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4-05

新闻传播学论文优秀8篇【完整版】

| 来源:网友投稿

新闻传播学论文优秀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升本应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1、论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2、论毛泽东的宣传策略3、论邓小平的新闻思想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闻传播学论文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新闻传播学论文优秀8篇

新闻传播学论文优秀篇1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升本应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

1、论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

2、论毛泽东的宣传策略

3、论邓小平的新闻思想体系

4、论中国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特色

5、我国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

7、论舆论与宣传的关系

8、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9、我国新闻受众浅析

10、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

11、社会责任理论评析

12、接受过程中的选择心理

13、中国报业的困境与前瞻

14、传播媒介发展趋势研究

15、邹韬奋的办报思想与办报特点

16、范长江西北采访的历史意义

17、信息高速公路在中国

18、当代名记者研究

19、都市报纸研究

20、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

(二)

1、现代新闻采访技巧的发展演变

2、记者的心理状态对新闻采写的影响

3、论现场短新闻的采写

4、消息写作的现状与趋势

5、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报道

6、论新闻写作的审美原则

7、试论深度报道

8、新时期人物通讯写作

9、关于新闻写作发展趋势的探讨

10、中西新闻写作的比较研究

11、编辑人员的策划意识

12、新时期报纸版面的特色

13、标题的可读性研究

14、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的地位

15、试论电子技术的运用对版面编排的影响

16、论新闻评论的论题

17、论新闻评论的立论

18、论专栏评论写作

19、论短评的写作

20、报刊政论的起源与发展

21、事实与评论

22、关于选择评论角度的研究

23、新闻价值与评论价值

24、评论写作与吃透两头

25、调查研究与新闻写作

26、报纸策划论

27、新闻采访的本质属性

28、事实与新闻事实

29、新闻采访与记者的认识结构

30、记者的主体意识及名记者成才之道

31、新闻事实的选择与判定

32、市场经济与经济新闻采访模式

33、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及其控制

34、采访主体的心理分析及其控制

35、记者的提问艺术

36、记者的观察艺术

37、事件性新闻采访及其规律

38、非事件性新闻采访及其规律

39、人物采访及其规律

40、新闻导语写作改革之我见

41、生活的丰富性与新闻结构的多样性

42、立体化新闻写作

43、新闻写作运思的心理过程

44、新闻写作美学讨探

45、现场短新闻写作艺术

46、经济新闻写作

47、人物通讯的社会学透视

48、社会新闻写作

49、新闻编辑的宏观思维 50、选稿的辩证法

51、新闻标题艺术

52、报纸版面美化艺术

53、报道的组合规律

54、新时期副刊特色

55、新闻评论写作特性与规律

56、新时期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57、编后写作

58、报纸专栏研究

59、报纸、广播、电视特征的比较研究60、版面组合规律探索

61、面向21世纪的科技报道 62、报纸栏目研究 63、新闻评论与文采

(三)

1、电视新闻中的声画关系

2、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

3、广播的现代传播方式

4、中国广播受众的文化心理研究

5、板块节目的传播特色

6、听众参与和广播优势

7、市场经济与广播媒介功能

8、直播与电视参与

9、节目主持人与主持人节目研究

10、新闻摄影的特性

11、新闻摄影与形象思维

12、动态在新闻摄影中的表现

13、摄影记者的素质与修养

14、新闻摄影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15、广播电视新闻文稿写作

16、广播电视节目市场化研究

17、互动式电视节目之研究

新闻传播学论文优秀篇2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001 记者社会责任论 002 评“用事实说话” 003 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 004 论报刊的市场化 005 谈报纸的批评报道 006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007 论新闻的指导性 008 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 009 舆论引导之我见 010 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 011 新闻传播效果论 016 晚报与日报比较谈 017 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 018 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019 论新闻客观性

020 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 047 简评社会责任理论 052 报纸与网络 053 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

054 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055 记者的新闻敏感 056 试论记者的观察 057 记者的道德修养 058 记者的知识结构 059 采访心理学研究 060 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 061 采访技术初探 062 略谈采访如何深化 063 记者的资料积累 064 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 065 略论新闻导语 066 新闻背景初探

067 新闻结构探讨

068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 069 略论人物通讯 070 工作通讯写作与创新 071 浅谈通讯中的情节和细节 072 试论人物通讯中的情节与细节 073 试论新闻特写

074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 075 信息与新闻写作 076 试论新闻语言

077 略论通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 078 新闻报告方式演进分析 079 科技新闻与人文关怀 080 通讯写作新样式初探 081 批评性事件浅议

082 试论“倒金字塔”结构在当今新闻写作中重要作用及改进思路 083对短新闻报道方式改革的一点思考

085 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

088 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

089 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

090 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

094 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 096 评论写作的情理与文采 097 谈小言论的特点与写作 098 报纸短评初探

105 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

108 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09 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111 试论编辑技巧

112 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 113 编辑与作者关系研究

114 新形势下新闻编辑素质的嬗变 115 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116 编辑策划研究 117 编辑与受众关系研究 118 略论广播新闻的优势和弱点 119 试论广播新闻的语言

120 采编播合——广播新闻改革的趋势

121 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122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 123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124 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与解说词写作

125 广播电视舆论作用初探 126 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 127 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 128 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129 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 130 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

132 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 133 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134 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 135 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性问题 136 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137 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

138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141 CNN对我们的启迪

169 群体压力与采访报道之方法 170 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 171 媒介公共关系研究 172 媒介受众调查研究 175 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 176 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 178 广播电视业经济现状研究 179 传媒集团化研究 180 传媒组织管理研究 181 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182 传媒领导人类型研究 183 我国媒体经营特色研究 184 西方传媒集团发展历史研究 185 中西媒体经营理念研究 186 媒体的垄断与竞争 187 发行研究

188 媒体整合营销战略研究 189 传媒现代化研究

190 中国传媒大扩版、改版机制分析 191 产业化研究

192 媒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193 媒介定位与细分市场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1、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2、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3、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4、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5、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6、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15、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16、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17、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22、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23、“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24、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25、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29、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30、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33、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34、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37、“博客”现象研究

39、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41、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42、网络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43、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4、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5、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6、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47、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49、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50、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51、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生与发展对策

52、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53、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54、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

55、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

56、《中国青年报》时评研究

57、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58、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 60、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1、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2、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4、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

65、谈新闻采写中的人本理念 67、论工作通讯的“研究性”趋势 70、电视新闻评论的媒介特征与体裁特征

71、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

73、后发都市报竞争战略

74、传媒发展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 75、大众化报刊的定价策略分析 76、频道品牌战略与电视发展 78、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

79、论采访的技巧 80、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81、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 82、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36、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一、报纸方向

1、 报纸新闻的语言要求 2. 新闻标题

3、 晚报“早”出现象 4. 都市类报纸的娱乐化倾向 5. 都市类报纸的“价格战” 6. 都市新闻的叙事 7. 报纸的扩版 8. 版面编排 9. 新闻策划 10. 深度报道 11. 经济新闻 12. 法制新闻 13. 新闻时评 14. 报纸广告 15. 记者的职业道德 16. 媒体的社会责任 17. 报纸的新闻舆论监督 18. 隐性采访 19. 新闻摄影 20. 虚假新闻 21. 有偿新闻 22. 娱乐新闻 23. 炒作新闻 24. 新闻故事化 25. 典型报道 26. 漫画新闻 27. 厚报与薄报 28. 新闻自由

