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4-05

2023年商业市场调研报告10篇【通用文档】

| 来源:网友投稿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20xx年,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并呈前低后高、小幅回升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同比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业市场调研报告10篇,供大家参考。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10篇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篇1

20xx年,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并呈前低后高、小幅回升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同比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消费品市场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在较大基数上实现了稳步增长。从20xx年突破20万亿增至30万亿只用了3年时间,比从10万亿到20万亿加快了1年,而此前从1992年的1万亿到突破10万亿更是用了16年。同时,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至66.4%,比20xx年高15.4个百分点,充分发挥了经济增长“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20xx年全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2558亿元,增长7.8%。

在商品零售中,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14484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化妆品类零售额204亿元,同比增长5.9%。

20xx年全年,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2558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化妆品类1-12月份零售额20xx亿元,同比增加8.8%。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篇2

国内玉米市场虽迎来丰收好年景,却呈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大涨行情。20xx年春节过后,国内玉米市场承接上年末的上涨势头,以东北产区为“龙头”展开了新一轮强劲上涨,玉米期价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在国内养殖业消费进入传统淡季,小麦替代“如为如荼”等较多不利因素之下,国内玉米行情缘何“淡季不淡”,仅仅是一个多月的涨幅都令一些人士预测大跌的幅度?我国玉米市场一轮大涨之后又将何去何从?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作以分析及展望。

一、今年一季度国内玉米行情简要回顾

(一)、价格走势回顾

一季度,国内玉米市场延续去年年末的上涨行情。特别是2月份以来,随着北方贸易商、东北用粮企业陆续展开收购(尤其是在国储入市收购的提振下),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涨势惊人。按照去年临储政策出台前,东北玉米低位价格水平计算,截至3月上旬,东北产区玉米价格累计涨幅均超过了150元/吨。受其影响,北方港口玉米价格一度攀高,截至3月中旬,大连玉米平舱价格最高触及2520元/吨的历史高位(去年9月大连主流平舱达到2510元/吨)。而在南方需求减弱的情况下,港口玉米收购价格有所走软,东北产区与港口间“倒挂“格局日趋明显。与此同时,在东北玉米强劲涨势带动下,华北玉米价格先跌后涨。至此,国内玉米市场实现了轮番上涨的较好预期。

(二)、影响因素分析

今年年初至今,玉米价格走出一波上涨行情,玉米价格从年初的2250元/吨上涨至3月末的2370元/吨,涨幅在6%左右。虽然国内玉米丰收增产、饲养业消费不振、深加工企业利润下滑、进口玉米持续高量等利空消息客观存在,但国内玉米价格仍能在多番利空因素的作用下持续坚挺向上,究其主要原因如下:

1、国储收购成为玉米价格走高的“新动力”。今年春节过后,随着国内玉米市场购销逐步复苏,东北、河北部分地区国储补库启动成为短期市场的一个利多因素。截止3月10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11个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xx年新产玉米5680.8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389.2万吨。与去年同比分别增加613.6万吨和124.6万吨。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xx/12年全国玉米总产量增长8.2%(达到1.9175亿吨)。由此可见,国储收购力度加大对于玉米价格的推动作用。同时,随着华北粮源水分下降,自2月下旬开始当地国储收购力度加强,无疑成为当地玉米价格上涨的推手之一。

2、农户惜售心理普遍较强,售粮时间有所延迟。由于上一年新季玉米“上市越晚越赚钱”的现象给农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xx/12年度新粮上市之初,农户惜售心理仍较强,部分农户已经将优质玉米“颗粒归仓”,等待5、6月份销售。支持农户延后销售的理由:其一,今年东北降雪偏少,玉米水分下降较快,利于农户保管;其二,近年来,国家对一些产粮大县的玉米储存仓实行补贴,加剧了农户售粮延迟的现象,而这一情况在我省尤为明显。

3、深加工企业不断提高玉米收购价。今年一季度,为获取粮源,东北大部分深加工企业不断提高玉米收购价。截止3月末,我省中粮生化榆树公司玉米挂牌价格为2220元/吨,水分14%,折扣1:1,较年初上涨100元/吨,日收购量1000吨;四平天成公司玉米挂牌价2320元/吨,折扣比1:1.2,上涨120元/吨,日收购量数百吨。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东北玉米产区玉米存量不断消耗,农户较为惜售;二是加工企业库存相对紧张,面临阶段性补库需求。在库存偏低的当下,企业补库意愿比较强烈;三是受东北产区及南北港口玉米价格上涨带动。截止3月末,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相对春节前已经上涨100元/吨以上;北方港口玉米主流平舱报价2520元/吨,较春节前上涨150元/吨以上;四是各收购主体看涨心理较强,收购趋于积极。

4、养殖、饲料消费进入传统淡季,“低消费”与“高价位”难以匹配。一方面,春节过后是养殖业的传统淡季。有关数据显示,3月14日全国生猪出厂均价为15.81元/公斤,环比降幅为6.78%,猪粮比价自1月中旬开始连续回落至目前的6.59:1,跌幅达到11.4%。同时,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回落至280元/头,加之面临仔猪价格和饲料成本的高企,同时受到疫情的影响,养殖户补栏量并没有出现明显增加;另一个方面,为迎合节日消费,每年春节前国内养殖业均会经历一轮畜禽大批量出栏,此后国内畜禽存栏量相对偏低直接将饲料行业引入传统消费淡季。今年同样如此,一季度,消费率先启动的南方港口饲料企业在春节过后集中补栏之后,采购步伐有所放缓,从而导致东北港口玉米价格水平缺乏需求的持续推动。此外,华北、南方不少销区小麦替代比例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也限制了国内玉米使用量。

5、华北局部玉米品质堪忧,与东北玉米间的比较优势弱化。去年因小麦迟收和秋季收获期间阴雨连绵不仅推迟了华北玉米的收获时间,也导致不少地区玉变在收获间已经感染田间霉菌,华北玉米质量参差不齐,霉变情况甚至导致去年关内饲料企业到东北采购玉米的时间较往年提前1-2个月。

今年一季度,价格低廉的华北玉米已吸引了不少中间商和饲料企业前往采购。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春季气温的回升,山东、河南等地玉米霉变问题将更为突出,影响饲料企业批量使用,其与东北玉米间的比较优势也相对弱化。何况,2月中下旬开始,华北玉米价格已经出现触底反弹,局部地区低价玉米上市进度较快。

