸耀、讥讽、轻蔑”来理解,引导学生最终理解孙膑不仅观察马,而且揣摩齐威王,这才是他“胸有成竹”的保障,最终突破教学难点。

  六、总结:

  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完成对课文的整体回归。

  七、拓展性阅读:

  读《孙膑和庞涓斗智》。推荐学生读这个故事,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实现课内外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一、说教材

  第八单元是数学广角,这单元用四个例题介绍了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这几个实例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增强用“最佳方案”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本节课为这单元中的例3,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列举田忌所有可采用策略”的过程,能在分析问题时有序思考,能在确定策略时有条理,并能认识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理解在比赛或对抗中策略是取胜的关键。难点是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说教法学法

  “田忌赛马”的故事学生可能已经了解,但是不一定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在这里,通过故事和活动让学生体会对策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优选法、对策论等是比较困难的,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理解,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除了把握好教学尺度,注重教学方法外,还应该尽可能地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实、丰富,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两组扑克牌,让学生选择哪一组,和老师比大小。让学生先出,老师几次比赛都赢了。

  2.质疑:为什么老师总是能赢?

  3.揭题板书课题“数学广角——策略问题”。

  (二)听读质疑,自主探究

  听故事:田忌赛马,思考下面的问题:

  (1)齐王与田忌一共赛了几次马?

  (2)第一次谁赢了?马是怎样出场的?

  (3)第二次谁赢了?马又是怎样出场的?

  (4)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课件展示。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同桌两人合作研究。

  学生分小组把田忌对齐王的所有策略找出来,填在106页中间的表格中。

  2.汇报研究分析结果。

  (1)你发现田忌共有多少种应对策略?

  (2)齐王一共赢了几次?田忌赢了几次?

  (3)这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4)田忌如何做才能赢得比赛?

  (5)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四)学以致用,巩固提升

  1.重温扑克牌游戏,思考老师为什么一直获胜?

  师生共同小结要使弱方在比赛中有机会获胜要具备的几个条件。 2.课件出示P107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最后汇报展示,师生共同总结获胜策略。

  (五)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数学游戏:两人用下列数字(1、2、3、4、5、6、7、8、9、10)轮流报数,甲报1个数乙就报2个数,反之甲报2个数乙就报1个数,且必须是接着前面的人的数报,谁先报到10,谁就获胜。

  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

  学生两人一组,探究获胜策略,最后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六)全课小结布置作业

  1.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做108页的“数学游戏”并总结获胜的方法。 2.一个猎人带着一只羊,一匹狼和一些菜来到河边要过河,河边的一条小船一次只能运猎人和一样东西。应该怎样安排他们全过河而避免伤害?小船往返一次需8分钟,需要多少时间?

  四、说教后反思

  1.学生对田忌取胜的策略并不陌生,可见学生的知识经验是不容忽视的。同时在同桌合作完成表格解决“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时,学生活动不顺畅,不能按一定的顺序去做,结果导致汇报时思路也不清晰。

  2.本节课中田忌如何赢齐王的策略学生很容易就明白并体会了优化的好处。但是在报数游戏中,对与“确保取胜”,在同桌玩一玩后少数一部分学生找到了方法,但大部分学生沉浸在随游戏的兴奋中,很难冷静的思考,得出必胜策略。或许应该给予学生更充分的时间来游戏,让他们慢慢领悟。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能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最佳对策”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最佳对策”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扑克牌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师:你们*时都玩哪些游戏?

  1.玩扑克牌,比大小。

  游戏规则:双方每次各出一张牌比大小,由学生先出第一张牌,比大小采用三局两胜制。

  (1)教师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3、5、7和4、6、8。

  师:你选择哪一组牌和老师比大小?

  学生选4、6、8这组牌时:

  (生先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出法一一对应出牌:4—5、6—7、8—3)

  学生选3、5、7这组牌时:

  (生先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出法一一对应出牌:4—5、6—7、8—3)

  师:为什么老师总能赢呢?这就是老师应用了数学中的对策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对策问题”。

  板书课题:对策问题。

  【设计意图】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例3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师:古时候的人们就懂得运用对策使自己取胜了,“田忌赛马”的故事就蕴涵了这样的问题。

  1.讲田忌赛马的故事。(课件播放)

  师:你知道孙膑用了什么对策让田忌转败为胜的吗?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师:是不是田忌一定要用孙膑这种策略才能赢齐威王呢?想验证一下吗?

  师:表格验证,介绍填表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填表验证的活动来得出最优策略完成学习任务,在活动中把对策论的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在情境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师:同学们,齐威王的三个等级的马都要比田忌的略强一些,田忌的上、中、下三个等级的马分别于齐威王的进行搭配,三局两胜。搭配时,要有顺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1)学生填表,探讨田忌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

  (2)汇报交流,验证田忌赛马最优策略的唯一性。

  师:填完表格,你发现齐威王一共赢了几次,田忌又赢了几次,田忌只有怎样才能赢?

  (3)小结:田忌要想获胜要有什么条件?

  ①要让齐威王先出。

  ② 用齐上――田下,齐中――田上,齐下――田下这样的策略才能赢。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有序了。

  (三)巩固练习

  (一)基本练习:

  1.P106做一做

  2.解决实际问题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9

  教学要求:

  ⒈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懂得要分清主客观情况后再行事,这佯才能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

  ⒉默读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一次赛马——孙膑劝说——第二次赛马)为线索,了解段和段之间的承接关系,并给课文分段。

  ⒊学会9个生字,理解“扫兴”、“垂头丧气”、“挖苦”、“夸耀”、“讥讽”、“目瞪口呆”等词的意思。

  教具准备:

  赛马的图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检查预习

  ⒈出示课题,齐读

  ⒉田忌是谁?

  二、自学课文,重点交流,理清层次

  ⒈用四步自学法自学课文。

  ⒉交流预习情况

  ①出示,写近义词

  夸耀(炫耀,夸奖) 讥讽(讥笑,讽刺)

  轻蔑(轻视,蔑视) 得意洋洋(得意忘形)

  ②自由交流词义

  重点:

  垂头丧气——低着脑袋,无精打采。

  目瞪口呆——眼睛直盯着不动,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

  ⒊指名分节读文,思考:

  田忌与谁赛马?赛了几次?比赛顺序有何不同?结果如何?

  ①出示填空:转败为胜

  ②什么叫“转败为胜”?

  ③课文哪一部分是写“败”的?哪一部分是写“胜”的?田忌是依靠什么转败为胜的?

  ⒋通过讨论得出:

  第1、2节写田忌初战失败。13-18节写田忌再战胜利。田忌依靠孙膑的帮助转败为胜。

  课文是按“失败——帮助——胜利”的顺序来写的,也就是按“第一次赛马——孙膑劝说——第二次赛马”的顺序来写的。

  ⒌在理清层次、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段。

  板书:失败——帮助——胜利

  三、反复读文

  四、布置作业

  家默词语,熟读课文,做一套赛马的图片(田忌和齐威王各一套,并剪下来)。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田忌赛马,前后两次,为什么相同的马匹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从“转败为胜”这个词入手,学习文章,探求其中的原因。

  二、讲读课文第一段

  ⒈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第一局为什么田忌都失败了?

  第一局他们是如何对抗的呢?请大家轻声读课文第一段,找出相关语句。

  ⒉请同学用自己绘制的赛马小画片演示第一局三场比赛的情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找摆得较好的学生)。

  ⒊指名一学生上台操作图片,摆放图片。

  完成后,请该生指着图片说明第一局比赛的情形。

  教师归纳扳书:(第一局)

  第一场:上—→上

  第二场:中—→中

  第三场:下—→下

  ⒋那么第一局比赛的结果怎么样?为什么呢?

  出示: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⒌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第一局下来,田忌每场都失败。

  板书:场场失败

  ⒍失败后的田忌显得怎样?边看插图,边读第一段有关语句,从词语中理解。

  (“扫兴”、“垂头丧气”。)理解这两词表达了田忌怎样的心情?

  指导朗读第一段,注意体会人物的心情。

  ⒎师归纳:第一场比赛田忌用上、中、下等级的马分别与齐威王的上、中、下等级的马比赛,结果都失败了。

  三、学习第二段。

  ⒈师引读:赛马失败的田忌失意地正想离开,可是好友孙膑却来劝慰他——

  生接读,出示: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⒉田忌认为孙膑在讥讽、嘲笑他,可这却是一句很重要的话。

  请大家想一想:“快不了多少”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即“快一点儿”或“快得不多”,请大家检查自己摆放的小画片,看是否符合孙膑所说的这句话?

  ⒊连这么细小的地方,孙膑都注意到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⒋师引读:正因为孙膑对赛马情形作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所以他——(生)胸有成竹地说:“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

  师:胸有成竹?调换了出场顺序以后,就一定会胜利吗?学生各抒己见

  生①:我认为孙膑能取胜,有100%的把握。

  生②:我说只有50%的可能。假如齐威王也来一个调换顺序,田忌也照样输。

  ⒌师:多好的50%啊!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呢?请读书,答案在书中。

  生①:我从“得意洋洋”这个词体会到,齐威王的马必定按刚才的顺序出场。

  生②:“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可以看出齐威王一点没有防备田忌会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田忌的办法出其不意。

  生③:齐威王正夸耀自己的马呢!

  师:“夸耀”与“夸奖”一样吗?

  生:“夸奖”是一种鼓励,而“夸耀”表现出了十足的傲气。

  师:夸奖自己的马该怎么说?夸耀自己的马又该怎么说?

  生:“这匹马真好!”这是夸奖。“我的马天下无敌!”这是夸耀。

  师:好,大家又从“夸耀”这个词体会到齐威王压根儿不会想到调换马的出场顺序。我们通过读课文,找根据,看到了孙膑这一个办法看似简单,但是经过了周密的思考的。

  过渡体会:孙膑的胸有成竹并充满自信地鼓励田忌再度参赛,他的自信渐渐影响了田忌,鼓起了田忌的信心。

  ⒍读好两个人物语气——

  孙膑:充满信心,胸有成竹

  田忌:“垂头丧气”—→没信心—→不服气—→鼓起勇气。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⒎段意:师引读:在孙膑的鼓励下——生接:田忌准备再与齐威王比赛一次。

  四、学习第5段

  ⒈在孙膑的鼓励下,田忌又开始了第二局的赛马。这一局孙膑是用什么办法帮助田忌取胜的呢?

  请同学自读课文第三段,找出有关语句,并用图片摆放出比赛的情形来。

  ⒉摆放完后,指名一学生上台操作图片,并说明比赛情形。

  教师归纳板书:(第二局)

  下—→上

  上—→中

  中—→下

  ⒊这样第二局三场下来,田忌最终以——生:二比一转败为胜。

  板书:转败为胜

  ⒋齐读最后一节,想一想:为什么第二局不换任何一匹马却可以转败为胜?

  ⒌学生讨论后归纳:在对赛马的双主作了准确的分析后,调整秩序,合理安排,使得田忌最终胜利了。

  板书:准确分析,合理安排

  ⒍归纳段意:孙膑用改变马匹出场顺序的方法,使田忌转败为胜。

  五、总结全课点明中心。

  ⒈《田忌赛马》的故事就要结束了,这篇课文以“田忌赛马”为题,那么本文的中心人物到底是谁?

  讨论小结:孙膑才是本文的中心人物,文章要表现的也正是他。

  ⒉那么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从孙膑身上学到了些什么呢?

  交流、讨论。

  教师归纳:做任何事情,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要像田忌那样灰心丧气,而要像孙膑那样,仔细观察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正确估计双方力量,在可能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争取成功。

  ⒊教师简介孙膑。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孙子兵法》就是他写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世界各国军事家公认的一本伟大著作,在现代战争中,仍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

  ⒋生齐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

  10、田忌赛马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一场:上—→上 下—→上

  第二场:中—→中 上—→中

  第三场:下—→下 中—→下

  场场失败 转败为胜

  准确分析,合理安排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

  【设计理论】

  在语文活动中学语文,使学生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真谛。为此,语文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充分运用语言交际,展开语文活动的场所,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思想。如此方能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设计特色】

  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落实重点训练项目。

  1、读了课题,你推想课文会写哪些内容?

  (田忌与谁赛马?怎样赛马?结果怎样?)

  2、带着以上三个问题自读课文,并在问题的相关处做上记号。

  3、交流自读成果,串联问题答案,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

  (让学生通过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从而落实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并完成初读任务。)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段落层次。

  1、课文哪部分写田忌初赛失败?哪部分写田忌再赛胜利?哪一部分写了由败到胜“转”的过程?

  2、参考“转败为胜”这一成语,用自然段归纳法给课文分段。

  (这样,进一步熟悉课文,理清结构,初步感知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过程。)

  三、动手演示,理解两次赛马的情况。

  1、自读课文,说说两次赛马的情况。

  2、用已准备的“马卡片”(学具)演示两次赛马的情况,同时让学生板演并讲述过程。

  (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兴趣盎然的演练过程中读懂课文一、三两部分内容,形成深刻印象。)

  四、深读课文,研究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1、什么叫“转败为胜”?看着这个板书,你想问什么?

  (还是同样的马、为什么能“转败为胜”?)