29、 独家新闻与独家报道 30. 报纸新闻的“同质化”

二、电视方向 1. 电视新闻语言 2. 说新闻与播新闻 3. 电视民生新闻 4. 电视方言播报

5、 电视娱乐节目的生存之道

6、 主持人的风格 7. 电视画面 8. 同期声 9. 摄像 10. 电视广告 11. 隐性采访 12. 媒体的社会责任 13. 虚假新闻 14. 有偿新闻 15. 娱乐新闻 16. 炒作新闻 17. 电视专题片 18. 电视媒体竞争 19. “新闻电视剧” 20. 电视专业化频道 21. 移动电视

22、 电视传媒与公共空间 23.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 24. 电视批评报道 25. 电视节目的互动意识 26. 电视产业化

27、 电视节目的品牌化运作 28. 电视人的职业精神 29. 电视体育新闻报道 30. 新闻频道 31. 电视调查栏目 32. 湖南卫视的新闻与经营 33. 安徽卫视的电视剧与经营

三、网络方向 1. 网站分析 2. 网络新闻特性 3.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4. 网络新闻的标题制作 5. 网络新闻写作技巧

6、 网络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 7. 网络电视 8. 网络电台 9. 网络侵权

10、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 11. 博客、播客 12. 网络直播 13. 网络新闻的采写权 14. 网络广告 15. 虚假新闻 16. 有偿新闻 17. 娱乐新闻 18. 炒作新闻 19. 网络伦理 20. 网络新闻的变革 21. 网络媒体的可持续性发展 22. 网络环境的受众分化 23. 商业网站的网络新闻运作 24. 网络媒体的新闻核心竞争力 25. 网络杂志 26. 网络游戏

27、 网络传播与我们的生活 28. 网络新闻专题 29. 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

四、广播方向 1. 广播媒体的优劣势 2. 广播的发展趋向 3. 广播新闻的采写特点 4. 广播中的广告 5. 交通广播的生存空间

6、 从“传统广播”到“播客广播”7. 广播热线 8. 广播新闻的互动

五、传播理论

1、 议程设置理论 2. 沉默的螺旋 3. 受众分析 4. 传播效果分析 5.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 6. 文化帝国主义

7、 传播学方法论的几个学派 1. 新闻采访中的“人本意识” 2. 论名人新闻与新闻名人 3. 网络传播与网络出版的现状及其发展

4、 新闻网站与商业网站的新闻标题比较分析

5、 方言电视节目的正负功能辩 6. 从新旧媒体的比较,看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

7、 电视案件报道的正负效应比较 8. 市场营销中的媒体策略 9. 地方媒体的竞争力研究 10. 制播分离--中国电视媒体市场化的必由之路

11、 新闻传播与广告传播的互动 12. 当前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发展和存在弊端

13、 谈论新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14.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互补 15. 从舆论监督谈媒体独立和言论自由权

16、 从广告看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17. 当代中国广告中的西方文化元素 18. 论我国新闻采访中的伦理尺度 19. 论企业的奥运传播策略 20. 论广告人的人文素养 21. 论新闻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22、 新闻记者的新闻素养 23. 论虚假广告内涵与形式 24. 新闻写作中的“视觉化” 25. 试论新闻的教育功能

26、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质结构与形象魅力

27、 从救灾新闻看中国政府的人本思想--以1998抗洪报道和2008抗震报道为例

28、 浅谈电视广告的表现形式对沟通效果的影响

29、 从平面广告看色彩的形式美 30. 浅析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31. 我国网络版报纸现状分析研究 32. 女记者的素质结构与形象魅力 33.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伦理缺失与错位--以四川地震新闻报道为例 34. 同质化形势下媒体如何在“同题竞争”中获胜?

35、 民生新闻促进社会和谐的策略与方法

36、 电视节目中“天下故事”等民生新闻栏目的实证分析

37、 节假日如何保持受众对媒体的兴趣

38、 电子化报纸的现状研究 39. 编辑如何做好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再利用

40、 新闻宣传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1、 对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的管理和引导

42、 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研究 43.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 44. 3G时代手机传播研究 45. 如何打造高素质的电视主持人 46. 论广告策划在广告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47、 广告目标与营销目标的关系 48. 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广告策划 49. 品牌战略与广告策划 50. 广告对消费观念的影响 51. 影视广告中的电影原理运用 52. 广告创意中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运用

53、 音乐在广告创意中的作用 54. 中国广告创意发展史研究 55. 数字电视发展对广告的影响 56. 期刊杂志广告发展对策 57. 广告目标与媒体行程策略 58. 4A公司在我国的经营策略 59. 北京、上海、广州广告业发展分析

60、 北京广告业发展趋势分析 61.新闻发言人的内涵、形象与魅力 62.偏见、政治与新闻传播准则--西方媒体关于西藏等地区**的歪曲报道的实证分析

63、网络舆情与新闻控制 64.新闻学经典概念的本体论解读 65.“反控制新闻学”理论建构初探 66.从地震报道看危机传播中的人文关怀

67、新闻传媒形象创新策略研究 68.危机传播的效果研究 69.报业集团的跨区域运作

70、媒介产品扩散通路的选择与建构

71、手机媒体的盈利方式研究 72.3G时代手机媒体发展趋势探究 73.报业经营与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74.“3G时代”的媒介大变革 75.新闻传播中“舆论场”营造的失当与“度”的把握

76、国内主流新闻网站的受众本位--新华网、人民网为例

77、中国电视新闻人才素质与形象分析

78、 富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 79. 事件营销中的广告传播 80. 论绿色营销背景下的广告创意 81. 奥运营销中的品牌传播 83. 流媒体广告发展趋势 84. 媒介广告经营模式展望 85. 广告跨文化传播传播中的文化冲突

86、 中国传统文化在创意产业中的运用

87、 论广告对青少年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88、论新广告观

89、分众传播对广告传播的重要影响 90.接触管理对于新营销环境下广告传播的重要贡献 91.论整合广告传播

92、整合营销对广告传播的重要影响 93.新传播环境下对网络广告思考 94.手机作为新媒介的特征及其对广告传播价值

95、会展作为媒介的特征及其对广告传播的影响

96、论新媒介--以某某为例 97.论新传播环境中的广告策划 98. 大学生媒体素养研究 99. 媒体暴力现象研究 100.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 101.灾难事件中的中国媒体研究 102.网络传播负面影响研究

103、浅谈房地产广告的变迁(实证) 104.中西方电视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105.隐性广告分析

106、名人广告存在的风险及如何避免 107.电视新闻性节目的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

108、中国儿童广告的发展趋势 109.中国免费报纸研究

110、电视传播的影响力与社会责任 111.论民生新闻的新闻价值嬗变 112.论电视新闻的娱乐性趋势 113.电视新闻的客观性与导向性 114. 电视传播与受众心理 115. 抗震救灾中电视话语的传播效果分析

