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24-03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反思9篇

| 来源:网友投稿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反思9篇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反思 《分数除法(一)》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这部分知识的基础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倒数的认识。首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分析,主要是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反思9篇,供大家参考。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反思9篇

篇一: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反思

数除法(一)》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这部分知识的基础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倒数的认识。首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分析,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和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在掌握分数除法的基础上,能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分数除法(一)这节课在设计时让学生通过折纸让学生再次感受平均分,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及算理;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清楚地知道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之后,我紧扣学习目标复习引入。先出示一组分数,让学生快速说出这些分数的倒数,并强调学生语言描述的完整性。出示第二个练习题,设计意图:依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引入,第二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作图并将所作的图留在黑板上,目的是让学生与书本第二个绿点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联想到七分之四平均分成 3 份,求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其实就是求这张纸的七分之四的三分之一是多少”,在课前就进行了复习,其实就是将第二个绿点的难度进行了分散教学。改进:在听了孙主任的点评后,孙主任对此也给出了建议,听了之后茅塞顿开,如果还是想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引入,不妨将第二个问题改成“2 个七分之二是多少?”学生

 自然能想到 2 个七分之二就是 2 乘七分之二,就是七分之四,并且能够作图进行说明。这时再抛出第一个绿点的问题,通过折纸操作,与所画的图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分数除法的意义同整数除法的意义完全相同。这样的复习引入同样能达到我们所想达到的目的。

  在处理第一、二个绿点时,我在第二个绿点设计了小组合作的环节,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改进:由于将整张纸平均分成 7 份对很多学生来说有难度,在给学生提示方法时,语言描述应该更加准确;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让小组合作真正的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本节课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课堂的生成,多从每节课积累,课后及时反思,以此来锻炼自己在课堂上遇见预设之外的生成能够更好地应对,更好地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空间的同时,也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与思考,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建构、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每一次被听课,都是每一次的进步,非常感谢孙主任、朱主任、我师父及其他老师前来听课,并给予具有指导性的建议帮助我进步。我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探索,不断进步,不断领悟教学这门艺术。

篇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反思

除法教学反思 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主要教学目标一个是学生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另一个重点就是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在这里,需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来体会其意义,从而抽象出具体的方法,才能让学生从思想上达到对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深刻理解。第三个重点是利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属于本节课的应用部分。

 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的部分,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当抽象的,必须要有一个旧的知识作为基础来实行铺垫,在这里就用到了整数除法的意义来做铺垫。北师大的版本的教材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要求学生对于这些概念和定义来死记硬背,但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实行记忆。这样,就能够把旧知和新知之间建立起一个沟通的桥梁,从而达到学习新知和旧知之间的联系。在这里我设计了三道应用题来引入分数除法的意义,希望学生能够从实际意义上来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

 这节课体现的重点就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算法多样化的自主选择。在这里,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方法,并会利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是本节课要体现的重点之处。

 信息技术:本节课我应用 ppt 课件 我觉得还应在课前预习和课后检测上加以改进。

 教学策略:1.重视分数除法意义的教学。虽然现行教材删除了原实验教材相关分数除法意义教学的例题,但并不代表弱化了对分数除法意义的教学。因为运算意义既是建立计算法则的基础,又是判断在什么场合应用这种运算的依据。基于以上理解,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应该成为分数除法教学的首要环节。在教学中,可通过练习七第 1 题(根据一个分数乘法算式自主独立写出相对应的两个除法算式)、第 2 题(先看清左右两题的关系,再写出结果),引导学生通过度数乘法算式与分数除法算式的对照,明确这些算式都是已知积与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由此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2.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线段图等方式,直观理解算理。教学不但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使他们“知其所以然”,所以教师应该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这也是课程改革理念在计算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例如教学例 2,可采用画线段图的直观方式表现推算的思路:因为 1 小时里有 3 个小时,所以能够先求出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即先求出小时走的 2 km 的一半(即)。并适时追问:“小时是把 1 小时平均分成几份,取了其中的几份,有几个小时?”“求出 1 份的路程,就能求出 3 份的路程,而已知 2 份的路程,该怎么求其中的 1 份?”结合线段图分析,协助学生通过对算理的理解,降低对中每个步骤含义的理解难度,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由“除以一个分数”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的转化过程。

 3.引导类推,促动迁移,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对于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材安排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以及分数除以分数三类,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升,各个例题既独立成题又相互联系,既承前启后又互为完善。这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分数除法计算方法提供了可能。此外,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分数除法,在具体计算方法的推理时,都是结合分数的意义和直观图,实现分数除法由“除以一个分数(整数)”到“乘以这个分数(整数)的倒数”的转化。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

 推,充分使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例 2 中分数除以分数这个题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使学生在学习整数除以分数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反馈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的理由,必要的时候也能够让学生画示意图说明,使得他们对算理的理解更为深刻。

  检测评价:如果重新设计应在拓展练习上实行修改。

 问题建议: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又是使用知识发展技能的重要手段,它需要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利用多媒体能够达到优化练习,练习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省时、直观形象、容量大、拓宽思路的特点来强化效果,全面提升课堂效率。

 反思: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应用,绝大部分教师都会尝试采用自制课件或网上下载课件实行课堂教学。虽然我们在应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难免存有着一些问题。