二、后期国内玉米市场形势分析

(一)政策因素

1、国储拍卖对市场冲击料将有限。虽然今年二季度国储拍卖可能成为玉米市场阶段性利空因素,但鉴于国储库存较低、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关系继续趋紧的现状,前期其收储玉米将大部分流入储备库。由此可见,既便后期国家进行拍卖,其市场供应量也可能有限,对市场价格产生冲击料将不大。

2、政策调控已成市场关注焦点。20xx年上半年,由于玉米价格居高不下,国家于4月下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玉米深加工产业进行调控,包括严格限定深加工玉米用量、责令手续不全的企业停建停产、暂停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增值税抵扣政策以及收紧非储备企业玉米收购的信贷资金等。鉴于目前国内玉米持续走强的态势,国家对深加工企业收购是否会再次出台限制政策,已成市场关注焦点。

(二)市场供求因素

1、玉米上市量局部趋增,优质玉米延后销售倾向明显。3月下旬以来,受气温升高以及农民卖粮习惯的影响,东北、华北部分产区农户玉米上市量较前期有所增加。一般来说,春耕或者华北麦收以前农户会卖出一部分存粮,一方面为新季播种筹措资金;另一方面,为新收谷物腾出储存空间。据了解,目前我省、山东部分地区农户惜售心理较前期有所改观。不过,鉴于不少农户储存条件较好,在新粮上市初期早已将优质玉米颗粒归仓,因此今年东北产区优质玉米延后销售的倾向可能更甚至于往年。

2、国内饲料消费趋于升温,推动玉米价格上行。根据养殖业的一般规律,在经历了春节后的阶段性低谷和补栏逐步恢复以后,二季度国内饲料消费量趋于回升,并有利于国内玉米消费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虽然20xx年初国内家禽养殖业重回亏损区间,养殖户补栏热情下降,但在20xx年高利润的刺激下,自去年四季度开始,国内能繁母猪比例稳步抬升,据了解,生猪存栏量同比增加近一成。考虑到目前国内华北和南方销区禽料中小麦替代玉米比例普遍高达50%以上,部分企业的鸭料中更是以完全替代。相对而言,猪料中小麦替代比例较低,预计二季度国内猪料消费增长对玉米需求的推动将更为明显。

3、小麦替代玉米已颇具规模,整体比例进一步上升空间有限。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玉米价格屡创新高,小麦走势相对稳定,后者比价优势明显,小麦替代玉米水平达到历史高位。其中华北及南方不少饲料企业的小麦采购量已远超玉米,小麦在饲料中的替代已“常规化”。除目前河北、山东少部分地区小麦替代玉米数量有增长趋势之外(因此前上述地区价差不足50元/吨,不适于批量替代),全国多数地区小麦替代比例已达到极值,替代比例进一步上升空间有限。

4、进口玉米不太可能大幅增加,对国内玉米市场影响不大。近两年来受国内玉米消费增加的影响,国内开始较大批量的进口玉米,从而引发了市场对国内玉米进口数量后期将会大幅度增加的预期。但分析认为,虽然,近两年国家玉米进口数量出现增加,但其占国内产量及消费量的比例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国家对转基因玉米进口态度仍然较为谨慎,完全自给仍然是国内玉米种植的主要目标。20xx年9月20日由农业部发布的《全国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要求“十二五”期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自给率达到100%。从此规划可以看出,今后一段时期国内玉米进口仍将会是适度的,不会出现特别大幅度的增加。此外,我国玉米供应充足,供需平衡,未来一两年玉米进口量不太可能大幅增长。

(三)玉米质量情况

东北玉米质量正常,华北玉米霉变严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公布的《20xx年秋粮收获质量调查报告》显示,20xx年吉林、黑龙江、辽宁等9个玉米主产省总体质量正常,中等(容重≥650g/L)以上比例达到97%,但不完善粒和霉粒有所增加,其中、河北、山东、河南、陕西质量为近年来最低,平均容重和一等品比例下降。这一点不仅解释了为何去年秋粮上市以后,东北粮源迅速消耗,还解释了丰产背景下,为何今年国内玉米价格不跌反涨的部分原因。随着二季度度国内消费进一步升温,国内玉米供求矛盾可能再度显现,同时“优质优价”现象将趋于明显。

(四)农业气象因素

东北干旱形势令人担忧,新季玉米播种前景不明。就我国来讲,3月上旬,东北、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降雪,有利于土壤增墒保墒。但国家气象部门称,由于去年秋季以来,东北地区降水偏少3-8成,江河来水偏少,水库蓄水不足,旱地缺墒面积增加,预计春季东北西部地区降水仍然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春旱发生几率增加。同时,东北东部春季可能出现低温多雨天气,对适时春播和播种出苗造成威胁。为此,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增加的情况下,20xx/13年度玉米能否增产,若增产其幅度也是一个问号。

(五)宏观经济因素

物价涨幅持续回落,成本推动作用减弱。自20xx年下半年开始,针对国内物价持续上涨的局面,国家将稳定物价摆在了突出位置。经过一年多的调控,物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与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走势密切相关的农产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幅度自20xx年7月份达到19.8%的高位后震荡回落,带动CPI指数在同期上涨到37个月以来的新高——6.5%后出现回落。20xx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创下了20个月来的新低,两年以来首次低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目前物价涨幅仍有进一步回落的趋势。

此外,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从出台的有关措施来看,20xx国际国内货币政策渐向宽松。同时,温总理提出今年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今年经济工作开局良好。CPI的大幅回落说明成本上涨对商品价格的推动力将逐渐减弱,意味着后期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也将同步减弱。