116、 电视访谈节目的非语言符号解读

117、 电视媒体正面报道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118、 论《百家讲坛》与文化传播观念的更新

119、 电视新闻话语的基本结构与意义

120、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气质对节目的影响和作用

121、 论电视新闻话语的编码实践 122. 解说词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与作用

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论 文 选 题

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当前新闻摄影记者工作状况调查与研究

新闻摄影记者职业特点研究 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文化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教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试析报纸发行量的信息不对称性 浅论报纸发行定价与发行量的辨证关系

对《环球时报》经营模式的一些思考 地市级党报的广告经营初探 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探析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盈利模式探析 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中国媒介购买公司发展历程探究 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我国党报生存策略分析

梁启超新闻思想对当今传媒的启示 中外讣闻报道的对比分析 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我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梁启超(或其他名报人)办报思想研究 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改革研究 中国电脑游戏产业运营前景探析 博客现象研究

中国网络知识产权现象及前景分析 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网络作品版权保护问题研究 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网络流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论我国农村文化市场的构建与培育 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业与发展对策 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 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 《南方都市报》时评版研究 论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 国内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女性歧视问题研究

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超级女声“营销得失论

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 谈新闻采写中的人本理念 试析解读新闻中的”解“ 论工作通讯的”研究性“趋势 新闻发现与综合新闻 工作报道与时政新闻

电视新闻评论的媒介特征与体裁特征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谈文学期刊的时尚趋势 论后发都市报竞争战略 传媒发展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 大众化报刊的定价策略分析 频道品牌战略与电视发展 网上消费群体和购买行为分析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

论采访的技巧 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 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

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参考选题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 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 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 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 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 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 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 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 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新闻传播学论文优秀篇3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以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高校在新闻传播学教育中的优势。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教育;优势

一、引言

近代新闻传播事业在17世纪应运而生。此后,新闻传播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更是如此。而此时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为促进我国新闻传播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过程中,着眼于高校教育,我国高校对自身优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探讨了我国高校在新闻传播学教育中的优势。

二、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现状

(一)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早、发展迅速,1983年全国新闻教育座谈会的召开使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这次会议探讨了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未来发展和改革的一系列问题,为之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后,各院校纷纷开启了建立新闻系的步伐,因文革被迫停办新闻专业的厦门大学、杭州大学等院校也重新设立了新闻专业。至20世纪80年代末,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专门的新闻人才培养基地,我国新闻教育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复旦大学新闻系分别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在三年后升级为新闻学院,自此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实现了由本科生向博士生的转变,这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体系完全形成的重要标志。

1992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设有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的院校在1996年已有55所,在读本科生近9 000余人,此后这一数据不断刷新,至2000年左右设有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的院校已经超过100所,相关专业教学点达323个,迄今为止全国已有600多所大学设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在校本科生l5万余人。

(二)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

1.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能够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这一大背景,经济稳健发展、政治改革不断推进、社会文明持续进步,这些环境为新闻传播学教育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2.新闻媒体的大发展

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传媒行业不断繁荣,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这是推动新闻传播学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3.教育事业的大扩张

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事业为适应“大众教育”的要求,教育规模不断扩张,高校数量迅速增加,新闻传播学教育也因此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我国高校在新闻传播学教育中的优势

(一)专业设置种类多,类别丰富

我国高校开设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类别丰富,既包含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和广告学等偏学术理论型的专业,也包含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等一般应用型专业,开设的专业不仅数量多,类别也很丰富,这为完善新闻传播学学科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各高校根据自身优势设立特色专业

各高校在联系自身优势,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这些特色专业与普通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相比更为独特,也更具发展优势。例如,中国政法大学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开设了法制新闻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了国际新闻专业,旨在培育跨文化交流的国际新闻高级人才。该专业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双语教学,近九成的课程为英语授课,培养的学生除了具備基本的国际新闻知识还拥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学生完成学业后既可以从事驻外记者、新闻编辑、广播主持等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也可以从事翻译、导游等于外语有关的工作。这些具有高校优势的特色专业针对性更强、定位更准确,可以培养出适应多样化市场需求的专门人才。

(三)重视学生基础课程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

基础课程是学好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前提,只有学好基础课程才能拥有扎实的新闻功底,我国各高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例如,被誉为“信息传播领域最高学府”的中国传媒大学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其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非常重视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基础课程知识后再学习专业技能,基础扎实是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广受各大媒体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重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我国开设了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高校基本都设有与传媒机构合作的实习基地。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紧密结合,为社会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闻人才是各高校的主要目标,以北京大学为例,学校设有由学生自己管理的电视台、报刊,此外北京市大部分电视台、报社等都是其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有些高校还与相关企业签署了第二校园合同,安排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留在企业工作,例如,天津工业大学就与北京新奥特视频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第二校园合同。

(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充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优秀的教师在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实习岗位和实践机会。我国各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利用各种资源、多种渠道完善师资队伍,除了聘请一些高学历、学术能力强的教师外,还注重聘请拥有大量实践经验的媒体从业人员作为客座教授,传授学生课堂知识之外的实践技能。

四、结语

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经历了一条高速发展、不断进步的成长之路。我国高校在新闻传播学教育中拥有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有利于培养传媒人才,各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为传媒行业培育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清河。实用型培养模式不是新闻教育改革的唯一风向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2]余俊峰。面向信息社会的传播学专业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新闻传播学论文优秀篇4

【摘要】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女性主义以其独特的视野诠释着整个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姿态。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女性主义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入到了大陆学者的研究范围,并于90年代中期被引入到了新闻传播学领域,从而引领着新闻传播学向着更为积极、平衡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女性主义 方法论 新闻传播学 应用

女性主义理论在被引入到新闻传播学领域后,多年来在众多学者的关注下,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面临一些尴尬困境,需要更多的新闻传播界的理论学者予以关注,以期这一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从而促使大众传播媒介能够大放异彩。

一、女性主义研究综述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西方社会思潮,发源于十八世纪的自由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发展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强调女性针对男性而言的专有权;中期突出两性差异;后期反抗本质主义的规定。在这三个发展历史进程中,女性努力寻找自身的发展空间,争取准确的自我定位。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现代女性主义开始追求两性平等,开始冲破家庭的束缚,争取在外界得到自我肯定,寻找自身的准确定位,从而推动了女性主义理论的蓬勃发展。

女性主义源头可以追溯至文艺复兴时代。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斐尔特与我国孔子的教育思想类似,他也指明了教育对象的有教无类,认为应该不论贵贱,抛开性别,人人都可以入学进行学习,并把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这种办学思想和方式的传播使得接受教育的女性开始增多,并将更多的思维启蒙意识传给更多的人。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妇女首先举起了争取妇女人权、反抗社会压迫的大旗。

18世纪至19世纪初,女性主义的目标是争取和男性相同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工作的权利,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越来越多国家的女性获得了与男性相同的参政权利,随之而来的是女性教育的广泛展开以及女性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20世纪中期,女性主义进入到了实质性的发展阶段,从表面的争取权利平等进入到了批判性别歧视和男性中心主义的阶段,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觉醒。这一时期,女性主义逐渐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反对男性主义浓厚的政治话语权,并走进了西方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作为一个特定的教育和研究领域逐渐开始形成规模。

