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2024-05

四年级上册雪梅古诗3篇

| 来源:网友投稿

四年级上册雪梅古诗3篇四年级上册雪梅古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之《雪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雪梅》是宋代诗人卢钺咏物言志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雪梅古诗3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上册雪梅古诗3篇

篇一:四年级上册雪梅古诗

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9、古诗三首之《雪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雪梅》是宋代诗人卢钺咏物言志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雪”与“梅”的评论,在比较中写出各自的特色,并寓理于其中。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古诗,初步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学习。

 教学建议

 教学这一课时,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梅、雪在争春上互不相让的情景,感悟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2.感悟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取长补短的道理。

 重 点难点

 重点:理解体会诗句的意思。

 难点:感悟诗歌的内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示:大雪纷飞的严寒里,梅花傲然开放。

 师: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白雪映衬下的梅花,是不是格外美丽?可是有一天,梅花和雪花谁也不服谁,它们都认为自己美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赶紧读一读《雪梅》这首诗吧

  二、初读古诗。

 1.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地方请告诉他。

  2.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

  3.去掉拼音指名读。

 4.当小老师领读。

  5.听老师读,注意节奏。

  6.自己读,读出节奏。

 7.男女生接读。男女生合作读。

 三、品诗句, , 悟道理。

 1.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

  3.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4.一起说诗意。

  师: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5.悟道理。指名说。

  师: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雪白梅香(板书)。这首诗借雪梅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板书)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6.带着理解再读本诗谈雪梅,拓诗词。

 (1)简介诗人。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卢钺,宋朝人。他非常喜爱梅花。

  (2)谈雪梅的关系。

  师: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这是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

  四、布置作业。

 1.背写三首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首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雪梅

 卢钺

 雪白——梅香

  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篇二:四年级上册雪梅古诗

三首 雪 梅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授课老师:智汇

 卢钺,字梅坡,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诗留名千古。

 走 进 作 者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幵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新 知 导 入

 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通读古诗,给诗文划分小节,注意句子的停顿。

 自 读 课 文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新 知 讲 解

 xiáng

  sāo

 xùn

  shū 降

  骚

  逊

  输 识 字 解 词 (1)根据拼音读一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降服 投降

  离骚

 骚人

  逊色

 略逊一筹

 认输

 输入

 (降)

 阜,盘山石阶

 夅 夅 ,倒写的“步”

 从山顶往山下走。

 古 文 识 字

 降 xiáng

 投降

 jiàng

 降落 表示投降、认输的意思 表示往下落的意思 多 音 字

 课 文 精 讲 《 雪梅 》 题目是什么意思?

 雪中的梅花

 降:

 服输。

 课 文 精 讲 句意: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

 梅雪争春未肯 降,

 骚人阁笔费评 章。

 骚人:

 诗人。因诗人屈原代表作名 《 离骚 》 而借称。

 阁:

 同 “搁

 ”,放下。

 评章:

 评议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课 文 精 讲 逊:不及,比不上。

 句意:

  梅花不及雪花的三分晶莹洁白。

 雪花却输给了梅花的淡淡清香.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课 文 精 讲 梅雪争春未肯 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学习第一、二句

 梅雪不肯“降”是因为“争春”,即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

 拟人修辞手法。使梅、雪具有了人的特性,将梅、雪的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了出来。

 课 文 精 讲 学习第一、二句

 梅雪争春未肯 降 , 骚人 阁笔费评章。

 战国诗人屈原创作了 《 离骚 》 ,故后人称屈原为“骚人”,后来泛指忧愁失意的文士、诗人。

 想象:你认为“骚人”应如何评议梅、雪?

 梅须逊雪三分白 , 雪却输梅一段香 。

 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指出梅、雪各有什么长处、短处?

 梅含清香,但比之雪的白则逊色三分;

 雪晶莹洁白,却少了梅的清香。

 课 文 精 讲 学习 第三、四句

 课 文 精 讲 学习 第三、四句

 诗人将梅、雪的长处、短处对照着写,客观地进行评价,你如何看待这种评价方式?

 诗人没有单纯地赞美梅或雪的独特优点,而是综合分析其优缺点,说明它们各有长短,这种评价显得十分中肯、公允。

 课 文 精 讲 费 - 贝 +

 氵 = 沸 熟字加偏旁

 熟字换偏旁

 车 + 俞 = 输

 门 + 各 = 阁

 课 堂 练 习

  1 1 、 《 雪梅 》 的作者是(

 ),作者通过描写(

 )与(

 )争春,让诗人思考后评价二者皆有特色,雪更(

 ),梅花更(

 )。

 卢钺 雪 梅花 白 香

 2 2 、对于本文中三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A 《 暮江吟 》 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

 B

 这三首诗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C C 《 雪梅 》 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雪梅争春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雪梅的喜爱之情。