(六)国际市场因素

全球玉米供需趋紧,玉米价格处于高位水平。据美农业部最新报告预计全球20xx/20xx年度玉米产量为8.6496亿吨,比上年度8.2924亿吨增加3572万吨;消费量为8.6949亿吨,比上年度8.4435亿吨增加2514万吨;期末库存为1.2453亿吨,比上年度1.2907亿吨减少454万吨。其中:预计20xx/20xx年度美国玉米产量为3.1392亿吨,比上年度3.1617亿吨减少225万吨;消费量为2.7954亿吨,比上年度2.8501亿吨减少547万吨,其中用于玉米乙醇消费量为1.27亿吨,比上年度减少53万吨;期末库存为2035万吨,比上年度2864万吨减少829万吨。由上可见,20xx/12年度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为14.2%,是近二十年来的低点,供应形势相当紧张。从趋紧的供需情况来看,玉米价格理应处于历史高位。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目前玉米价格已处于高位,可以说基本上已经反应了供需趋紧的基本面。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玉米增产,但在国家政策及农户惜售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一季度玉米价格仍不跌反涨(特别在优质玉米缺口明显的情况下,其抗跌性将更为明显),展望后市,随着农户存粮水平继续降低、优质粮源延后销售及玉米消费进一步升温,国内玉米供求矛盾可能再度显现。此外,今年东北春耕生产继续面临春旱的严峻考验。若后期天气对新季玉米播种构成不利影响,不排除国内玉米价格在今年二、三季度迈向新的高点。后期关注焦点:中、美玉米播种期间各机构对种植面积预估的调整、播种期间天气变化、市场运行表现及政策调控。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篇3

一、调查目的

针对中国手机市场目前的规模和发展趋势,结合手机市场受区域结构和品牌结构的影响,分析预测20xx年手机市场消费价格变化和功能研发情况,为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与消费行为做参考,同时为技术研发机构和经销商销售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二、调查内容

分工合作,重点调查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环境调查: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手机市场现今的发展规模和发展趋势。

2、科技环境调查:手机是高科技产品,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手机业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3、消费者调查:消费者范围大,我们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做部分的调查分析,研究大学生的手机消费需求及购买行为倾向。

4、市场需求调查:受区域的分布影响,了解不同地区手机市场需求。

5、市场竞争调查:了解竞争对手,获得竞争优势。以主要手机品牌为例。

6、产品调查:包括产品品牌、产品功能的调查和分析。

7、价格调查:了解手机市场价格变化情况,针对08年手机市场大打价格战后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和手机销售商所带来的影响。

8、分销渠道调查:手机的销售渠道简单,研制出来后直接到市场销售,同时也有二手市场的存在。

三、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文案调查法。合理分配人员分别从网络、报纸、杂志上搜索相关资料,了解近年来中国手机市场的规模、增长趋势、主要品牌及其手机销售情况、手机功能变动情况等。

此外,辅助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各类消费者对手机品牌、手机功能、手机外观及价格等方面的不同喜好,助于手机厂商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研发不同特色产品。

四、调查结果分析

1、经济环境调查

金融海啸已经席卷全球,金融形势恶化不仅引起了金融市场的动荡,更是影响实体产业的发展,手机板块也难以独善其身。20xx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的冲击,整个市场表现不乐观,用户消费,尤其中高端消费萎缩,不少消费者对购买新产品持币观望,消费需求趋于保守,使20xx年中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

手机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xx年1月,GSM手机销量微涨2.1%,CDMA手机销量大幅上升27.2%。虽然全球整体经济形势依然低迷,但在元旦、春节双节日促销和年末及年初厂商大力清货等因素的影响下,GSM手机销量持续两个月出现小幅回升。

2、科技环境调查

随着手机市场成熟度增强,同质化程度明显,手机利润率逐渐降低。高像素、多媒体化、支持GPS、智能化,已经成为增强产品差异化、为厂商提供高利润空间的重要方向。国际主流厂商凭借在品牌、研发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在这些领域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产品发展趋势方面,产品细分化不断加强,如诺基亚推出针对零售消费者的电邮服务,希冀将电邮业务向大众消费者推广,与定位在企业电邮服务的RIM形成差异化竞争;在产品功能方面逐步功能精专化,如三星等厂商已经推出800万像素手机,并配备动作感应器、微笑拍摄、眨眼识别、白平衡以及对比度、饱和度、锐化等专业拍照功能。

未来的手机技术发展将主要集中在终端硬件上的不断升级和软件服务上的推陈出新。硬件方面,未来的手机将具备更大尺寸更高分辨率的屏幕,千万像素级别的摄像头,更高运行频率的处理器等等;软件方面,未来的手机会有更接近人类自然生活体验的操作方式,更多集成化的新服务和新应用等。

3、消费者调查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移动通信服务的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增长迅速,手机日渐普及。中低年龄层手机普及率的增长要明显高于中年层的居民,而且,手机潜在消费群有低龄化的趋势,可以说青少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校园的学生群体当中,大学生、准大学生群体是目前学生消费群体的主力军。目前学生手机年消费量约在50万部左右,约占市场总消费量的8.2%,随着近几年来各地高校的不断扩招,目前全国每年新增大学生超过了250万,高校在校生人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今年在校生人数将接近900万,而这些年龄段在18-25岁的年轻人正是手机消费的主要群体。

根据调查显示,在学生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品牌中,学生市场份额偏高的品牌有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这几个品牌无一例外都是主要以低端机冲击市场,目前国产品牌在学生市场中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

大、中学生购买手机主要考虑因素是时尚个性化款式、功能、价格、品牌等,这也成为学生购买手机的四个基本准则。在调查中表明,大学生选择手机时最看重的是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占45%;但大学生也并非一味追求外表漂亮,内涵也很重要,所以手机功能也占有一席之位,占40%;其次看重的是价格,而较少看重的是品牌,可见大学生还是比较看重实际的。

很多学生购买手机只是打算暂时用一下,有75%的被调查学生表示等有钱了或毕业工作了再买个好的、时尚的,这种情况将会很容易形成手机的再次消费。由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学生手机市场是个很广阔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

4、市场需求调查区域结构分析

据收集资料显示,手机市场区域关注度分布不均衡,并且整体上呈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特征,华南地区位居第一,关注比例达到34.0%。随着内陆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及北方市场用户关注度不断提高。

在各个地区,各大品牌竞争也相对激烈,诺基亚手机关注度位居榜首,华南区域品牌关注度集中程度最高,索尼爱立信在华南竞争力超过其他区域市场;华东区域三星竞争力提升,华北市场诺基亚关注度跌至50%以内。目前国内市场上欧美手机仍占据着主导地位,日韩手机也占据着不小的市场份额,国产手机也逐渐在国内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现象会出现缓解。随着经济向内陆地区的推进,区域市场战略的继续深入,中西部城市将会成为带动区域关注上升的重要因素,华南、华东与华北市场关注会出现下滑。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篇4