  2、研读第一次赛马以后田忌、孙膑和齐威王的心理状态。

  (1)指导学法:

  一划(表现人物心理的词句)

  二研(这些词句对表达人物心理的特定含义)

  三读(这些人物的不同情感心理)

  (2)范例引读,明确研读方法与目标。

  (3)自己研读。

  (4)交流感悟。

  3、讨论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随机板书:马快不了多少

  仔细观察

  │齐威王傲慢、轻敌

  ↓

  认真思考分析

  (*学生的口,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词句,或含义深刻的句段,品个够,议个透,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浅、或深、或对、或错,只要是在思考,只要敢说,都应该鼓励,从而激活课堂。)

  五、总结全文,深化认识。

  在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

  六、适当浓缩课文,突出对话,指导分角度演读,体会情感。

  七、作业。

  设想这场赛马将电视现场直播,请你当节目主持人,写一段解说词。

  【评点】

  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语文,体现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求。教师的设计着力通过读、议、演、学具操作、当节目主持人等多种活动,顺应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的客观规律,而以凸显了设计的教学价值所在。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篇(扩展2)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篇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后题五的词语,能有感情朗读课文3—12自然段,并能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2、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3、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懂得“正确分析双方情况,合理安排力量就能取胜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2、学习课文3—12自然段。

  难点:理解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课前准备:

  1、制作有关的课件。

  2、每位学生做一套纸马。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推想内容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题目叫《田忌赛马》。

  2、齐读课题,教学“忌”,简介:田忌是战国初期齐国的大将,他很喜欢赛马。

  3、推想课文内容:题目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好比是房子的窗户,许多文章根据课题就能推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看了本课课题,我们可以怎样推想呢?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带着上面的三上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2、自学检查。

  (1)齐读生字,简析“丧、惑、蔑”三个生字。

  (2)指名说说三个问题的答案,再用一句话把三个问题答案连起来。

  三、细读课文,弄清赛局

  1、理清脉络。

  (1)指名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写田忌“败”了,哪几个自然段写田忌“胜”了?

  (2)按“初赛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获胜”的线索将文章分成三段。

  2、学习一、三段,弄清比赛经过。

  (1)边读课文边完成练习一。

  (2)反馈:学生上台说说比赛的经过和结果。(边连线边介绍)

  四、学习第二段,深究课文

  1、导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了,这个妙主意是谁想出来的?

  2、出示图片,介绍孙膑:

  a、找一找图中哪个是孙膑?另一个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b、他们正在干什么?文中哪些段落是写这幅图的?

  3、学习3—9自然段。

  (1)指名朗读3—9自然段,其他学生用“____”划出同孙膑讲的话。

  (2)学习孙膑的四句话。

  a、出示这四句话,自由读一读,想想每句讲了什么?该怎样读?

  b、讨论这四句话的关系。

  c、孙膑说这四句话时神态是怎么样的?(胸有成竹)

  d、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及在文中指什么?

  e、有感情朗读这四句话。

  (3)讨论孙膑思维过程。

  a、孙膑在第一次比赛时看到了什么而想出调顺序这个妙计的?

  b、出示句子:“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①刚才的情形指什么?他看出了什么?(仔细观察)

  ②假如这六匹马赛跑,它们的名次如何?(大家摆一摆)

  ③他进行了怎样的分析?(科学分析)

  ④他准备怎样调配力量?(板演六匹马调配的过程)

  ⑤再读3—9节,想想孙膑替田忌出主意时,田忌的心情是怎样的?找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师范读,学生练读。)

  4、学习10—12自然段。

  (1)导入:“马快不了多少”是田忌反败为胜的一个重要条件,转败为胜的另一个条件是什么?请大家自由读10—12自然段。

  (2)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齐威王骄傲轻敌?

  理解:夸耀、讥讽、轻蔑(找近义词)

  (3)指导朗读齐威王的话。

  5、分角色朗读第二大段:

  (1)分组练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明确写法,延伸课外

  1、本文的三个人物谁最重要?为什么把田忌和齐威王写得那么具体?

  2、第二次赛马结束,假如田忌与孙膑再次见面,田忌会对孙膑说些什么?

  3、假如齐威王得知孙膑的用计过程后,他会怎样想?

  六、课堂总结

  (略)

  七、板书设计

  (略)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怠与齐威王赛马,第一次比赛田忌输了,孙膑仔细地观看了这场比赛,巧用智谋,用相同的马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原来,转败为胜的法宝就是“变”。在这里边我们不难看出科学思想方法的巨大作用。世间的万物无不处于运动发展和变化之中,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就可能发生向对立面的转化。

  文章不但情节曲折,人物神态描写更是传神。文中用“扫兴”“垂头丧气”,把田忌输后情绪十分低落、无心再战、准备离开的情形刻画得淋滴尽致。当孙膑献言时,田忌“瞪了一眼”,表示“怀疑”,没有“信心”;而齐威王则由胜利后“得意洋洋”“讥讽”“轻蔑”的目中无人到“有点儿心慌”,直至“目瞪口呆”,毫无思想准备的失败。作为比赛的双方,作者把人物的神态描写得栩栩如生,仿佛亲眼所见一般,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又相映成趣。因此,可以让学生积累描写神态的词语。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写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出场的异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生字卡片。

  第课时

  一、创境导入,审题质疑

  1、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学对一篇历史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喜欢赛马。赛马前,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马奔跑的速度,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时,这三种马各赛一场,谁的马贏的次数多,谁就获胜。《田忌赛马》一课讲的就是田忌参加赛马的事。

  2、读题,题目最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好比是房子的窗户,许多文章根据课题就能推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看了本课课题,我们可以怎样推想呢?

  3、预设:

  (1)田忌与谁赛马?田忌赛马的经过怎样?

  (2)田忌赛马最后胜利了吗?原因是什么?

  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4、介绍孙膑资料。

  二、自读课文,感知大意

  过渡:请同学们稂据老师的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

  1、出示自读提示: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用自已学过的认字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把你认为易错易混难写的生字作上标记。

  (2)洼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或工具书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作上标记。

  (自读批注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及时指名在黑板上板书。

  3、学生展示:板书同学引领学生重点认学字词(可以从1、指导读音;2、指出生字的易错易混难写之处;3、理解难以理解的词语。等方面来学习。)

  注意以下的字和词:忌、将、膑

  描写神态的词:疑惑、轻蔑、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得意洋洋

  通过读课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如: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有通盘的考虑。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4、字词学完了,现在我们把字词送回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做到声音响亮,有感情,注意停顿。

  一至四组各推荐一名分节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准备评价。

  5、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是采用什么方法概括的。并思考课始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画出相关的句子进行批注。

  6、组内交流,班内展示并评价。

  三、学会质疑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觉得学习这篇课文还应重点探究哪些问题?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疑难问题组长记录,留待下节课解决。

  四、运用拓展

  1、同学们,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下来。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听一听,想一想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请同学们边听边闭目想象。(播放《赛马》)

  2、欣赏了这段曲子,你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二、猜一猜,读一读

  1、赛马是古时候人们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它不仅体现马列的实力,还展示人的智慧。今天,让我们走进赛马场去看一看。我们一起来读课题,猜一猜:这个故事将会讲哪些内容?

  (估计学生会答:作为比赛,要有对手,那么赛马的对手会是谁?是怎样比赛的?结果会怎样呢?……)

  师据生所答进行板书:跟谁赛?怎样赛?赛马结果怎样?

  2、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你只要仔细读读课文就都能了解。自读课文,等会儿请同学把这三个问题连起来说说。

  3、生作答,师相机板书。

  三、看一看,说一说

  1、咱们先来看一看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实况录象。(播放两次赛马场面)

  2、同学们能当一当体育播音员,将比赛的实况解说下吗?请读一读第2和第13-17自然段,先准备准备!

  3、生上台解说,评价促进。

  四、演一演,评一评

  1、你解说得这样清楚明白,如果宋世雄在场也一定会为你竖起大拇指。同学们当了一回体育解说员,下面请同学们再当一当演员,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演一演,再现当年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场面,那一定非常有意思。同学们想尝试尝试吗?那就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先4人一组来演一演,每组安排一人作赛马解说员。

  (每组安排4人:一人饰田忌,一人饰齐威王,一人饰孙膑,一人作赛马解说。)

  2、掌声有请第一组上台表演。(生表演)

  3、欣赏了赛马场上田忌与齐威王、孙膑的表演,你们觉得他们演得怎么样呢?对照课文内容,我们来评一评!

  4、估计生会指出扮演齐威王的同学没有把齐威王正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列的情节表演出来。相机作如下指导:引导想象:齐威王可能会怎样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呢?他夸耀自己的马时可能会怎样说?还可能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请展开丰富的想象,再在组内说一说,演一演。

  5、指名“齐威王”上台表演。

  6、再一组完整地演演。

  五、写一写,练一练

  1、齐威王已经下了赏赐令,请大家都来为齐威王献出良策,并依照前两次赛马的写法,写一写第三次赛马的经过和结果。

  提示: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齐威王先拿上等马对田忌的中等马,再拿中等马对田忌的下等马,最后拿下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比赛结果,齐威王胜两场输一场赢了田忌。(加“——”线处为学生填写。)

  六、读一读,写一写

  逛作业超市:任选一题做一做

  1、我国人民有着无穷无尽的聪明才智,像这类以智取胜的故事还很多,如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等。课外,请搜集以智取胜的故事读一读,讲一讲。

  2、观看运动会上60米赛跑的场面,按一定的顺序将比赛的经过、结果写下来。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无论胜利还是失败都应冷静仔细地分析局面,把握时机,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2、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体会孙膑的聪明才智。

  3、概述课文,继续培养概括潜力。

  4、认字8个,写字8个。练习独立识字。

  5、理解“扫兴、疑惑、讥讽、轻蔑、换掉、顺序”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目瞪口呆”等成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无论胜利还是失败都应冷静仔细地分析局面,把握时机,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体会孙膑的聪明才智。

  教学方法:

  激趣法、质疑法、悬念法、自主合作交流法、顺学而导法等

  教学准备:

  小黑板、孙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示先在黑板上用红颜色的粉笔写上“赛”字。一上课,我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黑板上这个字吗?请大声的读出来。(赛)能组个词吗?(比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或参加过哪些比赛项目?(比赛跳绳、比赛跑步、比赛象棋……)

  2、这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和比赛有关,赛什么呢?请看黑板。我在“赛”字的后面写出“马”字,学生们立刻说出“赛马”,我之后问:“谁赛马呢”同时在“赛”字的前面写出“田忌”,学生又立即说出“田忌赛马”。

  3、看到这个题目,你猜想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田忌赛马的事)

  过渡:田忌和谁赛马?结果怎样样?让我们一齐去文中找找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大家浏览全文,思考:文中写了田忌和谁赛马?共赛了几次?每次结果怎样?

  2、生答。(田忌和齐威王赛马,一共进行了两次,第一次田忌输了,第二次田忌赢了。)

  三、精读课文,理解资料:

  田忌第一次赛马输了,第二次赛马赢了,那他第一次、第二次赛马的具体过程怎样呢?

  1、明确学习任务:

  第一、第二组学生学习田忌第一次赛马的具体过程,画出相关的语句。

  第三、第四组学生学习田忌第二次赛马的具体过程,画出相关的语句。

  2、汇报:

  ⑴师问:首先请一、二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的过程。

  ⑵指名答。(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威王的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⑶师问:下方请三、四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田忌与齐威王第二次赛马的过程。

  ⑷指名答。(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之后他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第三场,他又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

  ⑸(学生在说的同时,老师板书。用连线的方式画出每次比赛所对等级马的具体过程,并且用蓝颜色的线条表示田忌输的场次,用红颜色的线条表示田忌赢的场次。)之后又问:从黑板的线条能够他们两次比赛的结果怎样?

  ⑹生答。(第一次田忌以0:3输了齐威王,第二次田忌以2:1赢了齐威王。)

  ⑺师问: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结果?难道是换了马?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⑻生读。(还是原先的马,只掉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够转败为胜。)

  ⑼师问:马还是原先的马,只掉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够转败为胜。这个主意是谁出的?

  ⑽生齐答:孙膑。

  ⑾师问:孙膑是怎样明白这个十分妙的主意?老师看谁能从文中很快的找出句子?

  ⑿(出示黑板)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孙膑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刚才的情形”指的是什么情形?