 B B 课 堂 练 习

 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别的花都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希望我们像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

 课 堂 总 结

 1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整首古诗。

 2 2 、借助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

 作 业 布 置

 课 程 结 束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授课老师:智汇

篇三:四年级上册雪梅古诗

版 四年级 语文 上册诗 必背古诗 10 首 1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1.鹿柴:地名。柴,一作“寨”。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为区落,叫柴;别墅有篱落的,也叫柴。

 2.空:诗中为空寂、幽静之意。

 3.但:只。

 4.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日光。

 【简析】

 这首诗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辋川集》中的一首。诗中描绘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夕阳返照下的幽静景色。

 首句“空山不见人”直接描写空山的寂寥静谧。山之所以“空”,是因为杳无人迹。“不见人”三字,将“空”具体化。次句“但闻人语响”,以局部的有声反衬整体的寂静。通常情况下,山中尽管无人,但不会无声。“但闻”二字将瑟瑟风声、潺潺水声、唧唧虫声、啾啾鸟声统统排除开,只听见偶尔传来的几声“人语响”。表面上看,这几声“人语响”似乎打破了寂静,其实,一阵人语响过以后,空山又回到了万籁俱寂的境界之中。

 三、四两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用夕阳返照来反衬深林的幽暗清冷。按理说,要描写幽暗的境界应回避光亮,诗人却偏偏写“返景入深林”。猛一看,这一抹微弱的斜晖似乎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了一丝光亮,其实恰恰相反。当“返景”的余晖透过斑驳的树影照在青苔上时,那一小块光亮与一大片幽暗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况且,那“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更漫长的幽暗。

 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辋川集》中的作品,大多着力描写自然景色的静美境界,前人认为这些诗不谈禅机而深得禅理,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绝。这反映了王维晚年对现实冷漠的消极思想,但这些诗“诗中有画”的表现手法却具有不朽的美学价值。

 2 、题西林壁 【 宋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 缘:因为。

 3. 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3 、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快要落山的夕阳,霞光柔和的铺在江水上,江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简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4 、 雪梅 【 宋 】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注释】

 降(xiáng):服输。

 骚人:诗人。

 阁笔:放下笔。阁,同“搁”放下。

 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简析】

 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评章”即评价。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却没有梅花的香味。“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前人已经注意到梅与雪的这些特点,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但是此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 、 嫦娥 【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注释】

 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碧海:形容蓝

 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简析】

 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这两句描绘的是主人公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独处孤室的不寐者看着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寂静的长夜中,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的交代。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

 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6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简析】

 王昌龄(约 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唐代诗人。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

 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7 、夏日绝句 【 宋 】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 项羽(公元前 232-前 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译文】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简析】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8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夜光杯:白玉做成的酒杯。

 2.卧:躺。

 【简析】

 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这首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的色彩。

 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意思是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葡萄美酒”,是以葡萄酿造成的美酒;“夜光杯”,指一种光能照夜的白玉琢成的酒杯。此句以奇丽的彩笔描绘出豪华的场面,并富有西域的特色。次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琮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琵琶是西域盛行的乐器,诗人用来渲染西域色彩。“马上催”的“催”字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是催饮,有的说是催人出征,或解释为急促弹奏之意。从全诗风格来看,还是以催饮...

推荐访问:四年级上册雪梅古诗 上册 古诗 四年级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2023小学一年级班主任个人总结9篇(完整文档)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个人总结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忙的,然而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好教师的标志,也能从...

22023年商场管理者的年终总结3篇

商场管理者的年终总结有句话叫做“入对门、跟对人”,也就是讲一个人在选择自己的事业时,要选择一个...

3新学期班主任总结15篇【通用文档】

新学期班主任总结刚入学的新生对职业学校充满了好奇和浪漫的幻想,似乎已经摆脱了最痛苦的学习生活,...

42023年度维修年终总结14篇

维修年终总结一、日常工作完成情况1、20__年度共完成约项零维修工作,其中有公共区域,业主维修,商户...

52023年度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总结15篇(范例推荐)

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总结我们始终落实县局的各项规定,认真组织学习《漳州市教学教研常规(修订本)》。结...

62023年度五年级语文老师教学总结13篇【完整版】

五年级语文老师教学总结这学期来本人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

7小学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总结6篇(完整)

小学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总结时光如星域间的流星,来去匆匆,一个学期的教学有结束了。本学期我在去年担...

8最新医院年度总结14篇

最新医院年度总结作为一名市级医院的护士,自离开学校进入医院真正接触到病人后,我深刻体会到虽然在...

92023年医院工作岗位个人总结3篇(全文完整)

医院工作岗位个人总结一、20--年基本工作情况工作方面,我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

10生产车间主任个人年终总结3篇

生产车间主任个人年终总结一、改造实施生产线的拆装由专业改造公司进行,生产线的具体项目改造由专业...