1978年,美国传播女学者盖尔·塔奇曼与他人合著的论文集《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出版,这是“性别与传播”研究史上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作品,标志着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正式成立。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界,由于起步较晚,加之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对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基本上是对西方成果的直接借鉴。1995年出版的《新闻与传播研究》杂志第3期中系列地刊出了一批女性主义研究文章,这几篇国外女权主义者的文章仅仅描绘了她们国家的媒介与妇女关系的情形。而我国学者重点讨论的是媒介使用的性别差异和传播权与妇女人权等问题。

我国的新闻传播学者结合外国的研究思路,对女性主义开始了自己的本土化研究,在《新闻传播的文化批评》一书中,鲍海波教授对当今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对女性的定位及关注进行了研究,她认为女性在新闻传播中出现三重缺席:

1、新闻传播主体的女性缺席,即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2、新闻内容中的女性缺席,即对女性的报道极少;

3、新闻受众的女性缺席,例如女性看电视大多是看电视剧、家居、美食及电视购物等节目。

二、女性主义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

在我国,本土化的女性主义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于传统文学和大众电影的研究领域,但并未引入到传统媒介当中,这样也就未能引起新闻传播学界的关注。尽管那时女性主义和传播学都已在中国生根发芽,但二者的真正结合却是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推动下的结果。1997年,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承担了国家一项重要课题“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主要研究项目是大众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自此大力推动了女性主义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

女性主义思潮与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相结合,是媒介文化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大众文化远离意识形态,摒弃严肃、神圣、深刻等意义,消解价值、消解意义,追逐平面化、零散化和享乐化,关注当下、关注个体的特性,恰到好处地迎合了从计划经济来的中国人的精神需求,也缓解了他们身处现代工业社会的生存压力,因而它倍受人们青睐。于是,以娱乐性、商业性、消费性为主要特征的大众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流行就成为顺应潮流的事。

目前,新闻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向:一种是沿袭了女性主义研究的传统批判思路,认为当今的媒介中尽管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但它们并未展示出真实的女性生活,由男权掌控的媒介所塑造出的女性形象充满了不经意的理解偏差;另一种则认为在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下,新闻传播已经出现了“女性化”的表象,但它所掩盖的却是更加隐蔽的性别不平等的实质。这两种观点视角不同,却都反映出社会性别的差异和话语权的掌控是新闻传播活动中女性主义研究的重要领域和根本实质。

女性主义鲜明地表现出它对大众传媒中展现出的性别成规(stereotype)的批判态度。比较常见的包括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媒介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肥皂剧(电视连续剧)及MTV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等。实际上,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是一种文本分析,它较多的采用了文学批评中典型形象分析的方法,从性别权力的结构观点出发,对大众传媒中所表现出的与女性有着特殊关系的文本加以分析、归纳,从中观照女性在社会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并探寻构成这种文本的内在机制。

表面上看,女性人物和女性话题在媒介报道中频繁出现,占尽风头,但进入到社会文化层面分析,在西方新闻报道中出现最多的女性基本是“刑事案件和灾难性的受害者、某位重要男性的亲属、娱乐界或体育界的明星”,这三类女性的定位都是以男性为坐标,处处体现出男性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趣味。这种“女性化”的真相“实际上是女性在媒介中被边缘化和私人化,并在男性视域里受到更大的文化贬抑”。正如研究者刘伯红所说:“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色情暴力作品中女性形象大量成为新的卖点(女性形象的商业化)以及色情暴力作

品中女性形象的扭曲反映,就是这种深刻的不平等的一种表现。同时,对色情暴力作品的讨论和在这些问题上的女性主义呼声,也可能预示着妇女解放进程中的一场更为深刻的革命。”①

受众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客体,对受众的研究是新闻传播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者认为,我国的新闻受众中存在女性受众缺席现象。女性受众缺席的原因:一是“产品少”,即新闻报道中的女性缺席,主要表现为女性在新闻报道中的比例很少, 新闻报道中存在着对女性角色和定型的不均衡描述;二是“工人少、领导少”,即新闻生产部门中的女性缺席。包括新闻媒介中的女性从业人员少,领导层中的女性更少,控制者大都是男性,女性在生产部门的缺席间接导致了受众中的女性缺席;三是“关注少”,即传统文化中女性缺席是受众中女性缺席的深层原因。我国长期的封建统治导致女性整体素质较低,对女性的关注和认识都存在一定的偏颇,家庭中女性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女性没有接受能力和接受时间, 导致女性受众的缺席。②

三、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前景与不足

女性主义理论的引入,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前景十分广阔。但在发展中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深度不够。由于女性主义理论本身就是一种从西方引入的理论,我国学者在研究过程当中多受拘泥,对这一理论多是集中在表面上的一些研究,没有从实质方面进行更进一步地深入与探讨。理论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新闻传播学领域后,深度挖掘也是不够。在史学、社会学、文学等领域,研究者的研究著作大为可观,但在新闻传播学领域,能够将女性主义理论应用到新闻传播学中的研究著作确实少之又少。原因除自身缺乏创新性以外,还有对国外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动态缺乏关注,缺乏对国外最新理论的借鉴。

第二,研究领域比较狭窄。目前,国内对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面比较窄,主要集中在对西方女权主义流派各自的理论及研究方法的介绍,同时在实证研究方面,一方面介绍西方女权主义的文本分析样本和实证研究样本,另一方面运用西方理论开展国内的文本分析和实证调查研究。由此说来,国内关于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领域面比较狭窄,仍需进一步拓宽。

第三,本土化色彩淡薄。由于女性主义理论本身就是从西方引入的,“拿”到中国后,不免带有西方浓厚的文化色彩,而中国实质上的本土色彩意识淡薄,没有能够很好和中国的发展状况结合起来。在引入西方理论的同时,更好的消化和吸收则是最重要的问题。

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女性主义理论仍有不足,但其前景仍是十分广阔的。尤其是现在,女性主义方法论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已是越来越广泛。众多的研究者已开始意识到这一理论的重要性,并在这一领域开始了新的研究,研究内容除女权主义研究外,还涉及到了社会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新的内容。正是因为女性主义方法论的引入,才使得新闻传播学中的发展更为广阔,才会使新闻报道中女性与男性达到一个质的平衡。使得报道中女性的角色不仅局限于家庭、消费及男性背后的领域,更多的应该涉及女性自身的独立发展。

女性主义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重要,这不仅会推动女性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同时也将推动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使女性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参考文献

①刘伯红,《部分报刊性与暴力描写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浙江学刊》,2001(4)

②黄蓉芳,《我国新闻受众中的女性缺席》,《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3)

新闻传播学论文优秀篇5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一、报纸方向

1、 报纸新闻的语言要求 2. 新闻标题

3、 晚报“早”出现象

4、 都市类报纸的娱乐化倾向 5. 都市类报纸的“价格战” 6. 都市新闻的叙事 7. 报纸的扩版 8. 版面编排 9. 新闻策划 10. 深度报道 11. 经济新闻 12. 法制新闻 13. 新闻时评 14. 报纸广告