 1、 有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理解不到位,他们片面的认为,只要我用多媒体上课,就是一堂成功的课,就能体现教学的先进性。所以,在课堂中,堂堂都用多媒体,甚至都认为用了课件就是方便自己不到黑板上板书,其实不是这样的,再好的多媒体课件,也不能省掉板书。如:计算题的答案,笔算除法的计算法则,课本上很简单的练习都用课件操作,这样也不够好,这样直接减少学生思考的空间,抑制了他们的思考欲望。

 2、 因为我们处在农村小学,绝大部分的老师对课件制作,多媒体操作水平不高,导致经常请人代劳。因此,课堂上常出现中断问题,这样不仅没有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反而干扰了我们正常的教学时间,影响了老师上课,学生学习的情绪。

 如何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开发好我们的数学资源,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

 重要问题,只有真正地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迅速发展我们信息技术的应用。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重视、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利用这一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学手段,又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提高我们课堂教学效率的最有效途径。我们坚信只要合理正确地使用这一技术,就能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篇三: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反思

除法应用题教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是小学十一册中的内容, 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 难点之一, 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力戒传统教学中烦琐的分析和教条的死记,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 . 我作了 以上的一些教学尝试, 详细评析如下: 一, 从生活入手学数学.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教学一开始我就改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 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用介绍该班的情况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 在生活中学数学, 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 关注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教学中, 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 我故意不作任何说明, 通过省略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 让学生发现问题, 亲自 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 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 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 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 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教学中体现了 "自主, 合作, 探究"的教学方式. 以往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效率并不高, 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师教学存在偏差. 教师喜欢重关键词语琐碎地分析, 喜欢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严谨地逻辑推理, 虽分析得头头是道, 但容易走两个极端, 或者把学生本来已经理解的地方, 仍做不必要的分析; 或者把学生当作学者, 对本来不可理解的, 仍做深入的, 细碎的剖析, 这样就浪费了 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学中我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引入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 让学

 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 亲自 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 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省去了 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 教师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自己的地位. 教师真正把自 己当成了 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激励者和课堂生活的导演, 凸显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现了 生本主义教育思想. 三, 多角度分析问题, 提高能力. 在计算应用题的时候, 我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 拓展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 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另外, 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而让学生死记硬背, 如"是, 占, 比, 相当于后面就是单位 1"; "知 1 求几用乘法, 知几求 1 用除法"等等的做法, 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 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 提高能力, 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篇四: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反思

数除法》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是学生在学会一个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一个数除以分数,这是学习分数除法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但由于教材的学习比较枯燥无味。因此我试图在教学初始把直接展示静态例题改变成小故事展现出来,形成一个有趣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经历从整数变化到分数,得到的运算法则由特殊到一般的快乐又严谨的数学学习过程。

 ? ?

 在教学备课时我先复习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然后通过小故事的形式展示例题,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通过猜想、尝试、验证等多种方法证明了一个数除以分数和 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都相等。但备课后我突然产生这个疑问“ 一个数除以分数为什么要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呢? ” 引起了我的反思。教案的设计中没有算理的教学,只是通过猜想、尝试、验证、归纳出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相对忽视了算理的教学,这样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参考一下其他教材,发现其他教材是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来明白算理,更注重算理的教学但又忽视了猜想、尝试、验证、归纳这种数学思想的渗透。如何让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呢?既能让学生明白算理又让学生渗透这种数学方法呢?

 ? ? 经过仔细反思之后,我在修改备课后,调整了 我的教学过程。教学中我在学生猜想、尝试、验证、归纳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后,我抛出了这个问题:一个数除以分数为什么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呢? ? 学生思考,讨论。汇报时学生开始大部分围绕因为结果相等来总结,此时我再结合线段图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算理教学。这是我发现大部分同学们能够听懂,然后恍然大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效果不错。

 ? ?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既进行了归纳总结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又进行了算理的教学。将新旧知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效果较好。如何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知识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积极思 考的一个问题。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 1 .反映一位病人 4 24 小时内心跳次数的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

 )

 A A .统计表

 B B .条形统计图

 C C .折线统计图

 2 2 .由 5 5 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下列立体图形不符合的是( (

 ) ) 。

 A A .

  B B .

  C C .

  D D .

  3 3 .把 0 90.060 化简,可以去掉的零有(

 )个。

 A A . 1

 B .2 2

 C C . 3

 D .0 0

 4 4 .某商品原售价 0 80 元,升价 10% 后,又降价 10% ,现售价(

 )

 )

 。

 A A .0 80 元

 B B .8 88 元

 C C .2 79.2 元

 5 5 .循环小数 8.1503503…… 它的小数部分第 0 100 位数字是(

 )。

 A A .1 1

 B B .3 3

 C C .5 5

 D D .0 0

 6 6 .已知 a a 、b b 、c c 均不等于 0 0 ,结果与 a÷ 相等的是(

 )

 A A . a÷c×b

 B B . a÷c÷b

 C C . a÷b×c

 D D .不确定

 7 7 .小明有 4 4 本不同的科技类图书和 3 3 本不同的故事类图书.在一次为贫困学校捐书的活动中,他准备捐科技类和故事类图书各一本,他有(

 )种不同的捐法.