  ⒀生答:“刚才的情形”指第一次赛马的状况,从中可知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也就是,田忌的马比齐威王的马慢不了多少,那田忌的上等马虽比但是齐威王的上等马,但比齐威王的中等马快多了,同样,田忌的中等马虽比但是齐威王的中等马,但比齐威王的下等马快多了。

  ⒁师问:从中能够看出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

  ⒂生答:他是一个善于观察、认真分析的人。

  ⒃师问:孙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黑板:简介孙膑)

  孙膑简介:

  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不传,因其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是孙武的后人,齐国人。战国时期齐国的军师。*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著有《孙膑兵法》传世。

  孙膑为什么会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同学们课后能够上网或书中找答案,进一步了解他的状况。

  ⒄师问: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智慧)你认为孙膑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吗?(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现实生活中或你读的书中,你认为谁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发明大王”爱迪生、喜羊羊……)怎样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爱动脑筋思考、分析的人)老师期望同学们能成为这样的人。

  四、品读课文,理解人物

  1、第一次赛马后,田忌失败了,他是怎样表现的?孙膑又是怎样献策的?齐威王又是如何表现的?请在文中找出他们三人的对话,读一读。

  2、从你的品读中能够看出田忌是一个怎样的人?孙膑呢?齐威王呢?(田忌是一个遇到失败就没信心、不自信的人;孙膑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齐威王是一个骄傲、自满、得意扬扬的人。)

  3、你从文中的哪个词语能够看出?(描述田忌:扫兴、垂头丧气、疑惑)(描述孙膑:胸有成竹)(描述齐威王:讥讽、得意扬扬、轻蔑)

  4、指导学生用贴合他们性格的语气、语调读他们的对话,进一步理解人物的品质。

  5、指名分主角再读他们的对话,更进一步理解人物。

  五、发挥想象,练习写作

  过渡:第二次赛马后,田忌赢了,他还是这样的表现吗?(出示黑板)

  续写:请同学们大胆的想象第二次赛马后,田忌和孙膑又见面了,他们见面时的情景怎样?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孙膑巧用计使田忌先败后胜的故事。说明要办好事情,应对主客观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也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节),主要写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都失败了。

  第二段(第二节至“那就来吧”),写孙膑帮助田忌准备再赛。

  第三段(从“一声锣响”至完)写孙膑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办法,二比一胜了齐威王。

  二、教学要求

  1、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让学生懂得要办成事需对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疑惑”等词语。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一)教学重点:

  叙述两次赛马的情况是阅读的重点。

  解决的方法:运用比较、分析法。

  (二)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解决下列问题有一定难度:

  1、比赛规则“各自把马分等级”是孙膑计策的必要条件,学生不一定给予足够注意;

  2、“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是孙膑计策制定依据,学生容易只理解为这是田忌误以为挖苦之言;

  3、齐威王的骄傲轻敌是孙膑计策得以实施的原因。暗含在作者遣词用句中须从人物上去理解。

  解决的方法:运用设疑、讨论法。

  四、教学用具

  彩色图画六匹马,黑、白各三匹,并注明:上、中、下三个等级。

  部分板书卡片。

  五、教学时间:

  一个半课时<60分钟>

  六、教学过程

  (一)审题诱趣、理清文路。

  板书课题后谈话

  1、从课题上,你们知道什么?

  2、从课题上,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和谁赛?赛几场?怎么赛?赛的结果?教师过渡语(承上启下):

  同学们的求知欲很强,想的问题很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看看你们想知道的这些,课文告诉我们没有。

  (二)指名学生读全文。

  读后了解阅读情况。

  1、读了课文,你们又知道了什么?(解答了哪些问题)

  a、田忌和齐威王赛马。

  b、赛了两次。

  c、田忌先输后赢。

  2、课文里还写了哪个人物?他和第二次赛马有什么关系?

  (孙膑。他用计使田忌转败为胜)

  板书:孙膑献计

  设疑:这两次赛马各是怎么赛的?孙膑的计策妙在什么地方,道理是什么?

  看来,有些内容我们读一遍课文就能了解,而有些内容,需要我们仔细地读,深入地想,才能很好理解,我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地阅读思考,是能弄懂这些问题的。

  (三)给课文分段。

  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一下课文,看看哪几小节写的是第一次赛马的事,从哪儿到哪儿是写第二次赛马。

  1、读后学生发表意见。

  2、分的不一致、不统一,老师加以引导。

  方法:先看看这小节主要写什么,再看看它是和上面讲的意思联系紧密,还是跟下面联系紧密,或是单独讲一个意思。

  3、设问:这两次比赛之间的内容是什么?

  4、确定分段依据。

  我们是依据什么来给这篇课文分段的?

  (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时间先后顺序均可)

  (四)了解兴趣点。

  你们对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从预习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对比赛时的情况最感兴趣。)

  (五)从兴趣点入手,组织讲读。

  教学手段:将两次赛马的内容放在一起阅读,运用比较、分析的逻辑思维形式。

  目的:启发思维、培养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贴马图的形象直观。

  教学形式:自学、画批。

  要求:边默读边思考:这两场比赛各是怎么赛的?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1、组织自学。

  2、读后学生发表意见。

  主要有三处相同:

  ①二人的马没换。

  ②比赛规则没变——各自把马分等级。

  ③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变——先上等、再中等、后下等。

  主要有三处不同:

  ①田忌的马出场顺序不同——先下等、再上等、后中等。

  ②比赛的结果不同——田忌第一次败,第二次胜。

  ③人物心情不同:

  3、教师据情指导,须讨论明确的问题:

  ①“扫兴”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田忌扫兴?

  ②第一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输?——马的每个等级都低于齐王。

  第二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赢?——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③追问:为什么可以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理解比赛规则“各自”。

  4、概括段意。

  复习方法: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用什么样的句子?——陈述句。

  它包括哪两个部分?——谁,干什么?(怎么样)

  ①概括第一次比赛内容(第一段)。

  ②概括第二次比赛情况(第三段)。

  (六)质疑导趣,将学习兴趣迁移到第二段。

  1、启发质疑:你们认为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需要仔细读才能弄懂?

  追问:你们想到些什么问题?

  例如:①为什么田忌开始以为孙膑在挖苦他?

  ②为什么田忌对第二次赛马取胜没信心?

  ③为什么孙膑对再赛能胜胸有成竹?

  2、组织学习第二段。

  教学方式:自学画批→议论交流→讨论明确。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全班讨论,教师据情指导。

  ①理解描写孙膑的语言

  ②抓住齐威王的语言、神态。理解齐威王的骄傲、轻敌,使得孙膑的计谋得以实施。

  为什么“胸有成竹”?

  (对田忌、齐王的了解。)

  5、理解后分角色练习朗读。

  6、教师小结。

  设问:你们觉得孙膑的这个主意妙不妙?妙在什么地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七)“投石”激趣。

  1、设疑:你们想过吗,还有没有其他调换方法?

  2、组织学生“试验”。

  你们拿出一张纸来,写上上等、中等、下等各两行,用线连接搭配一下,看看有几种调换的方法,结果各是什么?可以用“×”表示输,用“√”表示赢。从中你们悟出什么?

  3、指一名学生上前面“演示”。

  例:

  四种调换方法,均输两场,胜一场。

  1、从中悟出道理:要进行科学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合理使用力量。

  2、从中体会两个“让”字用得贴切、精当。

  (八)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次赛马后,孙膑和田忌再见面会有怎样的一段谈话。根据课文内容做合理想象,两人一组,设计对话内容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领会故事中所说明的道理,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的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却能转败为胜。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具准备:

  1、用卡片制作的表示双方不同等级的“马”。

  2、制作的电脑教学软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设疑激趣。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的故事,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故事中的孙膑是当时齐国的军事家。那么,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每次的情况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预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1)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

  (2)每次赛马怎样?

  三、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1、初赛失败。

  2、孙滨献计。

  3、再赛胜利。

  4、取胜原因。

  四、导学第一段:首赛失败。

  1、演示电脑教学软件第一次赛马的情节。

  2、投影自学题:第一次赛马是怎么赛的,结果怎样?

  3、学生自学:同桌用课前制作的表示齐威王和田忌不同等级的“马”演示比赛情况,并完成课堂练习题1:

  4、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到黑板前演示赛马情况。

  5、教师点拨。

  6、学生质疑。

  7、小结。

  五、导学第二段:孙膑献计。

  1、指名读。

  2、投影自学题:课文怎样描写孙膑、田忌和齐威王?

  3、学生自学。(找出来读读)

  4、检查自学情况,讨论思考题。

  5、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6、学生质疑。

  7、小结。

  六、导学第三段:再赛胜利。

  1、演示电脑教学软件中第二次赛马情节。

  2、投影自学题:第二次赛马是怎么赛的,结果怎样?完成课堂练习题2:

  3、自学:同桌按课文内容演示第二次赛马情况,完成课堂练习2。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到黑板前按课文内容演示。

  5、指导表情朗读,想象每一场比赛后齐威王的表现。

  6、学生质疑。

  7、教师小结。

  七、导学第四段:取胜原因。

  1、齐读。

  2、学生质疑: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3、学生再读上文,对课堂练习1和练习2所填的两次赛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4、教师指导比较分析。

  5、小结。

  八、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讨论课后思考题2,说说三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

  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三、领会文中所含的道理,概括中心思想。

  1、思考:从田忌赛马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2、让学生讨论,各抒已见。

  3、概括中心思想。

  4、指名朗读课文。

  5、背诵课文。

  四、质疑问难。

  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一、预习检查,理解内容

  1、揭题板书(可课件出示),《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指导书写“忌”字。

  2、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孙膑、田忌、齐威王;赛了几次?怎样赛的?结果怎样?……)(板书)

  3、同样的马,两次的比赛结果却截然相反。你有什么疑问吗?

  (第一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输了?第二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会转败为胜?)

  4、小组合作学习。(拿出课前做的马,演示两次比赛的经过,说出失败或胜利的原因。)

  5、指名演示,填充图表,指导理解两句话。

  (1)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2)“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6、假设:(1)如果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快得多,孙膑的计策能成功吗?为什么?

  (2)如果要进行第三次比赛,齐威王看破了孙膑的计策,这样调整了马的出场顺序:中下上;下上中,田忌要想取胜,应该怎么办(黑板连线)

  7、谈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以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二、角色朗读,升华认识

  表面上是马的竞赛,实际上是人的智慧的较量。课文在写赛马这件事的过程中,把每个人物的特点刻画得很是鲜明,尤其是田忌、齐威王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语气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来把课文中人物的对话部分再用心地读一读,读了以后看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或发现。

  1、学生自由朗读。(提示注意过渡语的理解,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2、指名角色朗读,并说说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这样读?有什么新的认识?),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3、学生评价并朗读。(启发说出理由)

  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启发说出理由)

  三、课外练习,巩固认识

  查找孙膑、田忌的有关故事资料,讲给同学们听。

  1、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2、思考课后问题。

  3、制作“赛马”。(应做几匹?怎样区分?)

  课件准备(教师):

  1、句子:(1)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2)“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2、图表:

  比赛场次齐威王(马)田忌(马)比赛结果(田忌)

  第一次第一场上上败败

  第二场中中败

  第三场下下败

  第二次第一场 上下败胜

  第二场中上胜

  第三场下中胜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对策问题》属于数学广角的教学范畴,数学广角是以数学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传递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目的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就是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运用对策论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战国时期发生的《田忌赛马》中运用的对策论体现了我国古人丰富的运筹思想,对策论的方法也是运筹思想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至今在体育比赛中还经常用到。比如在乒乓球团体比赛中就要根据不同对手来排兵布阵,这里就用到了对策论的方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储备相当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掌握了一些思想方法和探究策略,拥有了一定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态度。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学习积极性高。他们前面学习的运筹思想和优化意识,是自主探究本节课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中。 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让学生不断体验作为策略的价值才是关键所在。

  教学目标:

  1. 通过玩游戏和听故事等活动,探究获胜的对策,体验策略的重要性。

  2. 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寻最优的应对策略

  教学难点:感悟运用对策获胜的运筹思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探究对策。

  师:你们*时都玩哪些游戏?

  1.玩扑克牌,比大小。

  游戏规则:双方每次各出一张牌比大小,先选牌者先出牌,采用三局两胜制。

  第一次PK

  教师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10、7、4和1、2、3,男、女生选牌。

  师:你选择哪一组比大小?

  (提示学生这里的1、2看作数字。)

  师:选择1、2、3的同学总会输,实力太悬殊了!男生要求换牌!

  (2)第二次PK

  课件出示10、7、4和9、6、3两组牌,学生选牌,先选牌者先出牌,后出牌者怎么赢?

  推送动画,两人一组进行游戏,并记录结果。

  师:男生有多少应对的方法?请你写出来。

  选手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三局 获胜方

  女生 10 7 4

  男生1

  男生2

  男生3

  男生4

  男生5

  男生6

  ……

  师:你是怎么赢的?(引导学生说出用小牌对对方的最大的牌,剩下的两张牌要比对方的大。)试试!

  从方案中你发现了什么?

  男生赢的那次有什么高明之处?

  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高明之处的?

  出示PPT。(策略)

  (3)想一想:如果允许男生换一张牌,男生还会赢吗?你想换哪张?

  (师动画演示。)

  A . 换3。 换大肯定赢,如果换小呢?

  3换成2或者1,还会赢吗?学生试。

  用3 对哪张牌?

  B. 换9。9换成8、7,结果换8还是赢,换成7就输了。

  C. 换6。 6换成5、4,结果换5还是赢,换成4就输了。

  师:想一想,如果要确保男生在比赛中获胜,男生的3张牌最小可以是什么? ( 1、8、5)(也就是说要确保有两张牌大过对方的牌。)

  师:要想男生赢过女生,要具备什么条件?

  ① 要用最小的牌应对对方最大的牌,使对方最大的牌发挥最小的作用。

  ② 要有两张牌大过对方的牌。

  ③ 必须后出牌。(在和老师玩牌后出示)

  (4)和老师玩牌。

  老师谦让,学生先出,学生输。小结“必须后出牌”。

  (5)第三次PK 。 10、7、4 对10、7、4

  师:怎样出牌会赢?

  实力相当,智者为王!

  何为智者?