15、 记者的职业道德 16. 媒体的社会责任

17、 报纸的新闻舆论监督 18. 隐性采访 19. 新闻摄影 20. 虚假新闻 21. 有偿新闻 22. 娱乐新闻 23. 炒作新闻 24. 新闻故事化 25. 典型报道 26. 漫画新闻 27. 厚报与薄报 28. 新闻自由

29、 独家新闻与独家报道 30. 报纸新闻的“同质化”

二、电视方向 1. 电视新闻语言 2. 说新闻与播新闻 3. 电视民生新闻 4. 电视方言播报

5、 电视娱乐节目的生存之道 6. 主持人的风格 7. 电视画面 8. 同期声 9. 摄像

10、 电视广告 11. 隐性采访

12、 媒体的社会责任 13. 虚假新闻 14. 有偿新闻 15. 娱乐新闻 16. 炒作新闻 17. 电视专题片 18. 电视媒体竞争 19. “新闻电视剧” 20. 电视专业化频道 21. 移动电视

22、 电视传媒与公共空间 23.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 24. 电视批评报道

25、 电视节目的互动意识 26. 电视产业化

27、 电视节目的品牌化运作 28. 电视人的职业精神 29. 电视体育新闻报道 30. 新闻频道

31、 电视调查栏目

32、 湖南卫视的新闻与经营 33. 安徽卫视的电视剧与经营

三、网络方向 1. 网站分析

2、 网络新闻特性

3、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4. 网络新闻的标题制作 5. 网络新闻写作技巧

6、 网络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 7. 网络电视 8. 网络电台 9. 网络侵权

10、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 11. 博客、播客 12. 网络直播

13、 网络新闻的采写权 14. 网络广告 15. 虚假新闻 16. 有偿新闻 17. 娱乐新闻 18. 炒作新闻

19、 网络伦理

20、 网络新闻的变革

21、 网络媒体的可持续性发展 22. 网络环境的受众分化

23、 商业网站的网络新闻运作 24. 网络媒体的新闻核心竞争力 25. 网络杂志 26. 网络游戏

27、 网络传播与我们的生活 28. 网络新闻专题

29、 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

四、广播方向

1、 广播媒体的优劣势 2. 广播的发展趋向

3、 广播新闻的采写特点 4. 广播中的广告

5、 交通广播的生存空间

6、 从“传统广播”到“播客广播” 7. 广播热线

8、 广播新闻的互动

五、传播理论 1. 议程设置理论 2. 沉默的螺旋 3. 受众分析

4、 传播效果分析

5、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 6. 文化帝国主义

7、 传播学方法论的几个学派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1、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2、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3、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4、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5、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6、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15、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16、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17、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22、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23、“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24、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25、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29、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30、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33、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34、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37、“博客”现象研究

39、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41、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42、网络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43、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4、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5、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6、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47、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49、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50、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51、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生与发展对策

52、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53、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54、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

55、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

56、《中国青年报》时评研究

57、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58、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

60、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1、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2、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4、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 65、谈新闻采写中的人本理念

67、论工作通讯的“研究性”趋势

70、电视新闻评论的媒介特征与体裁特征

71、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

73、后发都市报竞争战略

74、传媒发展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

75、大众化报刊的定价策略分析

76、频道品牌战略与电视发展

78、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79、论采访的技巧

80、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81、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

82、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

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36、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001 记者社会责任论

002 评“用事实说话” 003 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

004 论报刊的市场化

005 谈报纸的批评报道

006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007 论新闻的指导性

008 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

009 舆论引导之我见

010 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

011 新闻传播效果论

016 晚报与日报比较谈

017 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

018 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019 论新闻客观性

020 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

047 简评社会责任理论

052 报纸与网络

053 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

054 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

055 记者的新闻敏感

056 试论记者的观察

057 记者的道德修养

058 记者的知识结构

059 采访心理学研究

060 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

061 采访技术初探

062 略谈采访如何深化

063 记者的资料积累

064 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

065 略论新闻导语

066 新闻背景初探

067 新闻结构探讨

068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

069 略论人物通讯

070 工作通讯写作与创新

071 浅谈通讯中的情节和细节

072 试论人物通讯中的情节与细节

073 试论新闻特写

074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

075 信息与新闻写作

076 试论新闻语言

077 略论通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

078 新闻报告方式演进分析

079 科技新闻与人文关怀

080 通讯写作新样式初探

081 批评性事件浅议

082 试论“倒金字塔”结构在当今新闻写作中重要作用及改进思路

083对短新闻报道方式改革的一点思考

085 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

088 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

089 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

090 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

094 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

096 评论写作的情理与文采

097 谈小言论的特点与写作

098 报纸短评初探

105 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

108 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09 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111 试论编辑技巧

112 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

113 编辑与作者关系研究

114 新形势下新闻编辑素质的嬗变

115 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116 编辑策划研究

117 编辑与受众关系研究

118 略论广播新闻的优势和弱点

119 试论广播新闻的语言

120 采编播合——广播新闻改革的趋势

121 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122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

123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124 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与解说词写作

125 广播电视舆论作用初探

126 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

127 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

128 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129 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

130 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

132 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

133 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134 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

135 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性问题

136 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137 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

138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

141 CNN对我们的启迪

169 群体压力与采访报道之方法

170 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

171 媒介公共关系研究

172 媒介受众调查研究

175 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

176 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

178 广播电视业经济现状研究

179 传媒集团化研究

新闻传播学论文优秀篇6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一、报纸方向

1、 报纸新闻的语言要求 2. 新闻标题

3、 晚报“早”出现象

4、 都市类报纸的娱乐化倾向 5. 都市类报纸的“价格战” 6. 都市新闻的叙事 7. 报纸的扩版 8. 版面编排 9. 新闻策划 10. 深度报道 11. 经济新闻 12. 法制新闻 13. 新闻时评 14. 报纸广告

15、 记者的职业道德 16. 媒体的社会责任

17、 报纸的新闻舆论监督 18. 隐性采访 19. 新闻摄影 20. 虚假新闻 21. 有偿新闻 22. 娱乐新闻 23. 炒作新闻 24. 新闻故事化 25. 典型报道 26. 漫画新闻 27. 厚报与薄报 28. 新闻自由

29、 独家新闻与独家报道 30. 报纸新闻的“同质化”

二、电视方向 1. 电视新闻语言 2. 说新闻与播新闻 3. 电视民生新闻 4. 电视方言播报

5、 电视娱乐节目的生存之道 6. 主持人的风格 7. 电视画面 8. 同期声 9. 摄像

10、 电视广告 11. 隐性采访

12、 媒体的社会责任 13. 虚假新闻 14. 有偿新闻 15. 娱乐新闻 16. 炒作新闻 17. 电视专题片 18. 电视媒体竞争 19. “新闻电视剧” 20. 电视专业化频道 21. 移动电视

22、 电视传媒与公共空间 23.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 24. 电视批评报道

25、 电视节目的互动意识 26. 电视产业化

27、 电视节目的品牌化运作 28. 电视人的职业精神 29. 电视体育新闻报道 30. 新闻频道

31、 电视调查栏目

32、 湖南卫视的新闻与经营 33. 安徽卫视的电视剧与经营

三、网络方向 1. 网站分析

2、 网络新闻特性

3、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4. 网络新闻的标题制作 5. 网络新闻写作技巧

6、 网络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 7. 网络电视 8. 网络电台 9. 网络侵权