国内玉米市场虽迎来丰收好年景,却呈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大涨行情。20xx年春节过后,国内玉米市场承接上年末的上涨势头,以东北产区为“龙头”展开了新一轮强劲上涨,玉米期价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在国内养殖业消费进入传统淡季,小麦替代“如为如荼”等较多不利因素之下,国内玉米行情缘何“淡季不淡”,仅仅是一个多月的涨幅都令一些人士预测大跌的幅度?我国玉米市场一轮大涨之后又将何去何从?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作以分析及展望。

一、今年一季度国内玉米行情简要回顾

(一)、价格走势回顾

一季度,国内玉米市场延续去年年末的上涨行情。特别是2月份以来,随着北方贸易商、东北用粮企业陆续展开收购(尤其是在国储入市收购的提振下),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涨势惊人。按照去年临储政策出台前,东北玉米低位价格水平计算,截至3月上旬,东北产区玉米价格累计涨幅均超过了150元/吨。受其影响,北方港口玉米价格一度攀高,截至3月中旬,大连玉米平舱价格最高触及2520元/吨的历史高位(去年9月大连主流平舱达到2510元/吨)。而在南方需求减弱的情况下,港口玉米收购价格有所走软,东北产区与港口间“倒挂“格局日趋明显。与此同时,在东北玉米强劲涨势带动下,华北玉米价格先跌后涨。至此,国内玉米市场实现了轮番上涨的较好预期。

(二)、影响因素分析

今年年初至今,玉米价格走出一波上涨行情,玉米价格从年初的2250元/吨上涨至3月末的2370元/吨,涨幅在6%左右。虽然国内玉米丰收增产、饲养业消费不振、深加工企业利润下滑、进口玉米持续高量等利空消息客观存在,但国内玉米价格仍能在多番利空因素的作用下持续坚挺向上,究其主要原因如下:

1、国储收购成为玉米价格走高的“新动力”。今年春节过后,随着国内玉米市场购销逐步复苏,东北、河北部分地区国储补库启动成为短期市场的一个利多因素。截止3月10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11个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xx年新产玉米5680.8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389.2万吨。与去年同比分别增加613.6万吨和124.6万吨。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xx/12年全国玉米总产量增长8.2%(达到1.9175亿吨)。由此可见,国储收购力度加大对于玉米价格的推动作用。同时,随着华北粮源水分下降,自2月下旬开始当地国储收购力度加强,无疑成为当地玉米价格上涨的推手之一。

2、农户惜售心理普遍较强,售粮时间有所延迟。由于上一年新季玉米“上市越晚越赚钱”的现象给农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xx/12年度新粮上市之初,农户惜售心理仍较强,部分农户已经将优质玉米“颗粒归仓”,等待5、6月份销售。支持农户延后销售的理由:其一,今年东北降雪偏少,玉米水分下降较快,利于农户保管;其二,近年来,国家对一些产粮大县的玉米储存仓实行补贴,加剧了农户售粮延迟的现象,而这一情况在我省尤为明显。

3、深加工企业不断提高玉米收购价。今年一季度,为获取粮源,东北大部分深加工企业不断提高玉米收购价。截止3月末,我省中粮生化榆树公司玉米挂牌价格为2220元/吨,水分14%,折扣1:1,较年初上涨100元/吨,日收购量1000吨;四平天成公司玉米挂牌价2320元/吨,折扣比1:1.2,上涨120元/吨,日收购量数百吨。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东北玉米产区玉米存量不断消耗,农户较为惜售;二是加工企业库存相对紧张,面临阶段性补库需求。在库存偏低的当下,企业补库意愿比较强烈;三是受东北产区及南北港口玉米价格上涨带动。截止3月末,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相对春节前已经上涨100元/吨以上;北方港口玉米主流平舱报价2520元/吨,较春节前上涨150元/吨以上;四是各收购主体看涨心理较强,收购趋于积极。

4、养殖、饲料消费进入传统淡季,“低消费”与“高价位”难以匹配。一方面,春节过后是养殖业的传统淡季。有关数据显示,3月14日全国生猪出厂均价为15.81元/公斤,环比降幅为6.78%,猪粮比价自1月中旬开始连续回落至目前的6.59:1,跌幅达到11.4%。同时,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回落至280元/头,加之面临仔猪价格和饲料成本的高企,同时受到疫情的影响,养殖户补栏量并没有出现明显增加;另一个方面,为迎合节日消费,每年春节前国内养殖业均会经历一轮畜禽大批量出栏,此后国内畜禽存栏量相对偏低直接将饲料行业引入传统消费淡季。今年同样如此,一季度,消费率先启动的南方港口饲料企业在春节过后集中补栏之后,采购步伐有所放缓,从而导致东北港口玉米价格水平缺乏需求的持续推动。此外,华北、南方不少销区小麦替代比例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也限制了国内玉米使用量。

5、华北局部玉米品质堪忧,与东北玉米间的比较优势弱化。去年因小麦迟收和秋季收获期间阴雨连绵不仅推迟了华北玉米的收获时间,也导致不少地区玉变在收获间已经感染田间霉菌,华北玉米质量参差不齐,霉变情况甚至导致去年关内饲料企业到东北采购玉米的时间较往年提前1-2个月。

今年一季度,价格低廉的华北玉米已吸引了不少中间商和饲料企业前往采购。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春季气温的回升,山东、河南等地玉米霉变问题将更为突出,影响饲料企业批量使用,其与东北玉米间的比较优势也相对弱化。何况,2月中下旬开始,华北玉米价格已经出现触底反弹,局部地区低价玉米上市进度较快。

二、后期国内玉米市场形势分析

(一)政策因素

1、国储拍卖对市场冲击料将有限。虽然今年二季度国储拍卖可能成为玉米市场阶段性利空因素,但鉴于国储库存较低、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关系继续趋紧的现状,前期其收储玉米将大部分流入储备库。由此可见,既便后期国家进行拍卖,其市场供应量也可能有限,对市场价格产生冲击料将不大。