  听听我国古代智者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验证对策。

  1.讲田忌赛马的故事。(课件播放) 师:你知道孙膑用了什么对策让田忌转败为胜的吗?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师:是不是田忌一定要用孙膑这种策略才能赢齐威王呢?想验证一下吗? 师:表格验证,介绍填表方法

  (1)学生填表,探讨田忌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

  (2)汇报交流,验证田忌赛马最优策略的唯一性。师:填完表格,你发现齐威王一共赢了几次,田忌又赢了几次,田忌只有怎样才能赢?

  (3)小结:田忌要想获胜要有什么条件? ①要让齐威王先出。 ② 用齐上――田下,齐中――田上,齐下――田中这样的策略才能赢。

  后来,人们把这种通过调换顺序,以弱取胜的策略称为“田忌赛马”。

  3. 想一想,你能用成语或者谚语来说说“玩牌游戏”和田忌赛马”的共同点吗?

  小材大用 后发制人 扬长避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巩固练习

  1.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一场拍球比赛, 我们班和四(2)班对阵:比赛规则是每班选派3名选手,三局两胜。

  请看参加比赛队员的双方资料:

  对方1分钟拍球个数: 1号20个 2号40个 3号60 个

  我方1分钟拍球个数: 1号10个 2号30个 3号50 个

  师:你们觉得我们班在比赛之前应该做些什么?利用怎样的策略获胜的可能性大? (必须知道每位选手的大致成绩,这样才能合理的利用对策获取胜利)

  课件出示资料,师:请同学们帮助我排兵布阵,如何才能战胜四(2)班?

  2. 摘星星游戏。

  (四)总结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9

  【设计理论】

  在语文活动中学语文,使学生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真谛。为此,语文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充分运用语言交际,展开语文活动的场所,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思想。如此方能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设计特色】

  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落实重点训练项目。

  1、读了课题,你推想课文会写哪些内容?

  (田忌与谁赛马?怎样赛马?结果怎样?)

  2、带着以上三个问题自读课文,并在问题的相关处做上记号。

  3、交流自读成果,串联问题答案,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

  (让学生通过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从而落实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并完成初读任务。)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段落层次。

  1、课文哪部分写田忌初赛失败?哪部分写田忌再赛胜利?哪一部分写了由败到胜“转”的过程?

  2、参考“转败为胜”这一成语,用自然段归纳法给课文分段。

  (这样,进一步熟悉课文,理清结构,初步感知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过程。)

  三、动手演示,理解两次赛马的情况。

  1、自读课文,说说两次赛马的情况。

  2、用已准备的“马卡片”(学具)演示两次赛马的情况,同时让学生板演并讲述过程。

  (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兴趣盎然的演练过程中读懂课文一、三两部分内容,形成深刻印象。)

  四、深读课文,研究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1、什么叫“转败为胜”?看着这个板书,你想问什么?

  (还是同样的马、为什么能“转败为胜”?)

  2、研读第一次赛马以后田忌、孙膑和齐威王的心理状态。

  (1)指导学法:

  一划(表现人物心理的词句)

  二研(这些词句对表达人物心理的特定含义)

  三读(这些人物的不同情感心理)

  (2)范例引读,明确研读方法与目标。

  (3)自己研读。

  (4)交流感悟。

  3、讨论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随机板书:马快不了多少

  仔细观察

  │齐威王傲慢、轻敌

  ↓

  认真思考分析

  (*学生的口,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词句,或含义深刻的句段,品个够,议个透,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浅、或深、或对、或错,只要是在思考,只要敢说,都应该鼓励,从而激活课堂。)

  五、总结全文,深化认识。

  在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

  六、适当浓缩课文,突出对话,指导分角度演读,体会情感。

  七、作业。

  设想这场赛马将电视现场直播,请你当节目主持人,写一段解说词。

  【评点】

  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语文,体现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求。教师的设计着力通过读、议、演、学具操作、当节目主持人等多种活动,顺应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的客观规律,而以凸显了设计的教学价值所在。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已有的条件下,经过筹划、安排,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发展优化意识,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与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从成语故事“田忌赛马”抽出本质的要素来构造数学模型,寻求一个跟决策者“田忌”的目标有关的解决方案;探索找到解决方案的结构,并找到系统的探索过程;从可行方案中寻求系统的最优解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能从多样化的方案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实现方法最优化。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例4的教学内容——探讨田忌赛马中的数学问题。在这之前,人教版已经学过搭配和排列的有关知识,而且对可能性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主要是通过“田忌赛马”的实例,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对排列知识的巩固应用,

  人教版教材在三年级初步接触了有关可能性大小的知识,一些有关排列的知识,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救问题中的运用。本课则以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作为的教学素材,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

  “田忌赛马”是一个经典的应用“运筹”的故事,80%的学生对这一故事应经有了了解,但仅仅是听过这个故事,并不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而本课就是想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故事,体会对策论方法和运筹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

  我的思考:

  数学,绝不是解决几个数学问题。数学教学,也不是仅仅教学生学会解题。数学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上,体现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上。怎样能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我在教学“田忌赛马”时思考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通过比较扑克牌大小,了解基本应对规则。

  1.游戏引入:比点数大小,一对一PK。

  (1)红牌分别是10、7、4;黑牌分别是3、2、1,比较双方点数的大小。

  师:这就说明,红牌和黑牌双方大小悬殊明显,胜负分明。

  (2)红牌不变,黑牌变为9、6、3,再次比较。比赛的结果会是怎样?说说你的理由。

  2.抛出问题,突破定势。

  师:红10与黑9比,红7与黑6比,红4与黑3比。这是双方对局的一种方法,请同学们想一想:

  (1)还有没有其它的应对策略?一共有几种?

  (2)在不同的比较过程中,黑牌是不是一定没有机会获胜?

  师:请同学们把不同的应对策略都填在表格中,如果有困难可以同桌交流。

  学生活动。

  通过第二次比较大小,引出与“田忌赛马”相同模型的数据,并且让学生突破根据扑克牌上下位置一一比较的定势,如红牌10可以和黑牌任意一张牌比较大小。

  二)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策略的多样性,初识取胜的应对方法。 1.分层反馈,感受应对策略的多样及思维的有序。

  (1)反馈不完整的、无序的方案,突出每一局的比较结果及最后的获胜方。师:这位同学写了三种方案,我们来看看分别是哪一方取胜?(教师指这红、黑方的点数,学生一一判断,三局中黑方、红方分别赢了几次?)(2)反馈有序思考的完整方案,引导体会优势。出示学生作品,

  师:请这位同学介绍他的方法。

  师:同学们听懂了吗?他的方法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2.初步感受黑牌(弱队)取胜的策略。

  师:我们发现当红牌分别出10、7、4时,黑方一共有6种应对方案。请看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师:是的,一看红、黑牌的点数,觉得红方要比黑方大一些,但现在看来,黑方还是有取胜的可能,想一想,这种取胜的方法有什么高明之处?

  师:刚才我们是怎样找到这种高明的方法?

  学生回答后总结: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找出来,并从中找到最好的策略,这是数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课件出现)

  (3)多次体验,探究黑牌取胜的条件。

  1.调换一张黑牌,保证黑方有取胜的可能。

  师:黑牌9、6、3应对红牌10、7、4,也有取胜的可能,如果允许黑方变换一张牌,那黑方能否在比赛中还能有获胜的可能?你准备怎么换?

  2.同时变小三张黑牌,保证黑方有取胜的可能。

  师:刚才把一张黑牌变小,依然有取胜的可能,现在如果把三张黑牌都变小,并且要尽可能小,使黑牌还有可能取胜,你们觉得三张黑牌分别可以是几?可以怎样对局?想好后,请填在下面表格内。(学生活动)

  3.初步提炼取胜的条件。

  师:请同学思考,要使黑方在比赛中有获胜的可能。你认为黑方要具备哪几个条件?

  4.师生比赛,进一步完善取胜的策略。

  师:老师想和同学们挑战一下,我是红方10、7、4,你们是黑方8、5、1,你们能赢吗?

  小结:刚才的两组牌,黑方实力稍逊,但应用策略还是能以弱胜强。

  (四)介绍故事“田忌赛马”,内化对策略的理解。

  1.课件出示故事“田忌赛马”,让学生说说田忌的应对方法。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齐王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田忌下等马上等马中等马获胜齐王田忌田忌

  2.请学生用成语或是谚语来说说“玩牌游戏”和“田忌赛马”的共同点。

  (5)应用策略,解决问题。

  1、争当优秀教练员。

  2、说一说,田忌赛马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应用?

  (6)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篇(扩展3)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23个生字,其田字格上面的11个字只识不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大海的动态画面。

  2、说说对大海的印象,出示( )的大海。

  3、板书:海,用海口头组词。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赶。

  5、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你准备怎么学习呢?

  2、 出示要求:

  (1) 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 自学生字新词。

  (3) 标好自然段序号。

  3、 检查。

  (1) 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

  暑假 舅舅 努努嘴儿 束手就擒 夹住 痒痒的

  大虾 一捏 俘虏 偏西 满载而归

  螃蟹 嘿 不甘 东逃西窜 哎哟

  大螯 咦 吹拂 哼

  (2) 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句子最难读,读给同学们听听。相机出示难读的句

  子.

  4、 同学们已经读通了课文,刚才你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读一遍课文,

  看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

  5、 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的读读。(配上音乐)

  三、学习生字。

  1、 出示生字,齐读,说说你认为哪个生字比较难写。

  2、 指导学生记住难写的字。

  3、 指导学生描红,注意坐姿。

  四、作业。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抄写生字词语。

  《赶海》教学谈

  《赶海》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浅显,主要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领会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语感。

  一、激情入境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去。

  本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有关大海的优美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美好印象,接着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表达对大海的印象,最后自然地引入课题“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读感知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反复让学生进行朗读,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

  在读书前,学生已经针对课题进行了质疑,所以他们迫切地想通过学习来寻求解答。一开始,我让学生自己来提出学习要求,在第一次读书中解决了生字新词和读通课文。第二次读书时,我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清了课文脉络。第三次,我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感情,配上音乐来读书,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课文。

  这样一次一次的阅读理解,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大纲》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既避免了教师的烦琐讲解,又培养了他们独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

  同时,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逐步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并将感悟品位的文字通过激情朗读表达出来。

  三、重视字词教学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识字、写字还十分重要。这堂课,我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丰富识字教学,并留有时间让学生当堂写字,对于写字姿势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不正确的及时纠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篇(扩展4)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篇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表达了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词,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以达到学生在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热爱*传统文化的目的。

  课前准备

  1.搜集诗人李白的资料及本首诗创作的背景资料。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2.多媒体课件出示: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3.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望着月亮,许多人都会思绪万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4.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夜、思”等。

  (1)指名试读课题。

  (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

  (3)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4)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组词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

  5.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2)教师简介诗人的生*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这是他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产生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设计意图:猜谜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上课伊始的猜谜导入,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为整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图画浓郁的意境引入对诗人的介绍,并用学生自组的三个词串联整首诗的意思,学生易于接受。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能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这首古诗。

  2.播放古诗朗诵课件,请学生认真听记古诗内容。

  3.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在诗中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好生字后多读几遍,再与小伙伴合作识记不认识的字。

  4.教师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字音。

  5.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

  ①开火车试读,要求读准。

  静夜思念床前月光疑问举头远望低头故乡

  ②请小老师领读。

  (2)组织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①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两个字“静、夜”,请小老师领读。

  ②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韵母都是ɑnɡ。)

  ③相机理解“举”: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

  ④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低”。

  ⑤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

  ⑥用加一加识字法学习“故”。介绍偏旁“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故乡”,知道学生们的故乡在哪儿。

  6.做“摘星星”的游戏。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不过,星星妹妹说:“我们的身上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那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正确认读生字。

  7.做“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

  教师用课件出示诗句,刚识记过的字用红颜色表示,学生齐读诗句。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摘星星”“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反复出现生字,让学生在识记生字中获得快乐、积极的体验。

  三、朗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古诗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停顿)

  2.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诗句,让学生在书上标一标。

  3.师范读,学生练读。

  4.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5.指名说说。

  6.提出不懂的地方。

  7.相机理解“霜”:你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8.再次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练习说话,体会诗意。

  设计意图:对古诗停顿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对古诗韵律节奏的感受。通过课文插图帮助学生大致理解诗意。

  第二课时

  一、细读古诗,感受诗意

  1.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2.学习第一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2)相机指导:“明月光”是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

  (3)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学习第二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

  (2)组织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出示图片,直观认识“霜”,并与月光下的景象对比。

  (3)鼓励学生尝试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上“________好像是________”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霜。)

  4.学习第三句古诗。

  (1)看多媒体理解“举头”的意思。请举头(做动作),“举头”还可以说成什么?

  (2)说说诗人在干什么。

  (3)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诗人抬头望着天上明亮的月亮。)

  5.学习第四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2)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的意思。

  (3)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对诗意进行理解,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诗的情感。

  二、再读古诗,深化情感

  1.课件出示图片,在柔和的古筝声中教师导学: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感悟诗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此时你们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播放乐曲)

  4.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又会想到故乡的什么呢?

  5.教师引读: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吧!