 A A .3 3

 B B .4 4

 C C .7 7

 D D . 12

 8 8 .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

 A A .

  B B .

  C C .

  D D .

  9 9 .如下图,a a 、 b 是两个棱长为 8 厘米的正方体盒子。

 a 盒中放入直径为 8 厘米、高为 8 厘米的圆柱体, 铁块一个, b 盒中放入直径为 4 厘米、高为 8 厘米的圆柱体铁块四个。现在把 a 盒注满水,然后倒入 b 盒里,使 b b 盒也注满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A . a 盒的水正好倒满 b 盒;

 B B . a 盒的水倒入 b 盒还有多余;

 C C . a 盒的水不够倒满 b 盒

 D D .不确定

 10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 男生比女生多 25% ,那么女生比男生少 20% ; ② 一个长方体恰好可以切割 成两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已知

 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0 30 平方厘米,那么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 0 60 平方厘米; ③5 5 克糖放入 95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5% ; ④ 将一段圆木锯成两段共用 8 8 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将这段圆木锯成 3 3 段要用 用 6 16 分钟; ⑤ 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是条形统计图。

 A A .0 0 个

 B B .1 1 个

 C C .2 2 个

 D D .3 3 个

 二、填空题

 11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 3 53 度,则它的顶角是 ________ 度;直角三角的一个锐角是 2 42 度,则另一个锐角是 ________ 度。

 12 .一个等腰直 角三角形,最长的边长为 0 20 厘米,它的面积是 ______ 平方厘米. .

 13 .若 是分母为 8 18 的最简真分数,则 a a 可取整数的个数为( ______ )个。

 14 .一个圆柱削去 4 2.4 立方米后,正好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削成的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________立方米,圆柱原来的体积是 ________ 立方米。

 15 .已知 A× =B× , , 那么 A A ∶ B=________ ∶ ________ 。

 16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下面所求的数.

 小小书店有连环画 0 380 套,卖出 a a 套后,又运进 0 60 套.书店现在有连环画 ________ 套?

 17 .首饰的含金量用 “12K , 18K , 21K , 24K” 表示.K 24K 表示足金(含金量为 100% ),K 12K 表示含金量为50% .K 18K 表示含金量为( ____ ),质量为 0 80 克的 K 18K 首饰中,金的质量为( ____ )克.

 18 .把 5 1.75 化成最简分数后的分数单位是 __ ,添上 ___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是最小的合数.

 19 .在两幢楼房之间的小路一边栽树,小路长 0 60 米,每隔 6 6 米栽 1 1 棵,一共栽 ________ 棵。

 20 . 34090900≈________ 万

 4000000000=________ 亿

 三、判断题

 21 .比 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反比例.( ____ )

 22 .正方体的棱长和体积成正比例。

 ( ______ )

 23 .从折线统计图中既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 ______ )

 24 .4 4 比 比 5 5 少 少 20 %,就是 5 5 比 比 4 4 多 多 20 %。

 ( ______ )

 25 .大于 而小于 的分数只有一个。( _______ )

 四、作图题

 26 .把下面放大的图形按 1 1 ∶2 2 缩小.

 五、解答题

 27 . 甲、乙两个仓库, , 甲仓库存粮 0 30 吨, , 如果从甲仓库中取出110放入乙仓库, , 则两仓库存粮数相等。两仓库一共存粮多少吨? ?

 28 .求如图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 dm )

 29 .耀华印刷公司某打字员打一份稿件,第一天打了这份稿件的 ,第二天打了余下稿件的 ,这时已打好的比余下的多 0 4500 字,求第一、二天各打了多少字?

 30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比是 1 1 :3 3 ,如果再行 2 52 千米,已行的路程是全程的 。甲地到乙地有多远?

 31 .小明家、小刚家、学校在同一直线 上.小明家到学校距离 0 1000 米,小刚家到学校距离 0 1200 米,那么小明家到小刚家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32 .如图所示,一个密闭的容器里装有一些水,倒过来后水面的高度是多少? ?

 33 .6 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队一共获得 6 26 枚金牌,比日本多了 4 14 枚,多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两位小数)

 六、计算题

 34 .解方程。

 ① 3.2x- - 4×3=52

 ②x x :

 1.2=3 :4 4

 35 .解方程:

 :

 3.5 =1 1 :

 x

 2x +1 1 =2 2

 【参考答案】

 ***

 一、选择题

 题号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答案

 C C

 C C

 A A

 C C

 B B

 A A

 D D

 B B

 A A

 D D

 二、填空题

 11 . 48

 12 . 100

 13 .5 5

 14 . 2

 3.6

 15 . 9

 16 . 380- - a+60

 17 . 75%

 60

 18. .

 19 .9 9

 20 . 40

 三、判断题

 21 . ×

 22 . ×

 23 .正确

 24 . ×

 25 . ×

 四、作图题

 26 .