2、政策调控已成市场关注焦点。20xx年上半年,由于玉米价格居高不下,国家于4月下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玉米深加工产业进行调控,包括严格限定深加工玉米用量、责令手续不全的企业停建停产、暂停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增值税抵扣政策以及收紧非储备企业玉米收购的信贷资金等。鉴于目前国内玉米持续走强的态势,国家对深加工企业收购是否会再次出台限制政策,已成市场关注焦点。

(二)市场供求因素

1、玉米上市量局部趋增,优质玉米延后销售倾向明显。3月下旬以来,受气温升高以及农民卖粮习惯的影响,东北、华北部分产区农户玉米上市量较前期有所增加。一般来说,春耕或者华北麦收以前农户会卖出一部分存粮,一方面为新季播种筹措资金;另一方面,为新收谷物腾出储存空间。据了解,目前我省、山东部分地区农户惜售心理较前期有所改观。不过,鉴于不少农户储存条件较好,在新粮上市初期早已将优质玉米颗粒归仓,因此今年东北产区优质玉米延后销售的倾向可能更甚至于往年。

2、国内饲料消费趋于升温,推动玉米价格上行。根据养殖业的一般规律,在经历了春节后的阶段性低谷和补栏逐步恢复以后,二季度国内饲料消费量趋于回升,并有利于国内玉米消费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虽然20xx年初国内家禽养殖业重回亏损区间,养殖户补栏热情下降,但在20xx年高利润的刺激下,自去年四季度开始,国内能繁母猪比例稳步抬升,据了解,生猪存栏量同比增加近一成。考虑到目前国内华北和南方销区禽料中小麦替代玉米比例普遍高达50%以上,部分企业的鸭料中更是以完全替代。相对而言,猪料中小麦替代比例较低,预计二季度国内猪料消费增长对玉米需求的推动将更为明显。

3、小麦替代玉米已颇具规模,整体比例进一步上升空间有限。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玉米价格屡创新高,小麦走势相对稳定,后者比价优势明显,小麦替代玉米水平达到历史高位。其中华北及南方不少饲料企业的小麦采购量已远超玉米,小麦在饲料中的替代已“常规化”。除目前河北、山东少部分地区小麦替代玉米数量有增长趋势之外(因此前上述地区价差不足50元/吨,不适于批量替代),全国多数地区小麦替代比例已达到极值,替代比例进一步上升空间有限。

4、进口玉米不太可能大幅增加,对国内玉米市场影响不大。近两年来受国内玉米消费增加的影响,国内开始较大批量的进口玉米,从而引发了市场对国内玉米进口数量后期将会大幅度增加的预期。但分析认为,虽然,近两年国家玉米进口数量出现增加,但其占国内产量及消费量的比例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国家对转基因玉米进口态度仍然较为谨慎,完全自给仍然是国内玉米种植的主要目标。20xx年9月20日由农业部发布的《全国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要求“十二五”期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自给率达到100%。从此规划可以看出,今后一段时期国内玉米进口仍将会是适度的,不会出现特别大幅度的增加。此外,我国玉米供应充足,供需平衡,未来一两年玉米进口量不太可能大幅增长。

(三)玉米质量情况

东北玉米质量正常,华北玉米霉变严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公布的《20xx年秋粮收获质量调查报告》显示,20xx年吉林、黑龙江、辽宁等9个玉米主产省总体质量正常,中等(容重≥650g/L)以上比例达到97%,但不完善粒和霉粒有所增加,其中、河北、山东、河南、陕西质量为近年来最低,平均容重和一等品比例下降。这一点不仅解释了为何去年秋粮上市以后,东北粮源迅速消耗,还解释了丰产背景下,为何今年国内玉米价格不跌反涨的部分原因。随着二季度度国内消费进一步升温,国内玉米供求矛盾可能再度显现,同时“优质优价”现象将趋于明显。

(四)农业气象因素

东北干旱形势令人担忧,新季玉米播种前景不明。就我国来讲,3月上旬,东北、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降雪,有利于土壤增墒保墒。但国家气象部门称,由于去年秋季以来,东北地区降水偏少3-8成,江河来水偏少,水库蓄水不足,旱地缺墒面积增加,预计春季东北西部地区降水仍然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春旱发生几率增加。同时,东北东部春季可能出现低温多雨天气,对适时春播和播种出苗造成威胁。为此,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增加的情况下,20xx/13年度玉米能否增产,若增产其幅度也是一个问号。

(五)宏观经济因素

物价涨幅持续回落,成本推动作用减弱。自20xx年下半年开始,针对国内物价持续上涨的局面,国家将稳定物价摆在了突出位置。经过一年多的调控,物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与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走势密切相关的农产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幅度自20xx年7月份达到19.8%的高位后震荡回落,带动CPI指数在同期上涨到37个月以来的新高——6.5%后出现回落。20xx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创下了20个月来的新低,两年以来首次低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目前物价涨幅仍有进一步回落的趋势。

此外,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从出台的有关措施来看,20xx国际国内货币政策渐向宽松。同时,温总理提出今年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今年经济工作开局良好。CPI的大幅回落说明成本上涨对商品价格的推动力将逐渐减弱,意味着后期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也将同步减弱。

(六)国际市场因素

全球玉米供需趋紧,玉米价格处于高位水平。据美农业部最新报告预计全球20xx/20xx年度玉米产量为8.6496亿吨,比上年度8.2924亿吨增加3572万吨;消费量为8.6949亿吨,比上年度8.4435亿吨增加2514万吨;期末库存为1.2453亿吨,比上年度1.2907亿吨减少454万吨。其中:预计20xx/20xx年度美国玉米产量为3.1392亿吨,比上年度3.1617亿吨减少225万吨;消费量为2.7954亿吨,比上年度2.8501亿吨减少547万吨,其中用于玉米乙醇消费量为1.27亿吨,比上年度减少53万吨;期末库存为2035万吨,比上年度2864万吨减少829万吨。由上可见,20xx/12年度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为14.2%,是近二十年来的低点,供应形势相当紧张。从趋紧的供需情况来看,玉米价格理应处于历史高位。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目前玉米价格已处于高位,可以说基本上已经反应了供需趋紧的基本面。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玉米增产,但在国家政策及农户惜售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一季度玉米价格仍不跌反涨(特别在优质玉米缺口明显的情况下,其抗跌性将更为明显),展望后市,随着农户存粮水平继续降低、优质粮源延后销售及玉米消费进一步升温,国内玉米供求矛盾可能再度显现。此外,今年东北春耕生产继续面临春旱的严峻考验。若后期天气对新季玉米播种构成不利影响,不排除国内玉米价格在今年二、三季度迈向新的高点。后期关注焦点:中、美玉米播种期间各机构对种植面积预估的调整、播种期间天气变化、市场运行表现及政策调控。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篇5