  6.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7.播放音乐,创设情境表演: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李白。你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放在背后合拢,深情吟诵。)

  8.推荐表演者上台配乐表演。

  9.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背诵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图画的渲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朗诵。让学生体会到李白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古诗赏析,了解诗人

  1.课件出示《古朗月行》《月下独酌》这两首诗。教师导学: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两首。

  2.课件播放配乐朗诵《古朗月行》《月下独酌》。

  3.再次介绍李白。

  4.引导学生到《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中去找一找、背一背李白的其他诗歌。

  设计意图:介绍李白另外两首古诗作品,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素材,并激起学生对古诗、诗人的兴趣。

  四、指导书写,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思、前、故”的写法。

  3.学生独立写。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4.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练习写字,所以写字练习时一定要注重指导的细腻、书写的规范,学生书写情况要及时反馈,教师应矫正不良写字习惯。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设计概说]

  识字教学是重头戏,识字教学时,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兴趣,组织游戏,引领学生在快乐中自主识字。

  学古诗,读更是重中之重,以读为本,有层次的朗读,贯穿教学始终,以读为武器,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说、想、议、思、演”融入其中,让课堂情思绵绵,书声琅琅,精彩连连!

  [教学内容]

  识字,学古诗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认识1个偏旁“攵”

  2、读古诗,感知诗意,初步体会诗中美好的意境。

  3、朗读诗歌,想象情景,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4、背诵诗歌,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与热爱。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读古诗,初步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

  从朗读古诗中,悟诗意,品诗境,想画面。

  [教学准备]

  《静夜思》的配乐朗诵录音,(条件不允许则无需准备)

  [教学流程]

  一、谜语激趣,引发期待。

  1、师说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进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边说边比划)聪明的孩子们,你能说出谜底吗?

  2、生猜谜语,说谜底

  3、师:对,就是夜空中的月儿,你喜欢月儿吗?喜欢它的什么?

  4、生各抒己见。

  5、是呀,明亮的月儿,谁都很喜欢。

  (设计意图:以猜谜语,谈月儿,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伊始,应尤其重视兴趣的激发。)

  6、古时候有位伟大的诗人——李白,他是唐代最有名的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呢,他也喜欢月亮,在一个安静的月夜里,他望着月儿,写下了一首诗,孩子们想看看他的这首诗吗?

  7、揭题,板书课题:静夜思,相机指导学生认识“静、夜”两个生字(读音节,组词)

  8、读题,引入新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去看看李白爷爷这位诗仙笔下的月亮。

  (设计意图:以谈话,即介绍李白简单的生*资料,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读诗的期待心理)

  二、初读识字,游戏巩固。

  1、范读古诗(或播放录音)

  2、自由读诗歌,圈出诗中的生字以及不认识的字,老师提示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自主识字

  ①一生读拼音,评一评。

  ②同桌互相拼读生字。

  ③小老师带读。

  ④齐读

  ⑤开火车认读音节。

  ⑥生字开花,你会为生字宝宝找朋友吗?(组词)

  ⑦识记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宝宝呢?

  ⑧生发言,师引导,渗透识记方法,如:

  △加一加:青十争=静广+木=床

  △编口诀:大字肩上加两点,右腿儿也跟着点一点(头)

  △“故”引导学生认识偏旁“攵”,说说在*时生活中,还见过哪个字也有“攵”旁。

  4、游戏增趣,巩固生字

  ①师:大诗仙李白爷爷还准备了一些仙桃,想让孩子们跳一跳,摘下自己最喜欢的桃儿尝一尝呢?出示生字卡片(桃子状)。

  ②贴在小黑板上(课前准备好)

  ③你认识哪个词语朋友,那它身后的小桃儿就属于你了。

  ④摘仙桃游戏,学生摘,读,其他同学跟着认读。

  (设计意图:识字是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孩子们眼前枯燥的几个汉字生动起来呢?我以“摘仙桃”的游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学习兴趣,在自主、快乐中巩固生字,提高实效,突破重点)

  三、三读古诗,感知诗意。

  1、师:要读好这首诗呀,老师为你们设置三个站,你敢挑战吗?相信你们都是勇敢的孩子。

  2、第一站读正确

  ①师:读对每一个字,你有信心吗?

  ②生读,评

  ③再读,评析。(随机应变,到位了就可以)

  3、第二站读流利

  ①师:读书可不能结巴,要像河里的水一样通畅就更好了。

  ②生读,评

  4、第三站挑战老师

  ①师:孩子们,你们已经不错了,要是能超过老师,那就更了不起了。

  ②师范读(有感情地吟诗,提醒孩子们古人是怎么吟诗的)

  ③生挑战,评比,说说谁读得好。

  ④指导,齐读

  (设计意图:以挑战的方式,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引领学生三读古诗,在读中增趣,在读中不着痕迹的感知诗意)

  四、议、想、读、演,品诗情画意。

  1、看背景图,对照古诗,说一说图上的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一、二句的诗意,生发言,师小结,随文巩固识字“举”

  3、看着这明亮的月光,住在别人家乡的李白爷爷想到了什么呢?你猜一猜,议一议。

  4、结合最后一句诗,引导学生体会李白爷爷的思乡之情,想象他的心情。

  5、指导朗读,师:看着如霜的月光,身在外地的李白爷爷多么想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啊!指导学生读慢些,齐读。

  6、演一演,李白可是诗仙呀,谁愿意当回仙人,来演一演他,读读这首诗,读出他对家乡的思念。一生读,

  (设计意图;在“说、议、想、读、演”中不露痕迹地指导学生感悟诗情画意,体会诗中的意境)

  7、指导背诵,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①师:古诗是我们*最灿烂的文化,孩子们,你一定要认真学古诗,多背背古诗。

  ②看看谁记性最好,一学就可以背出来,试着去背背吧!

  ③展示,树立榜样,带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积累语言,古诗是祖国文化的瑰宝,不去积累,则是一件憾事,从小应引导学生养成背诵积累的习惯)

  五、书写指导,身先士卒。

  1、听了你们的朗读,看了你们的表现,李白爷爷在天上也一定会夸你们了,读书写字也是我们该做的,下面我们来比比看谁的字写得好。

  2、范写,提示要点,如“头”最后一笔是点。

  3、生描红,临写

  4、展示佳作,评,引导学生取长补短。

  5、结课

  作业设计:

  1、我会背把《静夜思》背给家人或伙伴听

  2、我会写写课文中的四个汉字

  3、我会读,再找找李白爷爷的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明月霜

  望月思乡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表达了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词,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以达到学生在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热爱*传统文化的目的。

  课前准备

  1.搜集诗人李白的资料及本首诗创作的背景资料。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2.多媒体课件出示: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3.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望着月亮,许多人都会思绪万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4.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夜、思”等。

  (1)指名试读课题。

  (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

  (3)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4)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组词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

  5.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2)教师简介诗人的生*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这是他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产生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设计意图:猜谜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上课伊始的猜谜导入,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为整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图画浓郁的意境引入对诗人的介绍,并用学生自组的三个词串联整首诗的意思,学生易于接受。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能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这首古诗。

  2.播放古诗朗诵课件,请学生认真听记古诗内容。

  3.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在诗中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好生字后多读几遍,再与小伙伴合作识记不认识的字。

  4.教师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字音。

  5.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

  ①开火车试读,要求读准。

  静夜思念床前月光疑问举头远望低头故乡

  ②请小老师领读。

  (2)组织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①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两个字“静、夜”,请小老师领读。

  ②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韵母都是ɑnɡ。)

  ③相机理解“举”: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

  ④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低”。

  ⑤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

  ⑥用加一加识字法学习“故”。介绍偏旁“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故乡”,知道学生们的故乡在哪儿。

  6.做“摘星星”的游戏。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不过,星星妹妹说:“我们的身上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那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正确认读生字。

  7.做“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

  教师用课件出示诗句,刚识记过的字用红颜色表示,学生齐读诗句。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摘星星”“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反复出现生字,让学生在识记生字中获得快乐、积极的体验。

  三、朗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古诗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停顿)

  2.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诗句,让学生在书上标一标。

  3.师范读,学生练读。

  4.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5.指名说说。

  6.提出不懂的地方。

  7.相机理解“霜”:你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8.再次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练习说话,体会诗意。

  设计意图:对古诗停顿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对古诗韵律节奏的感受。通过课文插图帮助学生大致理解诗意。

  第二课时

  一、细读古诗,感受诗意

  1.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2.学习第一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2)相机指导:“明月光”是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

  (3)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学习第二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

  (2)组织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出示图片,直观认识“霜”,并与月光下的景象对比。

  (3)鼓励学生尝试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上“________好像是________”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霜。)

  4.学习第三句古诗。

  (1)看多媒体理解“举头”的意思。请举头(做动作),“举头”还可以说成什么?

  (2)说说诗人在干什么。

  (3)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诗人抬头望着天上明亮的月亮。)

  5.学习第四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2)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的意思。

  (3)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对诗意进行理解,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诗的情感。

  二、再读古诗,深化情感

  1.课件出示图片,在柔和的古筝声中教师导学: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感悟诗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此时你们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播放乐曲)

  4.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又会想到故乡的什么呢?

  5.教师引读: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吧!

  6.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7.播放音乐,创设情境表演: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李白。你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放在背后合拢,深情吟诵。)

  8.推荐表演者上台配乐表演。

  9.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背诵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图画的渲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朗诵。让学生体会到李白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古诗赏析,了解诗人

  1.课件出示《古朗月行》《月下独酌》这两首诗。教师导学: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两首。

  2.课件播放配乐朗诵《古朗月行》《月下独酌》。

  3.再次介绍李白。

  4.引导学生到《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中去找一找、背一背李白的其他诗歌。

  设计意图:介绍李白另外两首古诗作品,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素材,并激起学生对古诗、诗人的兴趣。

  四、指导书写,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思、前、故”的写法。

  3.学生独立写。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4.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练习写字,所以写字练习时一定要注重指导的细腻、书写的规范,学生书写情况要及时反馈,教师应矫正不良写字习惯。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理解诗中的词语。

  2、理解诗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说出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吟诵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字理识记 5 个生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

  字理识字(析词)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学过哪些诗?(指名答,齐背《锄禾》)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许多诗人留下了优美的诗句。其中唐朝有一个著名的大诗人叫李白,他的诗以精巧的语言、独特的感受成为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请看有关李白的动画。

  (cai演示,师口述:冬天,李白和他的亲人们在自家庭院里喝洒吟诗。春去秋来,李白告别亲人,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外地去。秋意越来越浓,李白望着风雪,望着那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思念起家乡的亲人,写下了这首诗。

  (cai 出示不带课题的全诗,师念诗)

  二、分析字理,指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1、读一读,找节奏,初步感知 。

  ⑴ 自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

  ⑵ 师范读,生注意听,找出节奏。(指名答,cai 用“ / ”画出各句节奏,如“床前/明月/光”)

  ⑶ 生按节奏练习读,要求读出抑扬顿挫及节奏。

  2、字理识字,赏析词句。

  同学们掌握了读好诗文的方法,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⑴ 教学第一行诗。

  ① 教学“床”字。

  (cai出示第一行诗)这行诗里有个生字。

  (cai 出示田字格内的“床”字及读音)齐读正音,怎样记“床”字?(提示:“床”是什么结构?偏旁是什么?)

  (cai演示“床”字各部分的分解与组合,师提示字理:古时候,用广字头表示房子,广字头下面是个“木”字,表何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床不完全用木头做,还可以用各种金属和材料制成,方便又舒适。)

  用“床”扩词(提示:“床”还可用做量词,如一床被子)

  ② 师示范解释诗意:床指木床,前指前面,明指明亮,月是月亮,光指光芒。把这几个词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这行诗的意思。

  谁来说说这行诗的意思?(提示:诗人在什么地方看见什么样的月光?)明月发出的光是怎样的?(银白色)

  小结:翻译古诗时,把大概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这行诗可以翻译成“诗人在床前看见一片银白色的月光。(cai 出示诗意,齐读)

  ⑵ 教学第二行诗:诗人把月光当成了什么?(cai 出示第二行诗,齐读)

  ① 教学“疑”字

  (cai 出示田字格内的“疑”字及其读音)齐读正音,它是什么音节?什么结构?“疑”字笔划较多,怎样记住它?可把它分成四部分( cai 演示分解的四部分及其象形)左上方是匕首,左下方是一支箭,右上方是长予,右下方是一名士兵。为了书写方便,右边实际取的是“矛”字的上半部分和“走”字的下半部分。(板书 矛 走)

  (师讲字理:古代打仗面对强敌时,是用“匕首”短兵相接,还是用“箭”远射?是举着长矛向前冲杀,还是干脆一走了之?真让人疑惑不解。所以“疑”的本义是指怀疑)( cai演示兵往右走,四部分再合成一个疑字)在这首诗里是好比、好像的意思。《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小伙伴》教学设计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及其反思《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6《春雨的色彩》导学案ang eng ing ong 教案《影子》教学反思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村居》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齐书写“疑”,师范写,生跟写一个)

  ② 学“霜”字

  “霜”也是比较难记的字(cai出示田字格内的“霜”字及其读者音)齐读正音。谁能用记形声字的方法记“霜”字?(师提示:声旁“相”的读音和“霜”的读音是不一样的,雨字头表示霜从天上洒落下来,凡是以雨字头作偏旁的字一般都表示一种自然现象。我们还学过哪些雨字头的字?(板书 雷)什么是霜呢?在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近地面的空气中含的.水汽在小草、树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师范写“霜”字)写“霜”字时,雨了头要写得扁一点,宽一点,下面相字不要写得太长,注意把字写得紧凑些(生跟写一个)“霜”还可以用来比喻白色,如有的老人头上长满了白发,我们说他是一头白霜。诗人在这里把什么当成了霜?为什么会把月光当成了霜?(提示:它们什么地方相同?)