  五、解答题

 27 .4 54 吨

 28 .表面积为 6 675.36 平方分米;体积为 4 924.64 立方分米

 29 .第一天 0 2700 字

 第二天 0 3600 字

 30 .2 112 千米

 31 .0 200 米或 0 2200 米

 32 .6 6 厘米

 33 . 67%

 六、计算题

 34 .① 20

 ② 0.9

 35 . 10; ;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 1 . 3x- -7 7 错写成 3 3 (x x- -7 7 ),结果比原来(

 )。

 A A .多 43

 B B .少 3 3

 C C .少 14

 D D .多 14

 2 2 .a a 的倒数大于 1 1 ,那么 a a 是(

 )

 A A .真分数

 B B .假分数

 C C .非 0 0 的整数

 3 3 .把 4 24 分解质因数是(

 )

 A A . 24=2×3×4

 B . 24=2×2×3×3

 C C . 24=2×2×2×3

 4 4 .买鞋的学问 :如果鞋子是 a a 码,也就是 b b 厘米,它们有这样的关系:a a = 2b ﹣ 10 .小明要穿 0 40 码的鞋子,也就是要穿(

 )厘米的鞋子.

 A A . 35

 B B . 30

 C C . 25

 D D . 40

 5 5 .0 10 层楼大概有(

 )

 A A . 30m

 B B . 10m

 C C . 300cm

 D D . 30m2 2

  6 6 .把一个圆柱体木材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须削去圆柱体的(

 )

 A A .

  B B .

  C C .

  7 7 .甲数的45等于乙数的23(甲数、乙数不为 0 0 ),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

 。

 A A .23∶45

 B B .6 6 ∶5 5

 C C .5 5 ∶6 6

 D D .45∶23

 8 8 .小红用彩色纸剪了一个半圆,半径是 6cm ,求周长。列式是( (

 ) ) 。

 A A . 3.14×6×2÷2

 B B . 3.14×62 2 ÷2

 C C . 3.14×6×2÷2+6×2

 D D . 3.14×6×2÷2+6

 9 9 .如图,两条虚线相互平行,从左往右,各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标记为 ①- - ④ ,则(

 )

 A A .全部相等,都是 h 2h 平方米

 B B . ④ 的面积比的 ③小 面积小

 C C . ③ 的面积比 ② 的面积大 8 18 平方米

 D D . ③ > ④ > ① = ②

 10 .下面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

 ) ) 。

 A A .3 8:3 和 和 16:6

 B .3 5:3 和 和 : :

 C C. . 3 :3 和 和 : :

 二、填空题

 11 .( ______ )分2 =2 时 时 0 40 分= = ( ______ )时; 7900 mL= ( ______ )

 L= ( ______ )m m3 3 。

 12 .一个半圆的周长是 7 25.7 分米,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 ______ )平方分米。

 13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3 3 :5 5 ,甲数是 乙数的 ________ ,乙数占甲、乙总和的 ________ ,甲数比乙数少________ %。

 14 .8 1.08 吨 =________ 千克

 15 .一条绳子长 ɑ ɑ 去 米,用去 后,余下 _____ 米.

 16 .数一数, , 图中有 ____ 个直角三角形. .

 17 .甲三角形与乙三角形的底边长的比是 2: 1, 高的比是 1 :3 ,那么甲三角形与乙三角形面积的比是( ____ )。

 18 .分别求出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 每个小方格表示 1 1 平方厘米) )

 ( _______ )

 ( _______ )

  ( _______ )

 ( _______ )

  19 .一根长方体的木料,横截面的面积是 4 0.4 平方分米,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 ________ 平方分米.

 20 .小明家在学校的东偏南 30° 方向上,我们也可以说学校在小明家的( _____ )偏( _____ )( _____ )方向上。

 三、判断题

 21 .某城市一天的气温是- -7 7 ℃- -5 5 ℃ ,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差 2C 。( ____ )

 22 .李宁每天沿着固定的路线上学,行走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 ______ )

 23 .因为34=75% ,所以34千克等于 75% 千克.

 ( _______ )

 24 .钟表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 2 12 倍。

 ( ______ )

 25 .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4.20 ,这个数最小是 4.201 。( _____ )

 四、作图题

 26 .用你喜欢的图形表示

 ×

 五、解答题

 27 .两辆汽车分别同时从 A A 、B B 两地相对开出,甲车的速度是 0 80 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 5 75 千米/时,经过 2 1.2 小时两车共行了全程的

 。A A 、B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

 28 .下图是 6 4×5×6 正方体,如果将其表面 涂成红色,那么其中一面、二面、三面被涂成红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块?

 29 .对六年级 0 200 名学生进行一次 “ 我最喜欢的文艺节目 ” 小调查,统计结果如图.喜欢歌曲的比喜欢相声的人数多多少?

 30 .看图提出问题,并解答.( ( 单位:厘米) )

 (1 1 )

 ________ ?

 (2 2 )

 ________ ?

 (3 3 )

 ________ ?

 31 .一个圆锥形稻谷的底面周长是 6.28m ,高是 1.8m ,现在把这些稻谷全部装入一个底面积是 6.28m2 2 的圆柱形粮囤里,可以堆多高?

 32 .六(1 1 )班第一小组六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每人 做对的题数如表:

 学生姓名

 李启芳

 李铭迪

 冯缘

 陈珈怡

 章永涛

 俞华丽

 平均数

 做对题数

 11

 7 7

 8 8

 14

 10

 用正负数表示

 ﹣2 2

 +2

 0 0

 (1 1 )根据数据,将表格中的两个空格补充完整.