一、调查目的

针对中国手机市场目前的规模和发展趋势,结合手机市场受区域结构和品牌结构的影响,分析预测20xx年手机市场消费价格变化和功能研发情况,为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与消费行为做参考,同时为技术研发机构和经销商销售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二、调查内容

分工合作,重点调查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环境调查: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手机市场现今的发展规模和发展趋势。

2、科技环境调查:手机是高科技产品,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手机业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3、消费者调查:消费者范围大,我们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做部分的调查分析,研究大学生的手机消费需求及购买行为倾向。

4、市场需求调查:受区域的分布影响,了解不同地区手机市场需求。

5、市场竞争调查:了解竞争对手,获得竞争优势。以主要手机品牌为例。

6、产品调查:包括产品品牌、产品功能的调查和分析。

7、价格调查:了解手机市场价格变化情况,针对08年手机市场大打价格战后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和手机销售商所带来的影响。

8、分销渠道调查:手机的销售渠道简单,研制出来后直接到市场销售,同时也有二手市场的存在。

三、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文案调查法。合理分配人员分别从网络、报纸、杂志上搜索相关资料,了解近年来中国手机市场的规模、增长趋势、主要品牌及其手机销售情况、手机功能变动情况等。

此外,辅助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各类消费者对手机品牌、手机功能、手机外观及价格等方面的不同喜好,助于手机厂商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研发不同特色产品。

四、调查结果分析

1、经济环境调查

金融海啸已经席卷全球,金融形势恶化不仅引起了金融市场的动荡,更是影响实体产业的发展,手机板块也难以独善其身。20xx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的冲击,整个市场表现不乐观,用户消费,尤其中高端消费萎缩,不少消费者对购买新产品持币观望,消费需求趋于保守,使20xx年中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

手机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xx年1月,GSM手机销量微涨2.1%,CDMA手机销量大幅上升27.2%。虽然全球整体经济形势依然低迷,但在元旦、春节双节日促销和年末及年初厂商大力清货等因素的影响下,GSM手机销量持续两个月出现小幅回升。

2、科技环境调查

随着手机市场成熟度增强,同质化程度明显,手机利润率逐渐降低。高像素、多媒体化、支持GPS、智能化,已经成为增强产品差异化、为厂商提供高利润空间的重要方向。国际主流厂商凭借在品牌、研发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在这些领域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产品发展趋势方面,产品细分化不断加强,如诺基亚推出针对零售消费者的电邮服务,希冀将电邮业务向大众消费者推广,与定位在企业电邮服务的RIM形成差异化竞争;在产品功能方面逐步功能精专化,如三星等厂商已经推出800万像素手机,并配备动作感应器、微笑拍摄、眨眼识别、白平衡以及对比度、饱和度、锐化等专业拍照功能。

未来的手机技术发展将主要集中在终端硬件上的不断升级和软件服务上的推陈出新。硬件方面,未来的手机将具备更大尺寸更高分辨率的屏幕,千万像素级别的摄像头,更高运行频率的处理器等等;软件方面,未来的手机会有更接近人类自然生活体验的操作方式,更多集成化的新服务和新应用等。

3、消费者调查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移动通信服务的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增长迅速,手机日渐普及。中低年龄层手机普及率的增长要明显高于中年层的居民,而且,手机潜在消费群有低龄化的趋势,可以说青少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校园的学生群体当中,大学生、准大学生群体是目前学生消费群体的主力军。目前学生手机年消费量约在50万部左右,约占市场总消费量的8.2%,随着近几年来各地高校的不断扩招,目前全国每年新增大学生超过了250万,高校在校生人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今年在校生人数将接近900万,而这些年龄段在18-25岁的年轻人正是手机消费的主要群体。

根据调查显示,在学生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品牌中,学生市场份额偏高的品牌有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这几个品牌无一例外都是主要以低端机冲击市场,目前国产品牌在学生市场中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

大、中学生购买手机主要考虑因素是时尚个性化款式、功能、价格、品牌等,这也成为学生购买手机的四个基本准则。在调查中表明,大学生选择手机时最看重的是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占45%;但大学生也并非一味追求外表漂亮,内涵也很重要,所以手机功能也占有一席之位,占40%;其次看重的是价格,而较少看重的是品牌,可见大学生还是比较看重实际的。

很多学生购买手机只是打算暂时用一下,有75%的被调查学生表示等有钱了或毕业工作了再买个好的、时尚的,这种情况将会很容易形成手机的再次消费。由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学生手机市场是个很广阔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

4、市场需求调查区域结构分析

据收集资料显示,手机市场区域关注度分布不均衡,并且整体上呈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特征,华南地区位居第一,关注比例达到34.0%。随着内陆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及北方市场用户关注度不断提高。

在各个地区,各大品牌竞争也相对激烈,诺基亚手机关注度位居榜首,华南区域品牌关注度集中程度最高,索尼爱立信在华南竞争力超过其他区域市场;华东区域三星竞争力提升,华北市场诺基亚关注度跌至50%以内。目前国内市场上欧美手机仍占据着主导地位,日韩手机也占据着不小的市场份额,国产手机也逐渐在国内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现象会出现缓解。随着经济向内陆地区的推进,区域市场战略的继续深入,中西部城市将会成为带动区域关注上升的重要因素,华南、华东与华北市场关注会出现下滑。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篇6

20xx年,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并呈前低后高、小幅回升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同比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消费品市场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在较大基数上实现了稳步增长。从20xx年突破20万亿增至30万亿只用了3年时间,比从10万亿到20万亿加快了1年,而此前从1992年的1万亿到突破10万亿更是用了16年。同时,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至66.4%,比20xx年高15.4个百分点,充分发挥了经济增长“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20xx年全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2558亿元,增长7.8%。

在商品零售中,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14484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化妆品类零售额204亿元,同比增长5.9%。