  谁能把两行诗连起来说一说?(提示:诗人看见什么,觉得怎么样?)

  ③ 小结:这两行诗写在安静的夜里诗人所看到的景象,用霜比作月光,渲染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清幽境界,表达了诗人独在他乡的孤独心情。

  (板书 看 疑霜)

  ⑶ 教学第三行诗:(cai出示第三行诗)师读。

  ① 举头是什么意思?(抬头)诗人抬头干什么?(看月亮)

  (cai出示 举头望明月 比较 :这两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用“望”举头看明月)不用“看”?(因为“望”字上面有个月亮,月亮高高挂在天上,要看离我们很远很远的东西方,用“望”字比较好)

  ② 这行诗是什么意思?(板书 明月)(指名答)

  ⑷ 教学第四行诗:这时诗人想到了什么?(cai出示第四行诗)齐读。

  ① 教学“思”字

  “思”是本课生字。

  (cai出示田字格内的“思”字及读音)齐读正音。它是什么结构的?为什么是心字底?“心”上面是个田字?(师:古代农民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心里想着怎样把田种好,田放在心上就是“思”。)“思”是何意?(想,思念)用“思念”说话。

  ② “故乡”指什么?(家乡)“思故乡”是什么意思?(思念家乡)谁来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③ 除了思念家乡,还会思念什么?(亲人)亲人包括哪些人?谁能把诗人思乡的感情吟诵出来?(自练,集体点评:语调要低一些,慢一些)

  ④ (cai出示后行诗)

  小结:这两行诗写诗人触景生情,由望月想到月下的故乡,从举头到低头,触动了思乡的情怀,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板书 望 思乡)

  ⑸ 这首诗的意思大家都懂了,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3、识内化,给诗取名

  ⑴ 写诗人在安静的夜里思念家乡,根据诗意,谁能给这首诗取名?(板书:6静夜思)这就是第6课,齐读。

  ⑵ 教学“静”字

  (cai出示田字格内的“静”字及读音)它是什么结构?合起来是什么意思?(没有声音)不争吵,就安静、清静了。(扩词)师范写:“静”第五笔是竖,不要写成撇。(生跟写)

  ⑶ 扩展想象

  (cai回到原图,包括题目)诗人看着这个又大又圆的月亮,这可能是什么节日?(中秋)小朋友们可能在与父母干什么?(吃月饼,看月亮)但诗人却一个人在外地,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李白,一个人在外地,你会做什么?想什么?《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小伙伴》教学设计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及其反思《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6《春雨的色彩》导学案ang eng ing ong 教案《影子》教学反思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村居》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⑷ 感情配乐读文

  4、课堂练习(随机)

  ⑴ 填写诗句,说出带点字的意思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⑵ 根据意思,很快说出诗句

  ① 诗人看见床前地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② 好像地上结了霜。

  ③ 抬头望高高挂在天空中的月亮。

  ④ 低下头思念起家乡。

  ⑶ 齐背这首诗

  板书设计

  6、静夜思

  (看)月光──凝霜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小伙伴》教学设计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及其反思《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6《春雨的色彩》导学案ang eng ing ong 教案《影子》教学反思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村居》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设计概说]

  识字教学是重头戏,识字教学时,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兴趣,组织游戏,引领学生在快乐中自主识字。

  学古诗,读更是重中之重,以读为本,有层次的朗读,贯穿教学始终,以读为武器,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说、想、议、思、演”融入其中,让课堂情思绵绵,书声琅琅,精彩连连!

  [教学内容]

  识字,学古诗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认识1个偏旁“攵”

  2、读古诗,感知诗意,初步体会诗中美好的意境。

  3、朗读诗歌,想象情景,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4、背诵诗歌,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与热爱。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读古诗,初步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

  从朗读古诗中,悟诗意,品诗境,想画面。

  [教学准备]

  《静夜思》的配乐朗诵录音,(条件不允许则无需准备)

  [教学流程]

  一、谜语激趣,引发期待。

  1、师说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进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边说边比划)聪明的孩子们,你能说出谜底吗?

  2、生猜谜语,说谜底

  3、师:对,就是夜空中的月儿,你喜欢月儿吗?喜欢它的什么?

  4、生各抒己见。

  5、是呀,明亮的月儿,谁都很喜欢。

  (设计意图:以猜谜语,谈月儿,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伊始,应尤其重视兴趣的激发。)

  6、古时候有位伟大的诗人——李白,他是唐代最有名的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呢,他也喜欢月亮,在一个安静的月夜里,他望着月儿,写下了一首诗,孩子们想看看他的这首诗吗?

  7、揭题,板书课题:静夜思,相机指导学生认识“静、夜”两个生字(读音节,组词)

  8、读题,引入新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去看看李白爷爷这位诗仙笔下的月亮。

  (设计意图:以谈话,即介绍李白简单的生*资料,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读诗的期待心理)

  二、初读识字,游戏巩固。

  1、范读古诗(或播放录音)

  2、自由读诗歌,圈出诗中的生字以及不认识的字,老师提示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自主识字

  ①一生读拼音,评一评。

  ②同桌互相拼读生字。

  ③小老师带读。

  ④齐读

  ⑤开火车认读音节。

  ⑥生字开花,你会为生字宝宝找朋友吗?(组词)

  ⑦识记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宝宝呢?

  ⑧生发言,师引导,渗透识记方法,如:

  △加一加:青十争=静广+木=床

  △编口诀:大字肩上加两点,右腿儿也跟着点一点(头)

  △“故”引导学生认识偏旁“攵”,说说在*时生活中,还见过哪个字也有“攵”旁。

  4、游戏增趣,巩固生字

  ①师:大诗仙李白爷爷还准备了一些仙桃,想让孩子们跳一跳,摘下自己最喜欢的桃儿尝一尝呢?出示生字卡片(桃子状)。

  ②贴在小黑板上(课前准备好)

  ③你认识哪个词语朋友,那它身后的小桃儿就属于你了。

  ④摘仙桃游戏,学生摘,读,其他同学跟着认读。

  (设计意图:识字是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孩子们眼前枯燥的几个汉字生动起来呢?我以“摘仙桃”的游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学习兴趣,在自主、快乐中巩固生字,提高实效,突破重点)

  三、三读古诗,感知诗意。

  1、师:要读好这首诗呀,老师为你们设置三个站,你敢挑战吗?相信你们都是勇敢的孩子。

  2、第一站读正确

  ①师:读对每一个字,你有信心吗?

  ②生读,评

  ③再读,评析。(随机应变,到位了就可以)

  3、第二站读流利

  ①师:读书可不能结巴,要像河里的水一样通畅就更好了。

  ②生读,评

  4、第三站挑战老师

  ①师:孩子们,你们已经不错了,要是能超过老师,那就更了不起了。

  ②师范读(有感情地吟诗,提醒孩子们古人是怎么吟诗的)

  ③生挑战,评比,说说谁读得好。

  ④指导,齐读

  (设计意图:以挑战的方式,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引领学生三读古诗,在读中增趣,在读中不着痕迹的感知诗意)

  四、议、想、读、演,品诗情画意。

  1、看背景图,对照古诗,说一说图上的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一、二句的诗意,生发言,师小结,随文巩固识字“举”

  3、看着这明亮的月光,住在别人家乡的李白爷爷想到了什么呢?你猜一猜,议一议。

  4、结合最后一句诗,引导学生体会李白爷爷的思乡之情,想象他的心情。

  5、指导朗读,师:看着如霜的月光,身在外地的李白爷爷多么想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啊!指导学生读慢些,齐读。

  6、演一演,李白可是诗仙呀,谁愿意当回仙人,来演一演他,读读这首诗,读出他对家乡的思念。一生读,

  (设计意图;在“说、议、想、读、演”中不露痕迹地指导学生感悟诗情画意,体会诗中的意境)

  7、指导背诵,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①师:古诗是我们*最灿烂的文化,孩子们,你一定要认真学古诗,多背背古诗。

  ②看看谁记性最好,一学就可以背出来,试着去背背吧!

  ③展示,树立榜样,带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积累语言,古诗是祖国文化的瑰宝,不去积累,则是一件憾事,从小应引导学生养成背诵积累的习惯)

  五、书写指导,身先士卒。

  1、听了你们的朗读,看了你们的表现,李白爷爷在天上也一定会夸你们了,读书写字也是我们该做的,下面我们来比比看谁的字写得好。

  2、范写,提示要点,如“头”最后一笔是点。

  3、生描红,临写

  4、展示佳作,评,引导学生取长补短。

  5、结课

  作业设计:

  1、我会背把《静夜思》背给家人或伙伴听

  2、我会写写课文中的四个汉字

  3、我会读,再找找李白爷爷的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明月霜

  望月思乡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教学理念: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所有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所以我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记忆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乡”、“光”、“故”,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学生听音乐,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师:图中的人在干什么,他在想些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兴趣盎然,发言踊跃。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的同时简介图上的画面内容。)

  师:这是一首《思乡曲》,思乡的感情可以用音乐来表达,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设计意图:音乐、背景,首先在课前营造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引领学生们进入古诗境地,从而给整堂课罩上古诗的氛围,并让学生从图画浓郁的意境,从已有的古诗理解察觉到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二)板书课题,简介李白,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李白画像及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认识“静”“夜”“思”三个生字,指导后鼻音及整体认读、*舌音的发音,从而读准字音。

  2.简介诗人李白资料及这首诗的背景:小朋友,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知道李白是谁吗?由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汇报自己课外搜集查到的资料。

  教师小结: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诗仙就是在说诗人(“李白”。)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他刚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观察图画,结合图意,采用单字解释再串连的方式解释题目。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吗?放音乐,让学生背一背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教材处理要有开放的意识,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课内交流对诗歌作者李白的认识,调动学生已知经验,关注学生已知世界,注重孩子的个性体验,可以满足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为整体感知诗意作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分层学习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师:这首诗生字比较多,同学们初读时,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怎么办?

  生: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

  师:真好,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最能干,不用老师教就能读准字音,读通全诗。

  师:读完的同学快打个胜利的手势。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了,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点生朗读,及时鼓励)

  师:刚才那个同学真勇敢,敢第一个来读,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小“战士”也想来读读,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朗读,每个小朋友都来勇敢地表现一下。

  (2)检查识字效果:

  师:大部分同学都能随诗读准生字的音了,生字娃娃们有些不服气了,它们跑出课文,到投影仪中排好队要考考大家呢,小朋友们敢向它们挑战吗?

  (课件投影生字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

  师:现在我们先请小朋友们在下面热身,自由认读生字,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

  (这个环节要让学生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师:热身完毕了吧,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

  师:同学们,现在该到你们展现的时候了哦!请你们齐读生字,注意发准字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并随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如三拼、整体认读音节。通过相互检查的方法让同位两个小伙伴合作学习,互相纠正。

  师:读的真不错,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给这些生字娃娃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

  师:现在生字宝宝们和他的朋友已经排好队了,我们来与他们打声招呼吧,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读这些词语。

  师:哦,老师看到好多小朋友都想当小老师,那我们来分组吧,一个小老师教一排,读完后我们评一评哪个小老师教的最好,我们奖励他一个“智慧星”。

  师:小老师们真棒,你们要为有这么出色的小老师骄傲。同学们学的也真是认真,小眼睛睁的大大的,腰板挺的直直的,嗓门也放的大大的,小老师们也为有你们这些可爱的学生而高兴呢!

  (3)游戏巩固。

  师:小老师们这么努力教大家了,相信好多小朋友已经学会了,那现在我们来开火车。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火车,火车这里开!

  师:好,我们就从这个外圈作为火车行驶的轨道吧!“火车修理员”们注意了,你们可不能闲下来,要随时发现情况,支援前线啊!

  师:经过努力,火车顺利到站了。现在要开始*浪的翻江倒海了,小朋友们,做好准备了吗?这趟任务里,可不允许任何一个小朋友分心掉队哦,否则就要“翻船”了哦!所以大家一定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师:真棒!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火车顺利到站了,*浪也确实气魄压人。看来大家都已经认识这些生字宝宝了,那现在老师来增加些难度,看谁还能认出它。

  (4)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及词

  师:同学们,看到了吗?有什么不一样。

  生:没有了拼音。

  师:对了,生字宝宝们真淘气,把“帽子”甩掉了,那现在还有谁来挑战呢?

  师:恩,挑战者真多,看来老师可低估你们了。那你们自己派一个能代表吧!

  师:果然是不负众望,读音标准响亮!真了不起!

  师:现在生字宝宝们还是不服气,又有新招了,他们不按原来顺序排队了,同学们还能认识他们吗?

  (5)游戏巩固:课件出示生字转盘,学生们快速抢读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2、认清字形。

  (1)交流方法

  师:这么多的生字中,你记得最牢的字是哪个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大家吧!