10、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 11. 博客、播客 12. 网络直播

13、 网络新闻的采写权 14. 网络广告 15. 虚假新闻 16. 有偿新闻 17. 娱乐新闻 18. 炒作新闻

19、 网络伦理

20、 网络新闻的变革

21、 网络媒体的可持续性发展 22. 网络环境的受众分化

23、 商业网站的网络新闻运作 24. 网络媒体的新闻核心竞争力 25. 网络杂志 26. 网络游戏

27、 网络传播与我们的生活 28. 网络新闻专题

29、 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

四、广播方向

1、 广播媒体的优劣势 2. 广播的发展趋向

3、 广播新闻的采写特点 4. 广播中的广告

5、 交通广播的生存空间

6、 从“传统广播”到“播客广播” 7. 广播热线

8、 广播新闻的互动

五、传播理论 1. 议程设置理论 2. 沉默的螺旋 3. 受众分析

4、 传播效果分析

5、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 6. 文化帝国主义

7、 传播学方法论的几个学派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1、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2、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3、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4、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5、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6、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15、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16、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17、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22、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23、“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24、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25、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29、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30、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33、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34、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37、“博客”现象研究

39、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41、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42、网络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43、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4、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5、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6、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47、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49、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50、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51、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生与发展对策

52、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53、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54、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

55、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

56、《中国青年报》时评研究

57、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58、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

60、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1、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2、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4、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 65、谈新闻采写中的人本理念

67、论工作通讯的“研究性”趋势

70、电视新闻评论的媒介特征与体裁特征

71、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

73、后发都市报竞争战略

74、传媒发展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

75、大众化报刊的定价策略分析

76、频道品牌战略与电视发展

78、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79、论采访的技巧

80、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81、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

82、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

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36、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001 记者社会责任论

002 评“用事实说话” 003 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

004 论报刊的市场化

005 谈报纸的批评报道

006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007 论新闻的指导性

008 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

009 舆论引导之我见

010 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

011 新闻传播效果论

016 晚报与日报比较谈

017 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

018 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019 论新闻客观性

020 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

047 简评社会责任理论

052 报纸与网络

053 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

054 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

055 记者的新闻敏感

056 试论记者的观察

057 记者的道德修养

058 记者的知识结构

059 采访心理学研究

060 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

061 采访技术初探

062 略谈采访如何深化

063 记者的资料积累

064 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

065 略论新闻导语

066 新闻背景初探

067 新闻结构探讨

068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

069 略论人物通讯

070 工作通讯写作与创新

071 浅谈通讯中的情节和细节

072 试论人物通讯中的情节与细节

073 试论新闻特写

074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

075 信息与新闻写作

076 试论新闻语言

077 略论通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

078 新闻报告方式演进分析

079 科技新闻与人文关怀

080 通讯写作新样式初探

081 批评性事件浅议

082 试论“倒金字塔”结构在当今新闻写作中重要作用及改进思路

083对短新闻报道方式改革的一点思考

085 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

088 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

089 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

090 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

094 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

096 评论写作的情理与文采

097 谈小言论的特点与写作

098 报纸短评初探

105 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

108 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09 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111 试论编辑技巧

112 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

113 编辑与作者关系研究

114 新形势下新闻编辑素质的嬗变

115 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116 编辑策划研究

117 编辑与受众关系研究

118 略论广播新闻的优势和弱点

119 试论广播新闻的语言

120 采编播合——广播新闻改革的趋势

121 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122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

123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124 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与解说词写作

125 广播电视舆论作用初探

126 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

127 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

128 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129 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

130 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

132 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

133 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134 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

135 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性问题

136 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137 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

138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

141 CNN对我们的启迪

169 群体压力与采访报道之方法

170 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

171 媒介公共关系研究

172 媒介受众调查研究

175 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

176 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

178 广播电视业经济现状研究

179 传媒集团化研究

新闻传播学论文优秀篇7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升本应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

1、论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

2、论毛泽东的宣传策略

3、论邓小平的新闻思想体系

4、论中国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特色

5、我国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

7、论舆论与宣传的关系

8、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9、我国新闻受众浅析

10、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

11、社会责任理论评析

12、接受过程中的选择心理

13、中国报业的困境与前瞻

14、传播媒介发展趋势研究

15、邹韬奋的办报思想与办报特点

16、范长江西北采访的历史意义

17、信息高速公路在中国

18、当代名记者研究

19、都市报纸研究

20、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

(二)

1、现代新闻采访技巧的发展演变

2、记者的心理状态对新闻采写的影响

3、论现场短新闻的采写

4、消息写作的现状与趋势

5、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报道

6、论新闻写作的审美原则

7、试论深度报道

8、新时期人物通讯写作

9、关于新闻写作发展趋势的探讨

10、中西新闻写作的比较研究

11、编辑人员的策划意识

12、新时期报纸版面的特色

13、标题的可读性研究

14、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的地位

15、试论电子技术的运用对版面编排的影响

16、论新闻评论的论题

17、论新闻评论的立论

18、论专栏评论写作

19、论短评的写作

20、报刊政论的起源与发展

21、事实与评论

22、关于选择评论角度的研究

23、新闻价值与评论价值

24、评论写作与吃透两头

25、调查研究与新闻写作

26、报纸策划论

27、新闻采访的本质属性

28、事实与新闻事实

29、新闻采访与记者的认识结构

30、记者的主体意识及名记者成才之道

31、新闻事实的选择与判定

32、市场经济与经济新闻采访模式

33、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及其控制

34、采访主体的心理分析及其控制

35、记者的提问艺术

36、记者的观察艺术

37、事件性新闻采访及其规律

38、非事件性新闻采访及其规律

39、人物采访及其规律

40、新闻导语写作改革之我见

41、生活的丰富性与新闻结构的多样性

42、立体化新闻写作

43、新闻写作运思的心理过程

44、新闻写作美学讨探

45、现场短新闻写作艺术

46、经济新闻写作

47、人物通讯的社会学透视

48、社会新闻写作

49、新闻编辑的宏观思维 50、选稿的辩证法

51、新闻标题艺术

52、报纸版面美化艺术

53、报道的组合规律

54、新时期副刊特色

55、新闻评论写作特性与规律

56、新时期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57、编后写作

58、报纸专栏研究

59、报纸、广播、电视特征的比较研究60、版面组合规律探索

61、面向21世纪的科技报道 62、报纸栏目研究 63、新闻评论与文采

(三)

1、电视新闻中的声画关系

2、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

3、广播的现代传播方式

4、中国广播受众的文化心理研究

5、板块节目的传播特色

6、听众参与和广播优势

7、市场经济与广播媒介功能

8、直播与电视参与

9、节目主持人与主持人节目研究

10、新闻摄影的特性

11、新闻摄影与形象思维

12、动态在新闻摄影中的表现

13、摄影记者的素质与修养

14、新闻摄影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15、广播电视新闻文稿写作

16、广播电视节目市场化研究

17、互动式电视节目之研究

新闻传播学论文优秀篇8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001 记者社会责任论 002 评“用事实说话” 003 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 004 论报刊的市场化 005 谈报纸的批评报道 006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007 论新闻的指导性 008 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 009 舆论引导之我见 010 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 011 新闻传播效果论 016 晚报与日报比较谈 017 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 018 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019 论新闻客观性