20xx年全年,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2558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化妆品类1-12月份零售额20xx亿元,同比增加8.8%。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篇7

一、市场分析

1总人口在60万左右的县级市场

2近视人群报告:

调查报告:我国是一个人口密集大国,其近视率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青少年近视患者就高达数千万人,而且还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

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达45%(7-13岁)

初中生的近视率达64%(13-16岁)

高中生的近视率达89%(16-19岁)

3目标市场:18岁以下视力不良的青少年群体。

a级市场目标群体。60万人的县级市场,18岁以下青少年按1/10的比率计算,近视率按50%计算(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近视平均值)则一个县级市场的目标消费人群为:60_1/10_50%=3万人。

二、优势:

国内尖端生物制药领域最新研制产品。千百万青少年近视群体,资源后续不断,利于长线经营。

青少年近视人数众多,潜力无限,利润无限。

项目易于操作,推广便利,效果显著,消费者广泛接受。

投资少,见效快,回报大,风险低。

垄断区域经营,采取独家保护,广进一家财源。

托管经营模式,保姆式全程服务扶持,免除后顾之忧。

为加盟商提供样板店考察观摩。介绍成功经验。

新颖独特的宣传模式,可规避大量广告费用投入风险。

同行业中更大的利润空间,更低的供货价格,更优质的产品质量。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篇8

中国目前有保健品生产企业3000余家,注册品牌品种近6000个。品种分散企业规模小就是中国保健品企业现状。其中年销售规模过亿元的企业不到100家。年销售过10亿元的企业不到20家。

目前进口保健品约占保健品总量的4%,但其销售额20xx年已占到保健品总销售额的70%左右。保健品的销售方式现在有直销、会议营销、传统销售、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及其它销售等几类主要销售方式。其中直销约能占到总销售的50%、会议营销占20%、其它销售合计占30%。

目前国内保健品市场表现为:国内品牌发展后劲不足,洋品牌保健品一路升温。维生素、矿物质及各类营养概念产品迅速发展,国产中药材概念的简单深加工保健品衰退加快。

近年国内食品安全事故平平发生,国产商品信誉度普遍遭受怀疑。而保健品自其诞生以来更是丑闻不断,是国内信誉最差的食品品类。即使在这种现状下保健品依然达到上千亿的市场规模。说明人民对健康的需求是真正的刚需。但同时我们看消费结构的改变能很清楚的看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变化。为什么年销售80亿的三株口服液是国产保健品不可逾越的高峰?为什么短短10几年安利能从0到200亿?

1是因为消费者在用脚给安全投票。

2是消费产品结构的变化。

3保健品消费人群的变化。

目前我国保健品消费人群以老年人为主,以治病需求为主。带有保健品早期市场的明显特征。为一种不健康不成熟的消费观念。保健品不是治病而是预防疾病、延缓衰老。老板去美国一趟回来说感受其中有:美国人普遍吃营养品;美国人看着就是比我们年轻皮肤好。我们再看看安利的国内消费者是谁?中年人。这是保健品的正确方向和未来。市场已经在证明这一趋势变化。

中国保健品发展方向

中国的保健品市场发展呈现二个明显的方向:

1、传统中医药科学为基础的药、食同源性产品。

比如:阿胶西洋参人参高丽参海参鹿茸冬虫夏草等品牌如:同仁堂正官庄等等

2、以西方科技和医学为基础的精准营养产品。

比如:鱼油大豆磷脂维生素矿物质及动植物提取营养物(如骨胶原、胶原蛋白等)。

品牌如:安利康宝莱汤臣倍健等等

现代的科研和文化教育,为营养物奠定了越来越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了人们能普遍接受的科学。使营养物补充从需要补充变成了每日必需。而我们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发展停滞,研究落后。再加上加工简单,产品粗糙已经失去竞争优势。这一竞争态势还将持续。

西方科学界已经将自然疗法作为重点研究的方向,来探寻人类健康的需要。他们在对中医、印度医学以及古老的印第安医学等传统医学上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我们。看看已经运用在西方功能性保健品上的来自于古老医学思维的各类植物提取物成分就知道,我们已经落后很多。

保健品购买行为趋势

分析保健品的购买行为看二组数据:

1,直销、会议营销占保健品销售的比重。

2,进口保健品如国产保健品的市场份额比较。

直销和会议营销能占到近70%的保健品市场份额,印证了保健品销售从产品销售向健康咨询转向的方向。印证了专业的健康咨询在保健品销售中的地位。直销和会议营销形态下的保健品销售人员对消费者有大量面对面产品宣传和健康咨询服务工作。更容易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进口保健品销售额远高于国内保健品,一是精准营养的补充理论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并信服。二是国内的保健品本身标准不高,企业自律性也不强,导致产品功效不明显。同时质量问题频出。消费者中信任度本就很差。自然无法面对高质量进口产品的的竞争。

国内保健品企业一般规模较小,企业研发实力弱,科技力量不强。面对进口大企业的冲击与竞争,短时间无法改变颓势。只能在传统产品领域和部分产品上保持优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和饮食变化将更大,更加不健康。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加深和个人收入的增长以及国民素养的普遍提高,保健品的人均消费金额在提升,消费理念在成熟,消费人群年轻化。保健健康的需求将更加刚性和迫切。保健品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将持续增长。社会已经滋生能满足专业保健品销售渠道成活的土壤。

专业的保健品销售渠道在满足人们健康咨询的同时,兼顾了人们的购买方便以及提供了更多的保健品消费选择。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篇9

一、市场分析

1总人口在60万左右的县级市场

2近视人群报告:

调查报告:我国是一个人口密集大国,其近视率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青少年近视患者就高达数千万人,而且还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

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达45%(7-13岁)

初中生的近视率达64%(13-16岁)

高中生的近视率达89%(16-19岁)

3目标市场:18岁以下视力不良的青少年群体。

a级市场目标群体。60万人的县级市场,18岁以下青少年按1/10的比率计算,近视率按50%计算(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近视平均值)则一个县级市场的目标消费人群为:60_1/10_50%=3万人。

二、优势:

国内尖端生物制药领域最新研制产品。千百万青少年近视群体,资源后续不断,利于长线经营。

青少年近视人数众多,潜力无限,利润无限。

项目易于操作,推广便利,效果显著,消费者广泛接受。

投资少,见效快,回报大,风险低。

垄断区域经营,采取独家保护,广进一家财源。

托管经营模式,保姆式全程服务扶持,免除后顾之忧。

为加盟商提供样板店考察观摩。介绍成功经验。

新颖独特的宣传模式,可规避大量广告费用投入风险。

同行业中更大的利润空间,更低的供货价格,更优质的产品质量。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篇10

中国目前有保健品生产企业3000余家,注册品牌品种近6000个。品种分散企业规模小就是中国保健品企业现状。其中年销售规模过亿元的企业不到100家。年销售过10亿元的企业不到20家。

目前进口保健品约占保健品总量的4%,但其销售额20xx年已占到保健品总销售额的70%左右。保健品的销售方式现在有直销、会议营销、传统销售、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及其它销售等几类主要销售方式。其中直销约能占到总销售的50%、会议营销占20%、其它销售合计占30%。

目前国内保健品市场表现为:国内品牌发展后劲不足,洋品牌保健品一路升温。维生素、矿物质及各类营养概念产品迅速发展,国产中药材概念的简单深加工保健品衰退加快。

近年国内食品安全事故平平发生,国产商品信誉度普遍遭受怀疑。而保健品自其诞生以来更是丑闻不断,是国内信誉最差的食品品类。即使在这种现状下保健品依然达到上千亿的市场规模。说明人民对健康的需求是真正的刚需。但同时我们看消费结构的改变能很清楚的看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变化。为什么年销售80亿的三株口服液是国产保健品不可逾越的高峰?为什么短短10几年安利能从0到200亿?

1是因为消费者在用脚给安全投票。

2是消费产品结构的变化。

3保健品消费人群的变化。

目前我国保健品消费人群以老年人为主,以治病需求为主。带有保健品早期市场的明显特征。为一种不健康不成熟的消费观念。保健品不是治病而是预防疾病、延缓衰老。老板去美国一趟回来说感受其中有:美国人普遍吃营养品;美国人看着就是比我们年轻皮肤好。我们再看看安利的国内消费者是谁?中年人。这是保健品的正确方向和未来。市场已经在证明这一趋势变化。

中国保健品发展方向

中国的保健品市场发展呈现二个明显的方向:

1、传统中医药科学为基础的药、食同源性产品。

比如:阿胶西洋参人参高丽参海参鹿茸冬虫夏草等品牌如:同仁堂正官庄等等

2、以西方科技和医学为基础的精准营养产品。

比如:鱼油大豆磷脂维生素矿物质及动植物提取营养物(如骨胶原、胶原蛋白等)。

品牌如:安利康宝莱汤臣倍健等等

现代的科研和文化教育,为营养物奠定了越来越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了人们能普遍接受的科学。使营养物补充从需要补充变成了每日必需。而我们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发展停滞,研究落后。再加上加工简单,产品粗糙已经失去竞争优势。这一竞争态势还将持续。

西方科学界已经将自然疗法作为重点研究的方向,来探寻人类健康的需要。他们在对中医、印度医学以及古老的印第安医学等传统医学上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我们。看看已经运用在西方功能性保健品上的来自于古老医学思维的各类植物提取物成分就知道,我们已经落后很多。

保健品购买行为趋势

分析保健品的购买行为看二组数据:

1,直销、会议营销占保健品销售的比重。

2,进口保健品如国产保健品的市场份额比较。

直销和会议营销能占到近70%的保健品市场份额,印证了保健品销售从产品销售向健康咨询转向的方向。印证了专业的健康咨询在保健品销售中的地位。直销和会议营销形态下的保健品销售人员对消费者有大量面对面产品宣传和健康咨询服务工作。更容易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进口保健品销售额远高于国内保健品,一是精准营养的补充理论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并信服。二是国内的保健品本身标准不高,企业自律性也不强,导致产品功效不明显。同时质量问题频出。消费者中信任度本就很差。自然无法面对高质量进口产品的的竞争。

国内保健品企业一般规模较小,企业研发实力弱,科技力量不强。面对进口大企业的冲击与竞争,短时间无法改变颓势。只能在传统产品领域和部分产品上保持优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和饮食变化将更大,更加不健康。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加深和个人收入的增长以及国民素养的普遍提高,保健品的人均消费金额在提升,消费理念在成熟,消费人群年轻化。保健健康的需求将更加刚性和迫切。保健品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将持续增长。社会已经滋生能满足专业保健品销售渠道成活的土壤。

专业的保健品销售渠道在满足人们健康咨询的同时,兼顾了人们的购买方便以及提供了更多的保健品消费选择。

推荐访问:调研报告 商业 市场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范文模板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怎么写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内容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怎么做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费用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优秀范文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商业市场调研报告模板 商业市场调查报告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2023小学一年级班主任个人总结9篇(完整文档)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个人总结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忙的,然而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好教师的标志,也能从...

22023年商场管理者的年终总结3篇

商场管理者的年终总结有句话叫做“入对门、跟对人”,也就是讲一个人在选择自己的事业时,要选择一个...

3新学期班主任总结15篇【通用文档】

新学期班主任总结刚入学的新生对职业学校充满了好奇和浪漫的幻想,似乎已经摆脱了最痛苦的学习生活,...

42023年度维修年终总结14篇

维修年终总结一、日常工作完成情况1、20__年度共完成约项零维修工作,其中有公共区域,业主维修,商户...

52023年度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总结15篇(范例推荐)

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总结我们始终落实县局的各项规定,认真组织学习《漳州市教学教研常规(修订本)》。结...

62023年度五年级语文老师教学总结13篇【完整版】

五年级语文老师教学总结这学期来本人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

7小学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总结6篇(完整)

小学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总结时光如星域间的流星,来去匆匆,一个学期的教学有结束了。本学期我在去年担...

8最新医院年度总结14篇

最新医院年度总结作为一名市级医院的护士,自离开学校进入医院真正接触到病人后,我深刻体会到虽然在...

92023年医院工作岗位个人总结3篇(全文完整)

医院工作岗位个人总结一、20--年基本工作情况工作方面,我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

10生产车间主任个人年终总结3篇

生产车间主任个人年终总结一、改造实施生产线的拆装由专业改造公司进行,生产线的具体项目改造由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