  生:我记住了“静”字,它是由“青”和“争”组成,“青”是绿色是树林的意思,“争”是争吵,“静”是没有声音,连起来就是树林里在争看谁最青,没有争吵的声音。

  生:我记住了“思”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动脑筋种好田,让禾苗长出好多麦穗。

  生:我记住了“床”字,广西有根木头。

  生:我是这样记住“床”字的,这个木头很宽,可以给人睡觉。

  生:我记住了“明”字,一个日是白天,一个月是夜里,两个在一起就是很清楚,很明白。

  生:我记住了“是”字,上面是日字,下面是正字,只是下面的竖横变成撇和捺。

  ……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来识记这些生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拆分熟字组合,可以做动作,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动脑筋,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

  (2)猜谜语强化巩固

  师:同学们刚想了很多办法,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脑筋动的快!听老师叙述,猜猜是什么字。

  谜语一:此木虽宽,供人卧躺。

  生:床。(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谜语二:他是何方人氏,老爱脚踢石子。

  生:低。(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谜语三:大字左上有两点,像人把头点又点。

  生:头。(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

  师:快把你们的方法告诉身边的同学们吧,互相帮助,你们的收获会更大,方法会更多,记忆也会更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在一起,交流识字的办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它学生提供了一种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开火车”“快速抢读”“猜谜语”,反复的出现生字,让学生在快乐积极的态度中完成生字的认记。更重要的是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三、朗读古诗

  1、体会诗意

  ⑴指名读古诗

  ⑵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⑶指名说说

  ⑷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课件出示三幅放大的花草结霜的近景图,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霜”的意思。)

  师: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意的大致理解,把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诗的情感状态。

  2、入境朗诵

  ⑴学生自由练读

  ⑵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

  导情: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⑶师范读

  ⑷配乐读

  同学们,现在你就是思念故乡的诗人李白,在的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对着月亮,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

  ⑸学生练读

  ⑹指名朗诵

  ⑺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借助图画的感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全情投入朗诵。让学生熏到李白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

  3、拓展延伸: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四、指导书写

  师:看来大家都是认字小能手了,我们已经会认12个生字了,现在,我们要学会写生字。比比看,谁把今天学的生字写得最漂亮。

  课件出示:“头是乡故”

  师:来,齐读一遍。

  师: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

  生: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生:先中间后两边

  生:先里面后封口。

  师:同学们真棒,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笔顺规则。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课件出示笔顺规则)

  师:我们先来看“头”字,请同学们看老师写字,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在田字格的占格位置。

  师:写好了,同学们拿出小手来,我们一起再来书空一次。

  师:写字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窍门,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身坐直,纸放正,拿稳笔,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好,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做好准备了,现在请你们描红练习吧!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书写规则,反复提醒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练习点评及展示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表达了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词,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以达到学生在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热爱*传统文化的目的。

  课前准备

  1.搜集诗人李白的资料及本首诗创作的背景资料。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2.多媒体课件出示: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3.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望着月亮,许多人都会思绪万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4.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夜、思”等。

  (1)指名试读课题。

  (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

  (3)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4)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组词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

  5.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2)教师简介诗人的生*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这是他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产生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设计意图:猜谜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上课伊始的猜谜导入,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为整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图画浓郁的意境引入对诗人的介绍,并用学生自组的三个词串联整首诗的意思,学生易于接受。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能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这首古诗。

  2.播放古诗朗诵课件,请学生认真听记古诗内容。

  3.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在诗中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好生字后多读几遍,再与小伙伴合作识记不认识的字。

  4.教师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字音。

  5.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

  ①开火车试读,要求读准。

  静夜思念床前月光疑问举头远望低头故乡

  ②请小老师领读。

  (2)组织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①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两个字“静、夜”,请小老师领读。

  ②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韵母都是ɑnɡ。)

  ③相机理解“举”: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

  ④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低”。

  ⑤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

  ⑥用加一加识字法学习“故”。介绍偏旁“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故乡”,知道学生们的故乡在哪儿。

  6.做“摘星星”的游戏。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不过,星星妹妹说:“我们的身上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那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正确认读生字。

  7.做“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

  教师用课件出示诗句,刚识记过的字用红颜色表示,学生齐读诗句。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摘星星”“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反复出现生字,让学生在识记生字中获得快乐、积极的体验。

  三、朗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古诗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停顿)

  2.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诗句,让学生在书上标一标。

  3.师范读,学生练读。

  4.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5.指名说说。

  6.提出不懂的地方。

  7.相机理解“霜”:你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8.再次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练习说话,体会诗意。

  设计意图:对古诗停顿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对古诗韵律节奏的感受。通过课文插图帮助学生大致理解诗意。

  第二课时

  一、细读古诗,感受诗意

  1.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2.学习第一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2)相机指导:“明月光”是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

  (3)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学习第二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

  (2)组织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出示图片,直观认识“霜”,并与月光下的景象对比。

  (3)鼓励学生尝试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上“________好像是________”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霜。)

  4.学习第三句古诗。

  (1)看多媒体理解“举头”的意思。请举头(做动作),“举头”还可以说成什么?

  (2)说说诗人在干什么。

  (3)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诗人抬头望着天上明亮的月亮。)

  5.学习第四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2)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的意思。

  (3)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对诗意进行理解,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诗的情感。

  二、再读古诗,深化情感

  1.课件出示图片,在柔和的古筝声中教师导学: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感悟诗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此时你们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播放乐曲)

  4.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又会想到故乡的什么呢?

  5.教师引读: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吧!

  6.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7.播放音乐,创设情境表演: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李白。你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放在背后合拢,深情吟诵。)

  8.推荐表演者上台配乐表演。

  9.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背诵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图画的渲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朗诵。让学生体会到李白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古诗赏析,了解诗人

  1.课件出示《古朗月行》《月下独酌》这两首诗。教师导学: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两首。

  2.课件播放配乐朗诵《古朗月行》《月下独酌》。

  3.再次介绍李白。

  4.引导学生到《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中去找一找、背一背李白的其他诗歌。

  设计意图:介绍李白另外两首古诗作品,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素材,并激起学生对古诗、诗人的兴趣。

  四、指导书写,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思、前、故”的写法。

  3.学生独立写。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4.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练习写字,所以写字练习时一定要注重指导的细腻、书写的规范,学生书写情况要及时反馈,教师应矫正不良写字习惯。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四、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五、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六、练习写字。

  七、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9

  [设计概说]

  识字教学是重头戏,识字教学时,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兴趣,组织游戏,引领学生在快乐中自主识字。

  学古诗,读更是重中之重,以读为本,有层次的朗读,贯穿教学始终,以读为武器,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说、想、议、思、演”融入其中,让课堂情思绵绵,书声琅琅,精彩连连!

  [教学内容]

  识字,学古诗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认识1个偏旁“攵”

  2、读古诗,感知诗意,初步体会诗中美好的意境。

  3、朗读诗歌,想象情景,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4、背诵诗歌,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与热爱。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读古诗,初步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

  从朗读古诗中,悟诗意,品诗境,想画面。

  [教学准备]

  《静夜思》的配乐朗诵录音,(条件不允许则无需准备)

  [教学流程]

  一、谜语激趣,引发期待。

  1、师说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进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边说边比划)聪明的孩子们,你能说出谜底吗?

  2、生猜谜语,说谜底

  3、师:对,就是夜空中的月儿,你喜欢月儿吗?喜欢它的什么?

  4、生各抒己见。

  5、是呀,明亮的月儿,谁都很喜欢。

  (设计意图:以猜谜语,谈月儿,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伊始,应尤其重视兴趣的激发。)

  6、古时候有位伟大的诗人——李白,他是唐代最有名的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呢,他也喜欢月亮,在一个安静的月夜里,他望着月儿,写下了一首诗,孩子们想看看他的这首诗吗?

  7、揭题,板书课题:静夜思,相机指导学生认识“静、夜”两个生字(读音节,组词)

  8、读题,引入新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去看看李白爷爷这位诗仙笔下的月亮。

  (设计意图:以谈话,即介绍李白简单的生*资料,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读诗的.期待心理)

  二、初读识字,游戏巩固。

  1、范读古诗(或播放录音)

  2、自由读诗歌,圈出诗中的生字以及不认识的字,老师提示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自主识字

  ①一生读拼音,评一评。

  ②同桌互相拼读生字。

  ③小老师带读。

  ④齐读

  ⑤开火车认读音节。

  ⑥生字开花,你会为生字宝宝找朋友吗?(组词)

  ⑦识记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宝宝呢?

  ⑧生发言,师引导,渗透识记方法,如:

  △加一加:青十争=静广+木=床

  △编口诀:大字肩上加两点,右腿儿也跟着点一点(头)

  △“故”引导学生认识偏旁“攵”,说说在*时生活中,还见过哪个字也有“攵”旁。

  4、游戏增趣,巩固生字

  ①师:大诗仙李白爷爷还准备了一些仙桃,想让孩子们跳一跳,摘下自己最喜欢的桃儿尝一尝呢?出示生字卡片(桃子状)。

  ②贴在小黑板上(课前准备好)

  ③你认识哪个词语朋友,那它身后的小桃儿就属于你了。

  ④摘仙桃游戏,学生摘,读,其他同学跟着认读。

  (设计意图:识字是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孩子们眼前枯燥的几个汉字生动起来呢?我以“摘仙桃”的游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学习兴趣,在自主、快乐中巩固生字,提高实效,突破重点)

  三、三读古诗,感知诗意。

  1、师:要读好这首诗呀,老师为你们设置三个站,你敢挑战吗?相信你们都是勇敢的孩子。

  2、第一站读正确

  ①师:读对每一个字,你有信心吗?

  ②生读,评

  ③再读,评析。(随机应变,到位了就可以)

  3、第二站读流利

  ①师:读书可不能结巴,要像河里的水一样通畅就更好了。

  ②生读,评

  4、第三站挑战老师

  ①师:孩子们,你们已经不错了,要是能超过老师,那就更了不起了。

  ②师范读(有感情地吟诗,提醒孩子们古人是怎么吟诗的)

  ③生挑战,评比,说说谁读得好。

  ④指导,齐读

  (设计意图:以挑战的方式,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引领学生三读古诗,在读中增趣,在读中不着痕迹的感知诗意)

  四、议、想、读、演,品诗情画意。

  1、看背景图,对照古诗,说一说图上的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一、二句的诗意,生发言,师小结,随文巩固识字“举”

  3、看着这明亮的月光,住在别人家乡的李白爷爷想到了什么呢?你猜一猜,议一议。

  4、结合最后一句诗,引导学生体会李白爷爷的思乡之情,想象他的心情。

  5、指导朗读,师:看着如霜的月光,身在外地的李白爷爷多么想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啊!指导学生读慢些,齐读。

  6、演一演,李白可是诗仙呀,谁愿意当回仙人,来演一演他,读读这首诗,读出他对家乡的思念。一生读,

  (设计意图;在“说、议、想、读、演”中不露痕迹地指导学生感悟诗情画意,体会诗中的意境)

  7、指导背诵,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①师:古诗是我们*最灿烂的文化,孩子们,你一定要认真学古诗,多背背古诗。

  ②看看谁记性最好,一学就可以背出来,试着去背背吧!

  ③展示,树立榜样,带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积累语言,古诗是祖国文化的瑰宝,不去积累,则是一件憾事,从小应引导学生养成背诵积累的习惯)

  五、书写指导,身先士卒。

  1、听了你们的朗读,看了你们的表现,李白爷爷在天上也一定会夸你们了,读书写字也是我们该做的,下面我们来比比看谁的字写得好。

  2、范写,提示要点,如“头”最后一笔是点。

  3、生描红,临写

  4、展示佳作,评,引导学生取长补短。

  5、结课

  作业设计:

  1、我会背把《静夜思》背给家人或伙伴听

  2、我会写写课文中的四个汉字

  3、我会读,再找找李白爷爷的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明月霜

  望月思乡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表达了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词,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以达到学生在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热爱*传统文化的目的。

  课前准备

  1.搜集诗人李白的资料及本首诗创作的背景资料。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2.多媒体课件出示: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3.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望着月亮,许多人都会思绪万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4.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夜、思”等。

  (1)指名试读课题。

  (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

  (3)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4)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组词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

  5.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2)教师简介诗人的生*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这是他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产生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设计意图:猜谜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上课伊始的猜谜导入,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为整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图画浓郁的意境引入对诗人的介绍,并用学生自组的三个词串联整首诗的意思,学生易于接受。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能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这首古诗。

  2.播放古诗朗诵课件,请学生认真听记古诗内容。

  3.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在诗中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好生字后多读几遍,再与小伙伴合作识记不认识的字。

  4.教师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字音。

  5.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

  ①开火车试读,要求读准。

  静夜思念床前月光疑问举头远望低头故乡

  ②请小老师领读。

  (2)组织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①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两个字“静、夜”,请小老师领读。

  ②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韵母都是ɑnɡ。)

  ③相机理解“举”: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

  ④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低”。

  ⑤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

  ⑥用加一加识字法学习“故”。介绍偏旁“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故乡”,知道学生们的故乡在哪儿。

  6.做“摘星星”的游戏。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不过,星星妹妹说:“我们的身上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那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正确认读生字。

  7.做“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

  教师用课件出示诗句,刚识记过的字用红颜色表示,学生齐读诗句。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摘星星”“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反复出现生字,让学生在识记生字中获得快乐、积极的体验。

  三、朗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古诗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停顿)

  2.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诗句,让学生在书上标一标。

  3.师范读,学生练读。

  4.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5.指名说说。

  6.提出不懂的地方。

  7.相机理解“霜”:你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8.再次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练习说话,体会诗意。

  设计意图:对古诗停顿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对古诗韵律节奏的感受。通过课文插图帮助学生大致理解诗意。

  第二课时

  一、细读古诗,感受诗意

  1.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2.学习第一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2)相机指导:“明月光”是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

  (3)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学习第二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

  (2)组织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出示图片,直观认识“霜”,并与月光下的景象对比。

  (3)鼓励学生尝试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上“________好像是________”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霜。)

  4.学习第三句古诗。

  (1)看多媒体理解“举头”的意思。请举头(做动作),“举头”还可以说成什么?