020 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 047 简评社会责任理论 052 报纸与网络 053 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

054 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055 记者的新闻敏感 056 试论记者的观察 057 记者的道德修养 058 记者的知识结构 059 采访心理学研究 060 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 061 采访技术初探 062 略谈采访如何深化 063 记者的资料积累 064 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 065 略论新闻导语 066 新闻背景初探

067 新闻结构探讨

068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 069 略论人物通讯 070 工作通讯写作与创新 071 浅谈通讯中的情节和细节 072 试论人物通讯中的情节与细节 073 试论新闻特写

074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 075 信息与新闻写作 076 试论新闻语言

077 略论通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 078 新闻报告方式演进分析 079 科技新闻与人文关怀 080 通讯写作新样式初探 081 批评性事件浅议

082 试论“倒金字塔”结构在当今新闻写作中重要作用及改进思路 083对短新闻报道方式改革的一点思考

085 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

088 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

089 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

090 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

094 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 096 评论写作的情理与文采 097 谈小言论的特点与写作 098 报纸短评初探

105 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

108 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09 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111 试论编辑技巧

112 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 113 编辑与作者关系研究

114 新形势下新闻编辑素质的嬗变 115 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116 编辑策划研究 117 编辑与受众关系研究 118 略论广播新闻的优势和弱点 119 试论广播新闻的语言

120 采编播合——广播新闻改革的趋势

121 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122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 123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124 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与解说词写作

125 广播电视舆论作用初探 126 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 127 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 128 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129 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 130 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

132 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 133 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134 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 135 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性问题 136 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137 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

138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141 CNN对我们的启迪

169 群体压力与采访报道之方法 170 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 171 媒介公共关系研究 172 媒介受众调查研究 175 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 176 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 178 广播电视业经济现状研究 179 传媒集团化研究 180 传媒组织管理研究 181 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182 传媒领导人类型研究 183 我国媒体经营特色研究 184 西方传媒集团发展历史研究 185 中西媒体经营理念研究 186 媒体的垄断与竞争 187 发行研究

188 媒体整合营销战略研究 189 传媒现代化研究

190 中国传媒大扩版、改版机制分析 191 产业化研究

192 媒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193 媒介定位与细分市场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1、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2、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3、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4、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5、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6、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15、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16、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17、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22、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23、“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24、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25、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29、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30、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33、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34、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37、“博客”现象研究

39、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41、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42、网络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43、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4、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5、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6、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47、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49、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50、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51、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生与发展对策

52、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53、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54、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

55、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

56、《中国青年报》时评研究

57、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58、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 60、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1、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2、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4、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

65、谈新闻采写中的人本理念 67、论工作通讯的“研究性”趋势 70、电视新闻评论的媒介特征与体裁特征

71、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

73、后发都市报竞争战略

74、传媒发展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 75、大众化报刊的定价策略分析 76、频道品牌战略与电视发展 78、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

79、论采访的技巧 80、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81、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 82、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36、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一、报纸方向

1、 报纸新闻的语言要求 2. 新闻标题

3、 晚报“早”出现象 4. 都市类报纸的娱乐化倾向 5. 都市类报纸的“价格战” 6. 都市新闻的叙事 7. 报纸的扩版 8. 版面编排 9. 新闻策划 10. 深度报道 11. 经济新闻 12. 法制新闻 13. 新闻时评 14. 报纸广告 15. 记者的职业道德 16. 媒体的社会责任 17. 报纸的新闻舆论监督 18. 隐性采访 19. 新闻摄影 20. 虚假新闻 21. 有偿新闻 22. 娱乐新闻 23. 炒作新闻 24. 新闻故事化 25. 典型报道 26. 漫画新闻 27. 厚报与薄报 28. 新闻自由

29、 独家新闻与独家报道 30. 报纸新闻的“同质化”

二、电视方向 1. 电视新闻语言 2. 说新闻与播新闻 3. 电视民生新闻 4. 电视方言播报

5、 电视娱乐节目的生存之道

6、 主持人的风格 7. 电视画面 8. 同期声 9. 摄像 10. 电视广告 11. 隐性采访 12. 媒体的社会责任 13. 虚假新闻 14. 有偿新闻 15. 娱乐新闻 16. 炒作新闻 17. 电视专题片 18. 电视媒体竞争 19. “新闻电视剧” 20. 电视专业化频道 21. 移动电视

22、 电视传媒与公共空间 23.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 24. 电视批评报道 25. 电视节目的互动意识 26. 电视产业化

27、 电视节目的品牌化运作 28. 电视人的职业精神 29. 电视体育新闻报道 30. 新闻频道 31. 电视调查栏目 32. 湖南卫视的新闻与经营 33. 安徽卫视的电视剧与经营

三、网络方向 1. 网站分析 2. 网络新闻特性 3.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4. 网络新闻的标题制作 5. 网络新闻写作技巧

6、 网络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 7. 网络电视 8. 网络电台 9. 网络侵权

10、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 11. 博客、播客 12. 网络直播 13. 网络新闻的采写权 14. 网络广告 15. 虚假新闻 16. 有偿新闻 17. 娱乐新闻 18. 炒作新闻 19. 网络伦理 20. 网络新闻的变革 21. 网络媒体的可持续性发展 22. 网络环境的受众分化 23. 商业网站的网络新闻运作 24. 网络媒体的新闻核心竞争力 25. 网络杂志 26. 网络游戏

27、 网络传播与我们的生活 28. 网络新闻专题 29. 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

四、广播方向 1. 广播媒体的优劣势 2. 广播的发展趋向 3. 广播新闻的采写特点 4. 广播中的广告 5. 交通广播的生存空间

6、 从“传统广播”到“播客广播”7. 广播热线 8. 广播新闻的互动

五、传播理论

1、 议程设置理论 2. 沉默的螺旋 3. 受众分析 4. 传播效果分析 5.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 6. 文化帝国主义

7、 传播学方法论的几个学派 1. 新闻采访中的“人本意识” 2. 论名人新闻与新闻名人 3. 网络传播与网络出版的现状及其发展

4、 新闻网站与商业网站的新闻标题比较分析

5、 方言电视节目的正负功能辩 6. 从新旧媒体的比较,看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

7、 电视案件报道的正负效应比较 8. 市场营销中的媒体策略 9. 地方媒体的竞争力研究 10. 制播分离--中国电视媒体市场化的必由之路

11、 新闻传播与广告传播的互动 12. 当前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发展和存在弊端

13、 谈论新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14.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互补 15. 从舆论监督谈媒体独立和言论自由权

16、 从广告看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17. 当代中国广告中的西方文化元素 18. 论我国新闻采访中的伦理尺度 19. 论企业的奥运传播策略 20. 论广告人的人文素养 21. 论新闻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22、 新闻记者的新闻素养 23. 论虚假广告内涵与形式 24. 新闻写作中的“视觉化” 25. 试论新闻的教育功能

26、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质结构与形象魅力

27、 从救灾新闻看中国政府的人本思想--以1998抗洪报道和2008抗震报道为例

28、 浅谈电视广告的表现形式对沟通效果的影响

29、 从平面广告看色彩的形式美 30. 浅析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31. 我国网络版报纸现状分析研究 32. 女记者的素质结构与形象魅力 33.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伦理缺失与错位--以四川地震新闻报道为例 34. 同质化形势下媒体如何在“同题竞争”中获胜?