 (2 2 )这组同学投中个数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33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1 1 )

 (2 2 )

  (3 3 )

  (4 4 )

  六、计算题

 34 .简便计算(要求写出简算过程).

 5 5, , 65 ﹣ 2.71+5.35 ﹣ 6.29

 1.25×32×2.5

 ×25%+ ×2.2 ﹣ 0.25

 35 .脱式计算, , 能简算的要简算。

 25, , 04+24.96÷4.8- - 4.8

 ×7.2

 32×12.5×25%

 ÷

  【参考答案】

 ***

 一、选择题

 题号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答案

 C C

 A A

 C C

 C C

 A A

 C C

 C C

 C C

 B B

 C C

 二、填空题

 11 .2 2

 7.9

 0.0079

 12 . 25

 13 .

  14 . 1080

 15. .

 16 . 16

 17 . 2:3

 18 . 5

 8

 10

 12.56

 19 .8 8

 20 .西

 北

 30°

 三、判断题

 21 .正确

 22 . ×

 23 . ×

 24 . √

 25 . ×

 四、作图题

 26...

篇五: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反思

除法应用题的教学与反思

 应用题的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内容。特别是到了六年级要学习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更是重中之重。一些老教师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如“是、占、比、相当于后面是单位 1”;“知 1 求几用乘法,知几求 1 用除法”等等。一开始我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感到简单易行,同时也为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帮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感觉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走上了生搬硬套的模式,许多同学在并不理解题意的情况下,也能做对应用题。然而在这种教学方法指导下获得的知识是僵化的,许多学生虽然会熟练的解答应用题,但却不会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原因在于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是以标准形式的应用题出现,在这里找不到“是、占、比、相当于”,也就找不到单位“1”,学生因此无从下手。

  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为了更好的发挥应用题的“应用”价值,应用题已不再作为独立的章节出现,而是将这部分内容融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联系与综合”当中。但目前我们使用的仍然是旧教材,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使用好旧教材,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话题。我在乡优课评选中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一课时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现将教学大概过程摘录如下。

 一、案例:

 师:我们班共有 48 名学生,其中男生有 28 人,女生 20 人,参加书

 法兴趣小组的有 6 人。

 师:你能把老师提供的信息编成一道分数乘法应用题吗? 生:怀庄小学六(1)班有学生 48 人,男生占其中的127,男生有多少

  人? 怀庄小学六(1)班有学生 48 人,女生占其中的125,女生有多少人? 怀庄小学六(1)班有学生 48 人,,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占全班人数的81,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 师:请你们解答这几道题。

 生:学生自己解答。

 师:你认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生:根据关键句找出相等关系。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你们学校的有关情况,想了解我们学校的有关

  情况吗? 生:想。

 师:陡湾小学六(2)班现有学生 56 人,是五年级时的87,五年级时 原有学生多少人?谁会解答这道应用题? 生:56×87=49(人)

  56÷87=64(人)

 师:谁的方法正确呢? 生:第二种是正确的,因为根据题意可以列出

  五年级时的人数×87=现有学生 56 人

 所以,五年级时的人数=现有学生 56 人÷87 师:说得太好了,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生:设五年级时有 X 人。

 87 X=56

 X=64

 师:你根据什么列出的方程? 生:根据“五年级时的人数×87=现有学生 56 人”这个数量关系式。

 生:还可以这样列方程:56÷X=87

 师: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根据上面的方程想出来的。

 师:请大家用图表示题意,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让学生同桌讨论、小组讨论)

 生:56÷7×8=64(人)

 师:说说你这么做的道理。

 生:因为五年级时的人数是 8 份,现有学生占其中的 7 份,用现有学 生除以 7,先求出每份的人数,再乘以 8 就是五年级时的人数。

  师: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56+56×71=64(人)。

 师:71表示什么意思? 生:五年级时的人数是 8 份,现有学生占其中的 7 份,也就是五年级

 时的人数比现有学生多71。

 师:方法多不多?其实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同学们课后可再研究

 一下。我们今天研究的这类应用题,有什么特征? 它与分数乘法应用题相比有何异同? 生:相同的是数量关系,不同的是所求的量。

 (把刚才的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同学间相互解答)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分数除法应用题,方法很多,今后同学们可以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

 二、反思: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三方面:

 1、教学内容“生活化”: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从引入、新课、巩固等环节的取材都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2、解题方法“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而不是以教科书上的或教师事先欲设的答案作为评价的依据”。在这节课上学生一共提出了 5 种解题方法,其中有 3 种是我们平时不常用的,第 5 种是我也没有想到的。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及时调整了教案,让每一个想发言的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

 法,尽管他们有些数学语言的运用还不太准确,但我还是给与了肯定与鼓励。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原本素不相识的师生在短短 40 分钟的时间里就产生了情感上的交融。学生有了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产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虽然后面还有两个练习没有来得及做,但我认为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比盲目地做 10 道题的收获更大,这种收获不单单体现在知识上,更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3、师生交流“情感化”:

 数学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时也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说的话并不多,除了“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说说看”等激励和引导以外,教师没有任何过多的讲解,有学生讲不清楚,教师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说:“谁愿意帮他讲清楚?”当一次讲不明白,需要再讲一遍时,教师也只是用肢体语言(用手势指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在自己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明白了算理。学生能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说出的,教师决不讲解;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决不插手。由于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的“隐”与“引”,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这节课教学值得商讨的也有两个方面:

 1、形式能否再开放一些:

  复习题出现的形式体现了开放教学的精神,但既然让学生编题,就可以全部用学生的数据,例题的出现就显得多余,可尝试让学生在编分数乘法应用题之后,让学生采用条件与问题相交换的方式引出例题,这样形式就更加开放,在相互比较异同时两类应用题的异同点也就更容易得出。这样设计,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优生“吃好”了,能否让学习困难生也“吃饱”:

 在本节课上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说自己不同的方法,对于那些中等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来说是不是有必要,因为他们只能听懂其中的某一些解法,其余的听了也不懂。在课堂上他们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成为了观众和听众。在面向全体学生这个层面上,本节课还有较大的欠缺。

篇六: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反思

分数除法 第一节: : 分数除法(一)

 《分数除法(一)》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除法的第一课,内容涉及到整数除法的意义,以及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中涉及到分数乘法的意义,因此,本节课一开始先设计了两个分一分,第一次分一分旨在让学生复习除法的意义,第二次分一分旨在让学生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通过复习,铺垫知识。本节课计算方法的理解比较抽象,先是通过动手操作画一画、涂一涂让学生直观体验并观察总结,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把 4/7 平均分成 2 份,求每份是多少相当于求 4/7 的 1/2 是多少,让学生明白分数除以一个整数除法的意义,之后又让学生通过对比,提炼法则,将算法定义化。

 实践证明,要有效地进行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就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寻找知识、体会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切实的掌握知识,从而运用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探究作用,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自觉发现者。

 第二节:

 分数除法(二)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中的第二课时的内容。第一节课是已经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理解了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了其计算方法,本节课的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学习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计算方法。教材上设计“分饼”的直观情境,引导生探究新知,而分饼

 的情境中只有分数是单位分数的分数除法计算探究,就得到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计算方法,对于除数是一般分数的分数除法并未涉及到,因此在本节教学设计时,我大胆更换的本节教学中情境,用本节教材“练一练”中第一题“有 2 米长的绳子,每()米截取一段,可以截成几段?”为主情境,设计问题串,复习整数除法意义(包含除),理解分数除法意义,通过截取线段图,尝试写出计算过程,数形结合解释计算道理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建构新知。问题设计由易到难,知识学习层层递进,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教师适时点拨,顺利完成了本节教学任务。

 本节课也存在着不少问题:(1)语言表达有时过于啰嗦,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以后的备课中,我还要多下功夫。(2)教学评价还不够准确到位,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对学生在探究新知中体现出的好的品质、情感未及时发现并及时评价鼓励。

 第 三 节:

 分数除法(三)

 1.教学例题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重点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提出、讨论,使学生明确求单位“1”的这类型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是找准量及对应关系,从而正确解题。

 2.教学中应注重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习惯,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概括,学完新知后应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以及解题的关键所在。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紧紧围绕新知识并有一定的梯度,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七: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反思

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贺佩学

 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分数除法应用题是本册教学中的难点, 要突破这个难点, 让学生透彻理解这类应用题, 就要抓住乘、 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运用转化、 对比等方法, 使学生了解这类分数应用题的特征, 再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找出解题规律。

 我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较粗浅的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比如“是、 占、 比、 相当于” 后面的量就是单位“1”; 知道单位“1” 求另一个量就用乘法, 要求单位“1” 就用除法” 等等。

 通过本节课教学, 我感受到以下几点:

 一、 从生活入手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 中指出: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因此教学一开始, 我就改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教法, 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用介绍该斑的情况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在生活中学数学, 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 关注过程, 让学生亲身体验。

 教学“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时, 我故意通过省略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 让学生发现问题, 并亲身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 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 从

 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总结出:

 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入手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教学中体现了“自主、 合作、 探究”的教学方式。

 以往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效率并不高, 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师教学存在偏差。

 教师喜欢对关键词语等琐碎的分析; 喜欢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

 虽分析得头头是道, 但容易走两个极端:

 或者把学生本来已经理解的地方, 仍做不必要的分析; 或者把学生当作学者, 对本来不可理解的, 仍做深入的、 细碎的剖析。

 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的时间。

 教学中, 我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引入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 让学生通过讨论、 交流、 对比, 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

 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 多角度分析问题, 提高能力。

 在分析应用题的时候, 我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 拓展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 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 注意启发学生从例题中抽象概括出数量关系, 总结经验、规律。

 如“是、 占、 比、 相当于” 后面的数量就是作单位“1”的量,画线段图就先画作单位“1”这个量, 再画与之对应的数量; 知道单位“1”求比较量用乘法, 知道比较量求单位“1”用除法, 等做题方法。

 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 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的理解, 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 这堂课的教学充分证明,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一些个性化的思维成果。

 我们应当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将思路说给大家听。

 因而学生的思维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学生的个性特征才能得到充分展示, 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才能得到发掘。

篇八: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反思

级数学

 第三单元

 第 第 6 6 课时

 解决问题(三)

 教学内容:P41 页例 6 以及练习九 1、4、5 题 教学目标:

 1 掌握列方程求两个未知量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写出等量关系式。

 3、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复杂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旧知 导入:

 1、课件出示线段图:女生人数

 ,引导学生根据以前学习的知识说数学信息。

 2、课件出示:男生人数

 ,现在将两者比较说一说。

 引导学生们发现,当我们将不同的人数作为单位“1”时,就会出现不同的分率,这样的两个分率是倒数关系。

 ( ( 二) ) 探索交流

 1.出示例题。

  2.阅读与理解。

  (1)阅读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下半场的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我们班全场的得分是 42 分。

  3 3 .分析与解答。

  (1)同伴交流,理清关系,找到单位“1”。

 (2)学生汇报 上半场+下半场=全场得分

  将上半场作为单位“1”,下半场是上半场的 12

 。

 我们可以设上半场为 X 分,下半场为 12

 X 分.