  (2)说说诗人在干什么。

  (3)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诗人抬头望着天上明亮的月亮。)

  5.学习第四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2)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的意思。

  (3)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对诗意进行理解,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诗的情感。

  二、再读古诗,深化情感

  1.课件出示图片,在柔和的古筝声中教师导学: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感悟诗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此时你们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播放乐曲)

  4.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又会想到故乡的什么呢?

  5.教师引读: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吧!

  6.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7.播放音乐,创设情境表演: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李白。你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放在背后合拢,深情吟诵。)

  8.推荐表演者上台配乐表演。

  9.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背诵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图画的渲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朗诵。让学生体会到李白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古诗赏析,了解诗人

  1.课件出示《古朗月行》《月下独酌》这两首诗。教师导学: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两首。

  2.课件播放配乐朗诵《古朗月行》《月下独酌》。

  3.再次介绍李白。

  4.引导学生到《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中去找一找、背一背李白的其他诗歌。

  设计意图:介绍李白另外两首古诗作品,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素材,并激起学生对古诗、诗人的兴趣。

  四、指导书写,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思、前、故”的写法。

  3.学生独立写。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4.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练习写字,所以写字练习时一定要注重指导的细腻、书写的规范,学生书写情况要及时反馈,教师应矫正不良写字习惯。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篇(扩展5)

——《冰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冰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复习汉语拼音,学会本课5个汉字,并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并学会生字,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轻声音节和后鼻音节。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板书:“花”小朋友,这个字读什么?

  你*时都见过哪些花?

  (雪花、菊花……)

  2、投影出示文中插图,这节课我们要去瞧瞧玻璃窗上结的花。

  板书:冰(bing)

  谁能把这个字读准?指名读,正音,齐读。

  3、齐读课题:冰花

  二、初读课文

  1、你们想知道冰花是什么样儿的,是从哪儿来的吗?

  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读,仔细听,你会找到答案的。

  2、听完课文,你觉得冰花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答。

  这么美的冰花你们想学吗?谁能再美美地读读课题。

  3、下面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完课文读读课后生字。

  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提醒读课后生字。

  4、要读好课文,首先要读好字词。谁能把这些词读准。

  投影出示词语:

  qing chen xing lai jing liang jing qi

  清 晨 醒 来 晶 亮 惊 奇

  feng man song gei rou nen

  丰 满 送 给 柔 嫩

  指名读,开火车读,请读得准的学生领读。

  5、把这些词放到句子中去会读吗?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注意刚才的这些音节。

  学生自由读文,教师个别指导。

  6、课文中还有一些轻声音节也应注意。投影出示轻声音节:

  kan jian bo li chuang shang jie le

  看见玻璃窗上结了

  han zhe kai hua le zhen piao liang

  喊着开花了真漂亮

  mu dan xiao le xiao dong ye ye

  牡丹笑了笑冬爷爷

  shi hou na er lai de

  时候哪儿来的

  指名读,领读。

  7、读课文时,这些音节都要注意读准确。默看课文,数数共有几个自然段?(三个)

  8、投影分段出示课文段落,指导朗读。

  (1)出示第一段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指导朗读长句:看见玻璃窗上/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

  齐读第一段。

  (2)出示第二段

  指名读。要读好这一段,必须读好这些词组。

  投影出示词组:

  kuan da de shu ye rou nen de xiao cao

  宽大的树叶柔嫩的小草

  feng man de mu dan jing qi de han zhe

  丰满的牡丹惊奇地喊着

  yi shu shu yi duo duo

  一束束一朵朵

  指名选择自己会读的词组领读,注意“的.”要连读,轻而快;“一”要变调,有时读第二声,有时读第四声。

  自由读这一段,你觉得哪个地方较难读?交流、指导。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篇(扩展6)

——《种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种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会认14个字。自主积累词汇。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识字。

  2、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幻灯片,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引发质疑。

  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

  2、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课文内容,初步解疑。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相互解疑。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重点注意蒲、荚这两个字的读音。

  (4)同桌互读课文,检查读音。

  (5)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细读课文,感悟小伞兵情感变化,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1)自由轻声读,思考:小伞兵在找家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你是从哪感受到的?

  (2)在学生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感悟。

  第二自然自然段,体会小伞兵害怕、惶恐的心情。

  第三、四自然段感受小伞兵放松的心情。

  第五、六自然段感受小伞兵高兴的.心情。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4、扩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板书设计

  3 蒲公英的种子

  吹上了天 害怕

  小伞兵 飞呀飞 放松

  躺在地上 高兴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篇(扩展7)

——《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整组课文都是围绕科学和科普知识展开的,《鲸》和《松鼠》都是大自然中的事物,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风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介绍了有关鲸和松鼠的新知识,也让学生开拓了眼界。而本篇课文作为这个单元的开篇之作,很具有代表性。从鲸这种动物的习性到生活特点进行描述,作者运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科学知识讲述得生动有趣,学生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很多有关鲸鱼的知识,也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处在具体运算阶段的他们能用抽象的言语来解释一些新的知识和信息,并且,孩子们对于大自然和科学的奥秘都具有极强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孩子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能带着好奇心和探索欲跟着老师一起解读这些课文,找出科学的奥秘之处。但是同时,孩子的分析和解读能力并没有到达成熟的阶段,所以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地引导和辅助,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了解身边的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1)能会读“兽、乳、鲸、颚......”等字,能正确朗读并且书写“鲸鱼、哺乳、肚脐、胎生......”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并能找出文中描写鲸的几个方面,学习课文中作者作用的写作手法,初步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3)体会作者对于鲸鱼的喜爱之情,能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的能力,关心身边的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课文中作者所采用的多种说明方法,比如: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学生尝试使用这些说明方法。

  体会文中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对于鲸的喜爱之情,培养仔细认真地观察生活、关心身边的动物的能力。

《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准确、*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做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富有可读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设计理念】

  让学生享有充分地阅读自*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的过程。变以理性认知为主为以感性体验为主,采用一些必要的中介手段凸现事物的形象,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换成了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地调动了他们情感的参与,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胎生、特征、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像。

  2、有关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交流资料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在宽阔的海面;深海中各种海底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嬉戏,一只庞大的巨鲸浮出海面。)在这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特别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板书:鲸)

  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不少关于鲸的图文资料,下面请大家借助资料先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对鲸的认识,然后将资料进行汇总,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总资料,做好汇报准备。)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鲸的许多知识,对鲸非常感兴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鲸”这篇文章。(板书课题:鲸)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用故事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抓住要点

  1、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一下:课文中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写:“哺乳”,“肺”,纠正读音以及“肺”的写法。结合人体部位,引导学习本课生字“腭”“肚”“肺”“胎”,左部都是月字旁;“肺”字右部注意不要写成“市”。)

  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两个词,谁来读读?

  2、交流:

  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来概括。

  (相机板书:大小 演变 种类 吃食 呼吸 睡觉 胎生)

  引导学生把“吃食、呼吸、睡觉”这三部分概括为鲸的生活习性。

  通过列提纲的方法,抓住课文的要点,把握全文的脉络,理清作者叙述的条理。

  3、提出不懂的问题:

  词语理解难点:胎生 哺乳动物。

  4、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反复读。老师相机指导点拨读通,读出特点。

  三、合作学习,发现特点

  1、下面我们要要召开一个关于鲸的“科学新闻发布会”。在座的各位都是小小科学家,在发布会上向大家介绍有关鲸的研究成果。为了搞好本次的新闻发布会,咱们首先得读懂课文。

  2、分组合作学习研究,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家,演说家、表演家、小作家中的一个角色,采用演一演,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等方法,选择其中一项来研究。

  在分组学习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为了能讲得让别人一听就懂,像鲸的呼吸方法和睡觉姿势等内容,可以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直观形象地展示并加以说明。

  3、各组可以补充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鲸的学习资料,作好充分的准备,下节课我们再来作“科学新闻发布会”。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课外继续收集关于鲸的资料,适时地充实到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去,并根据自己选择研究的一个方面,拟写好自己的研究报告。

《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捕获、倾斜、哺乳动物”等词。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事物,并用打比方、举数字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①一些鲸的图片。

  ②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①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②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入的了解。

  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①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0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右半边的笔顺是。

  ②认识生字后再来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说说。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③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①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重。

  ②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是太大了,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加以说明的好处。

  ③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④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小描写得非常具体。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篇(扩展8)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养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体会描写草原风景美、人情美的语句。

  2、理解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育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认识保护草原资源,防止沙漠化的重要性。

  发展目标:

  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能把阅读中的理解和感受说出来。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所构成的草原风情画。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带情入境。

  2、同学们有到过或者见过大草原吗?草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过度:今天,我们就和老舍先生一起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看看在作者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

  板:风景美人情美

  过度:草原的风光和人情都这么美好,那么就构成了一幅草原风情画。

  板:草原风情画

  3、默读课文,对全文质疑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度:指导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作者在写草原美景的同时,还

  2、自由读,边读边划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的句子。

  3、学生汇报。

  4、找出句子,抓对比。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指导朗读。

  (2)理解“高歌”和“低吟”两种不同的情调。

  (3)理解“奇丽”,为什么他要吟这么一首诗?

  5、者先是想高歌,后来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呢?如果把这两个抒情的句子调换一下位置,让他先“低吟”,后来他越看草原越高兴,然后“高歌”,行不行?

  提示:“高歌”和“低吟”都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那作者看到了什么,使他产生了这种情感,而要用这种方式表达?(讨论)

  6、学生汇报。

  点拨1:我们归纳一下,作者一开始看到了草原的什么?它的整体给人什么感受?(出示图)

  板:开阔

  点拨2:1)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

  2)指导朗读

  3)换词理解“清鲜”、“明朗”。

  过度:接下来他看到了草原的什么?(部分)那他的感情起了什么变化?

  指导朗读,读出草原的柔美。

  点拨3:注意作者第二次写景的部分,他先总的说了一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里这样说呢?感情朗读。

  点拨4:接下来分了两部分来写,先写了(草原的颜色),再写了(小丘的线条)。

  指导朗读:

  (1)先读这两部分,然后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句1:“四面都有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随机出示图:绿草衬白羊,多么雅致、清丽。指导朗读。

  这里把_____比作________,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句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随机出示图、出示两种风格的国画,理解“勾勒”、“渲染”。

  点拨5:这样柔美的线条,缓缓地高起来,又缓缓地低下去,就像(波浪)。所以作者沿着这波浪般的线条,一直远望,就觉得好象整个绿色的草原在流动,所以作者说……

  指导朗读。

  7、自由读第二次写景的部分,读出柔美的感觉,把自己读沉醉。

  四、总结:作者情景交融的描绘,我们看到了蒙古族同胞生活在风景如画的草原上,使人向往,令人感受到无限的乐趣。

  1、看图,听音乐。

  2、口语训练:做小导游,向你的朋友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如画美景。

  五、布置作业

  1、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自然风光。

  2、背诵第一自然段。

推荐访问:课时 赛马 教学设计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篇】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田忌赛马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2023小学一年级班主任个人总结9篇(完整文档)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个人总结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忙的,然而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好教师的标志,也能从...

22023年商场管理者的年终总结3篇

商场管理者的年终总结有句话叫做“入对门、跟对人”,也就是讲一个人在选择自己的事业时,要选择一个...

3新学期班主任总结15篇【通用文档】

新学期班主任总结刚入学的新生对职业学校充满了好奇和浪漫的幻想,似乎已经摆脱了最痛苦的学习生活,...

42023年度维修年终总结14篇

维修年终总结一、日常工作完成情况1、20__年度共完成约项零维修工作,其中有公共区域,业主维修,商户...

52023年度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总结15篇(范例推荐)

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总结我们始终落实县局的各项规定,认真组织学习《漳州市教学教研常规(修订本)》。结...

62023年度五年级语文老师教学总结13篇【完整版】

五年级语文老师教学总结这学期来本人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

7小学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总结6篇(完整)

小学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总结时光如星域间的流星,来去匆匆,一个学期的教学有结束了。本学期我在去年担...

8最新医院年度总结14篇

最新医院年度总结作为一名市级医院的护士,自离开学校进入医院真正接触到病人后,我深刻体会到虽然在...

92023年医院工作岗位个人总结3篇(全文完整)

医院工作岗位个人总结一、20--年基本工作情况工作方面,我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

10生产车间主任个人年终总结3篇

生产车间主任个人年终总结一、改造实施生产线的拆装由专业改造公司进行,生产线的具体项目改造由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