35、 民生新闻促进社会和谐的策略与方法

36、 电视节目中“天下故事”等民生新闻栏目的实证分析

37、 节假日如何保持受众对媒体的兴趣

38、 电子化报纸的现状研究 39. 编辑如何做好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再利用

40、 新闻宣传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1、 对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的管理和引导

42、 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研究 43.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 44. 3G时代手机传播研究 45. 如何打造高素质的电视主持人 46. 论广告策划在广告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47、 广告目标与营销目标的关系 48. 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广告策划 49. 品牌战略与广告策划 50. 广告对消费观念的影响 51. 影视广告中的电影原理运用 52. 广告创意中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运用

53、 音乐在广告创意中的作用 54. 中国广告创意发展史研究 55. 数字电视发展对广告的影响 56. 期刊杂志广告发展对策 57. 广告目标与媒体行程策略 58. 4A公司在我国的经营策略 59. 北京、上海、广州广告业发展分析

60、 北京广告业发展趋势分析 61.新闻发言人的内涵、形象与魅力 62.偏见、政治与新闻传播准则--西方媒体关于西藏等地区**的歪曲报道的实证分析

63、网络舆情与新闻控制 64.新闻学经典概念的本体论解读 65.“反控制新闻学”理论建构初探 66.从地震报道看危机传播中的人文关怀

67、新闻传媒形象创新策略研究 68.危机传播的效果研究 69.报业集团的跨区域运作

70、媒介产品扩散通路的选择与建构

71、手机媒体的盈利方式研究 72.3G时代手机媒体发展趋势探究 73.报业经营与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74.“3G时代”的媒介大变革 75.新闻传播中“舆论场”营造的失当与“度”的把握

76、国内主流新闻网站的受众本位--新华网、人民网为例

77、中国电视新闻人才素质与形象分析

78、 富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 79. 事件营销中的广告传播 80. 论绿色营销背景下的广告创意 81. 奥运营销中的品牌传播 83. 流媒体广告发展趋势 84. 媒介广告经营模式展望 85. 广告跨文化传播传播中的文化冲突

86、 中国传统文化在创意产业中的运用

87、 论广告对青少年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88、论新广告观

89、分众传播对广告传播的重要影响 90.接触管理对于新营销环境下广告传播的重要贡献 91.论整合广告传播

92、整合营销对广告传播的重要影响 93.新传播环境下对网络广告思考 94.手机作为新媒介的特征及其对广告传播价值

95、会展作为媒介的特征及其对广告传播的影响

96、论新媒介--以某某为例 97.论新传播环境中的广告策划 98. 大学生媒体素养研究 99. 媒体暴力现象研究 100.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 101.灾难事件中的中国媒体研究 102.网络传播负面影响研究

103、浅谈房地产广告的变迁(实证) 104.中西方电视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105.隐性广告分析

106、名人广告存在的风险及如何避免 107.电视新闻性节目的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

108、中国儿童广告的发展趋势 109.中国免费报纸研究

110、电视传播的影响力与社会责任 111.论民生新闻的新闻价值嬗变 112.论电视新闻的娱乐性趋势 113.电视新闻的客观性与导向性 114. 电视传播与受众心理 115. 抗震救灾中电视话语的传播效果分析

116、 电视访谈节目的非语言符号解读

117、 电视媒体正面报道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118、 论《百家讲坛》与文化传播观念的更新

119、 电视新闻话语的基本结构与意义

120、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气质对节目的影响和作用

121、 论电视新闻话语的编码实践 122. 解说词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与作用

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论 文 选 题

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当前新闻摄影记者工作状况调查与研究

新闻摄影记者职业特点研究 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文化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教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试析报纸发行量的信息不对称性 浅论报纸发行定价与发行量的辨证关系

对《环球时报》经营模式的一些思考 地市级党报的广告经营初探 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探析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盈利模式探析 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中国媒介购买公司发展历程探究 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我国党报生存策略分析

梁启超新闻思想对当今传媒的启示 中外讣闻报道的对比分析 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我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梁启超(或其他名报人)办报思想研究 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改革研究 中国电脑游戏产业运营前景探析 博客现象研究

中国网络知识产权现象及前景分析 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网络作品版权保护问题研究 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网络流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论我国农村文化市场的构建与培育 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业与发展对策 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 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 《南方都市报》时评版研究 论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 国内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女性歧视问题研究

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超级女声“营销得失论

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 谈新闻采写中的人本理念 试析解读新闻中的”解“ 论工作通讯的”研究性“趋势 新闻发现与综合新闻 工作报道与时政新闻

电视新闻评论的媒介特征与体裁特征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谈文学期刊的时尚趋势 论后发都市报竞争战略 传媒发展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 大众化报刊的定价策略分析 频道品牌战略与电视发展 网上消费群体和购买行为分析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

论采访的技巧 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 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

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参考选题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 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 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 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 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 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 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 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 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推荐访问:传播学 优秀 论文 新闻传播学论文优秀范文 新闻传播学论文优秀题目 新闻传播学论文优秀范文大全 新闻传播学相关论文 新闻传播学术论文 新闻传播学论文最新选题 新闻传播学科论文 新闻传播学论文写作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 新闻传播学论文题目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2023小学一年级班主任个人总结9篇(完整文档)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个人总结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忙的,然而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好教师的标志,也能从...

22023年商场管理者的年终总结3篇

商场管理者的年终总结有句话叫做“入对门、跟对人”,也就是讲一个人在选择自己的事业时,要选择一个...

3新学期班主任总结15篇【通用文档】

新学期班主任总结刚入学的新生对职业学校充满了好奇和浪漫的幻想,似乎已经摆脱了最痛苦的学习生活,...

42023年度维修年终总结14篇

维修年终总结一、日常工作完成情况1、20__年度共完成约项零维修工作,其中有公共区域,业主维修,商户...

52023年度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总结15篇(范例推荐)

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总结我们始终落实县局的各项规定,认真组织学习《漳州市教学教研常规(修订本)》。结...

62023年度五年级语文老师教学总结13篇【完整版】

五年级语文老师教学总结这学期来本人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

7小学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总结6篇(完整)

小学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总结时光如星域间的流星,来去匆匆,一个学期的教学有结束了。本学期我在去年担...

8最新医院年度总结14篇

最新医院年度总结作为一名市级医院的护士,自离开学校进入医院真正接触到病人后,我深刻体会到虽然在...

92023年医院工作岗位个人总结3篇(全文完整)

医院工作岗位个人总结一、20--年基本工作情况工作方面,我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

10生产车间主任个人年终总结3篇

生产车间主任个人年终总结一、改造实施生产线的拆装由专业改造公司进行,生产线的具体项目改造由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