 X+ 12

 X=42

  (1+ 12

 )X=42

 32

 X=42

 X=42÷ 32

 X=42× 23

 X=28

 28× 12

 =14(分)

 师:还可以怎样解决呢?引导学生思考,找到其他解决方法。

 (如果有学生汇报,就分析学生的方法。如果没有学生汇报,就讲解书上的第二种方法。)

 老师讲解我们可以设下半场的得分 x 分。那么上半场的得分是 2x 分.

 2x+x=42

 3x=42

  X=42÷3

  X=14

  2x=2×14=28

  (3)对比分析、优化方法。

 师:不同的方法,相同的结果。刚才这几种方法,都很有道理。请大家分析对比一下,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还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思考,第一、二种用方程解答的方法,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顺向思考,就能找到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这样的数量关系和思考方法与用分数注意:这一种方法难度很大,作为一个难点突破,不要求全体学生呢个都掌握。

 乘法解决问题是一致的。

 4、回顾与反思:

 引导学生从检验方程的解、检验是否符合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验证。。

  28+14=42,全场得分的确是 42、

  14÷28= 12

 ,下半场的得分确实是上半场得分的12

  符合题意,解答结果正确。

 ( ( 三) ) 巩固练习

 提高能力。

 基础练习 1.完成练习九 1、4 题。

 先让学生自主解答,然后集体交流。

 加强练习 2、完成练习九 5 题。

 ( ( 四) )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生 1:学会了如何求两个未知量的分数应用题 生 2::应先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再设其中的一个量为 x,找 x 和另一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师:看来大家都很会学习,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将遇到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分数除法 解决问题(三)

 说课 稿

 一、说教材 本次我讲授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例 6,在学这一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还有分数除法的综合算式,及分数除法简单的解决问题。对于如何确定单位“1”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方法。今天要学习的例题 6 中包含两个未知量,首先在题目当中,我们可以知道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要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未知量之间存在的倍数关系与和差关系,这是一个难点。其次在教材的编排上,还设计了逆向思考,以题中另一个量为单位“1”,对于学生而言非常抽象、思维难度很大、容易出错。我也将其纳入到了教学过程中,看看学生能否掌握这样一种逆向思维法。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列方程求两个未知量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如果不设计第二种方程应该由 80%左右学生能掌握)

  2、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写出等量关系式。(等量关系,学生大多数应该都能独立判断)

  3、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学生的思维比较局限,不敢大胆思考,有方法的畏惧说,怕出错。在平时还学要多多鼓励)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复杂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三、说教法 基于教材的特点,我设想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题中呈现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确定单位“1”的不同所带来的数量关系的变化。帮助学生找到等量关系解决问题。为了能突出重难点,我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在导入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常见的两之间的线段图,用提问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导学去发现当我们以不同的量为单位“1”时,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两个分率互为倒数)2、在教授例题时,我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去找题中的已知条件及问题,并独立思考找到算式之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式。3、根据书上对例题的编排意图,我又设计了以老师主讲的第二种方程式的方法,对于这一方法难度很大,估计学生难以独立思考出来,所以我又选取了“填鸭式”教学法,结果可想而知,学生恐怕难以真正理解。4、巩固练习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独立解决问题,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单独解决。

  提出条件

 自主探索

  老师讲授

 运用新知 思考问题

 得出方法

  观察对比

 知识迁移 导入:引导学生发现单位“1”的变换,所带来的数量关系间的异同 新授:方法一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探究 新授:方法二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讲授 巩固练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找到单位“1”,找到等量关系,独立解决

 四、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有效的能被学生接受的学法指导应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通过优化教学程序来增强学法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索的过程。

 主要是努力创设应用科学方法探索、解决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科学方法引导学生以线段图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揭示内在规律,从而使学生领悟到把可靠的事实和深刻的理论思维结合起来的特点。

  2、让学生在探索性实验中自己摸索方法,观察和分析现象,从而发现“新”的问题或探索出“新”的规律。鼓励多动脑、多分析不断地寻找学生思维和操作上的闪光点,及时总结和推广。

 3、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猜测、验证、发现等探究环节选择合适的概念、规律和解决问题方法,从而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

 五、说教学过程 1、旧知导入:引导学生从前面的例题之中,发现今天所学新知的重点,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索交流:希望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题目找到解题思路,在这一部分关键是引导学生找准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通过对比观察,发现不同方法之间的相同与异同。

 3、巩固练习:通过知识迁移,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看看学生能否独立解决问题。

 六、说板书设计

  课题板书在中间,然后将例题 6 的等量关系式板书在课题之下,这样在列式的时候可以更清楚的知道两者间的关系,列出正确算式。最后将例 6 的两种方程法板书在关系式之下,方便学生在练习时做参考。

 七、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三)》这节教材的认识、及一些见解、附加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课堂中,我希望学生能通过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牵引,运用到这一内容的解决问题上来,使能发现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之后我对课堂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又体现不足,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还是不能放心大胆的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这样导致了学生也不敢多思考,关于这一点还需改进,希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慢慢做到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多思考,发现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数除法 解决问题(三)

 课后反思

 今天教学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只有一道例题,课时我在课堂上却花了比较长的时间。首先是导入部分,就占用了较长时间,我的目的是为了给新课部分做铺垫,可在引导学生讲出了“以女生为单位“1”和以男生为单位“1””那两句话之后,我又并没有设计一两个巩固练习,导致学生在新授部分的时候,当我提问“如果以下半场得分为单位“1”呢?上半场与下半场得分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时,班上没什么学生马上反应过来,这样一来,感觉前面的功夫有些多余。如果在那一部分我能设计一两个填空题或判断题会好一点。其次是新授部分,受了教材的影响,我觉得教材既然这样编排,那么两种方程方法最好都能给孩子们讲述,在这一点上,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点缺失特别体现在教学第二种方程法上,学生对于我讲的难以理解,反而还导致了学生对于第一种方程概念变得模糊不清,在要求学生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同与不同时,学生都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在老师提出以后,跟上来的学生任然不在多数。最后就是巩固练习,这一部分按理来说要留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请中等生上台板书,但是考虑时间的不足,在做练习 1 时我直接找了两个成绩好的学生口述答完了,虽然是解决了这一道题,可其他学生就没有机会思考,可能还没有听懂这两个学生所讲的内容。在完成练习 2、3 时,又匆匆带过,其实我在巡视的时候也发现了问题,可是没有时间讲解,只能听之任之。今天的这一堂课有以上的不足,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也要多注意,以学生的学情为主,还要学会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学生“避重就轻”。

篇九: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反思

数除法》 教学反思 这是六年级第三单元内容, 学生是在已掌握整数的四则运算,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分数的乘法、 倒数的概念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数的除法。

 传统的计算题的教学方法多数采用老师讲, 学生练的方法, 虽然这样的课有一定的练习量, 但往往会非常枯燥、 很难吸引学生。为使课堂有趣、 生动、 高效、 思维量大, 又符合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 学习情绪易于调动,但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的特点。

 我采用比较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创设问题的情景, 精心设问, 适时、 适度采用激励性的语言,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 愉快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 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为了切实有效的实现既定目标, 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几个环节。

 (一)

 复习导入, 首先我让学生复习旧知识, 分数的乘法、 倒数的概念、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等于 1 的概念。(二)

 其次让学生发现问题, 自己总结出分数除法法则;

 (三)

 通过试做例题, 最后灵活运用除法法则解决问题。

 (四)

 总结提升, 因为此节课的教学关键要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转变为分数乘法进行运算的思路, 此外要渗透简单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

 所以在最后同学们以“我今天学会了…” 和“在学习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进入一个新的高潮。

 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整理所学的内容, 同时理解不仅在运算过程中可以使用合理的方法, 同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也应选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即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样学习才会变得轻松。

  1、 专 业提供考试资料, 教学课件、 教案, 论文, 企业名 录,可研报告, 管理制度等资料下载。

 2、 本店资源来源于互联网,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请下载试用 者二十四小时后删除. 试用 后请购买正版的资源。

 若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提出 指正, 我们将立即修改或删除。

推荐访问: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反思 除法 解决问题 反思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2023小学一年级班主任个人总结9篇(完整文档)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个人总结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忙的,然而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好教师的标志,也能从...

22023年商场管理者的年终总结3篇

商场管理者的年终总结有句话叫做“入对门、跟对人”,也就是讲一个人在选择自己的事业时,要选择一个...

3新学期班主任总结15篇【通用文档】

新学期班主任总结刚入学的新生对职业学校充满了好奇和浪漫的幻想,似乎已经摆脱了最痛苦的学习生活,...

42023年度维修年终总结14篇

维修年终总结一、日常工作完成情况1、20__年度共完成约项零维修工作,其中有公共区域,业主维修,商户...

52023年度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总结15篇(范例推荐)

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总结我们始终落实县局的各项规定,认真组织学习《漳州市教学教研常规(修订本)》。结...

62023年度五年级语文老师教学总结13篇【完整版】

五年级语文老师教学总结这学期来本人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

7小学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总结6篇(完整)

小学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总结时光如星域间的流星,来去匆匆,一个学期的教学有结束了。本学期我在去年担...

8最新医院年度总结14篇

最新医院年度总结作为一名市级医院的护士,自离开学校进入医院真正接触到病人后,我深刻体会到虽然在...

92023年医院工作岗位个人总结3篇(全文完整)

医院工作岗位个人总结一、20--年基本工作情况工作方面,我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

10生产车间主任个人年终总结3篇

生产车间主任个人年终总结一、改造实施生产线的拆装由专业改造公司进行,生产线的具体项目改造由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